世界上最長的蟲子,可大規模殺死蟑螂,卻對人體無害
探索
09-19
海洋中的巨型生物不在少數,抹香鯨、大白鯊、棱皮龜、象海豹、翻車魚、雙吻前口蝠鱝等海洋生物的體型都可謂是自然界中數一數二的。但是,按照長度來計算,這些海洋巨型生物的體長遠不及一種叫巨縱溝紐蟲的生物。
巨縱溝紐蟲是紐形動物門動物,該物種於1864年曾被記錄的最長體長是55m,並因該長度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動物。但是該記錄並未經過相關專業機構確認,因此該數據有存在偏差的可能性。不過,即使存在細微偏差,長達50多米的體長也算是動物體型中名列前茅的。
除了長度驚人以外,巨縱溝紐蟲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在遇到危險時會分泌一種味道刺鼻的粘液。研究人員試圖從這些來自巨縱溝紐蟲的粘液中發現它體型特殊的原因,但是實驗結果卻有些出乎意料。這些粘液與巨縱溝紐蟲的生長無任何關係,而是它防禦手段中的一種 肽丰度極高的毒素。
這種來自巨縱溝紐蟲的肽毒素為α-1,對蝦、蟹、水蚤等甲殼動物和德國小蠊、瓦蟎、果蠅等害蟲作用明顯,可致使上述動物神經系統病變,出現癱瘓或死亡。反之,巨縱溝紐蟲分泌的α-1,對豪豬、刺蝟、牛、獅、豬等哺乳動物影響較小,甚至無影響。因此,α-1或對人類作用較小,人類應盡量不在捕捉巨縱溝紐蟲時,接觸到它的粘液,若不小心沾到也不必過於擔心,做好清潔處理就可以。
研究人員根據巨縱溝紐蟲的上述特點,試圖將巨縱溝紐蟲列為生物殺蟲劑的研究對象,從它身上提取可大規模消滅蟑螂等害蟲的殺蟲劑。同時,相較於傳統化學殺蟲劑,這種殺蟲劑還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筆者:三體—小遙


※這個會飛行的工具被科學家譽為古代機器人,暗藏機關,誕生於2000年前
※二氧化碳導致牡蠣的殼無法形成,科學家研究發現,海洋正經歷巨大的變化
TAG:宇宙科學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