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伊朗婦女也曾不帶面紗,當年她們可時髦呢!

伊朗婦女也曾不帶面紗,當年她們可時髦呢!

巴列維王朝是伊朗進行伊斯蘭革命之前的政權,那個時候的伊朗開放、自由,是一個與世俗國家別無二致的國度。伊斯蘭革命之後,君主專制被推翻,伊朗變成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

伊朗位於中亞與中東的連接地帶,北達裏海,南抵波斯灣,是海灣地區屈指可數的大國。在伊斯蘭革命之前,伊朗一直是君主制國家,在西方列強全球肆虐的年代,伊朗的遭遇與我們沒有多大區別。

國內的封建統治加上國外的殖民掠奪,致使伊朗民眾終年為了求得溫飽而掙扎。1921年,波斯哥薩克旅的一名軍官發動政變,就此終結了卡扎爾王朝在伊朗的統治,而這個人就是後來巴列維王朝的開創者禮薩·汗。

禮薩·汗一心想成為伊朗的凱末爾,畢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伊斯蘭化的伊朗打造成像土耳其一樣的世俗國家。1925年在禮薩·汗被任命為新一任國王之後,伊朗開始了近代最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革。國王首先將國名從「波斯」改為「伊朗」,視為同過去的舊傳統徹底決裂,隨後大力發展國家經濟,推動工業、教育、醫療和司法的全面西化。

然而世俗化改革直接觸動的就是教士的利益,作為伊朗社會的精英階層教士們對王室的改革深惡痛絕。

二戰爆發之後,伊朗騎牆觀望,力爭不捲入大國的紛爭當中,但這種曖昧的態度卻惹來英國和蘇聯的聯合入侵。在英蘇的武力威脅之下,禮薩·汗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繼承王位。巴列維持續進行現代化改革,同他偉大的父親一樣,新國王同樣醉心於西方的文化和模式。

伊朗的開化態度得到美國的大力支持,小巴列維在六十年代開始了一場旨在全面剷除宗教勢力對社會幹預的「白色革命」。大量的現代學校被建立起來,大批留學生被派往歐洲,婦女出門不再佩戴面紗,時髦的女性甚至穿上了短裙。

然而伊朗的起點實在太低了,千百年來居高不下的文盲率和底層民眾的貧窮愚昧讓王室的努力收效甚微,甚至整個社會只能聽到教士們反對的聲音。在這個什葉派穆斯林佔主體的國家裡,宗教的力量遠比改革者預計的要強大的多。相比小巴列維的單純和一廂情願,教士們顯然更懂得如何引導和鼓動廣大群眾。最終在「白色革命」尚未結束之際,「伊斯蘭革命」如暴風一般席捲而來。

在局勢全面失控的情況下,國王被宣布出國「無限期休假」,而流亡海外十五年之久的霍梅尼則被當做英雄一樣迎接回德黑蘭。這個伊朗最大的教士先前因為反對改革而被流放,如今則成為全國最大的阿卡圖拉,亦即最高領袖。

伊朗從一個世俗化國家又一次變成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面紗取代了迷你裙,婦女會因為著裝問題被警察訓誡或逮捕,法律的地位永遠比不上一部《古蘭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相隔萬里相遇世界盃,烏拉圭與埃及,有著怎樣的歷史?
甘肅省卓尼縣和臨潭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