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雲再放大招!阿里成立獨立晶元公司,「平頭哥」雲棲成名

馬雲再放大招!阿里成立獨立晶元公司,「平頭哥」雲棲成名

9月19日,以「數字驅動中國」為主題的2018杭州·雲棲大會在西湖區雲棲小鎮召開,這也是馬雲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身份,最後一次站在雲棲大會的演講台上了。

而當所有人都在期待馬雲登場時,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卻率先扔出一枚重磅炸彈——宣布成立獨立半導體公司「平頭哥」,阿里首款自研深度神經網路晶元將於明年4月正式流片。


「動物園」又添大將,無所畏懼的「平頭哥」將開啟阿里晶元新大門

張建鋒對「平頭哥」介紹的很直白,「上一周,我們已經成功組建了團隊,預計到明年4月,阿里巴巴第一款神經網路晶元將正式流片。為此,我們成立了半導體公司——平頭哥。」

圖 | 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

據介紹,「平頭哥」是阿里將中天微和達摩院自研晶元業務整合在一起所成立的一家獨立的晶元公司,是阿里在推進雲端一體化方面的新布局。未來,平頭哥半導體將打造面向汽車、家電、工業等諸多行業領域的智聯網晶元平台。

目前,達摩院的晶元團隊規模已近100人,成員大多來自AMD、ARM、英偉達、英特爾等晶元大廠,加上中天微的晶元團隊,「平頭哥」在成立之初,團隊規模就超250人。

而和達摩院一樣,「平頭哥」最終也將實現獨立化運作——前期阿里會給予相應的支持,運營穩定後最終將成長為一家自負盈虧的企業。」

當然,不用懷疑,「平頭哥」這個名稱是馬雲「欽定」的。

馬雲認為,「平頭哥」有三大特點:

1.激情澎湃,頑強執著。這個被列為吉尼斯世界紀錄評定為「最大膽的動物」,在遇到獵物和危險時一直有著不放棄和頑強戰鬥的精神;

2.相信「小的偉大」,勇敢逐夢。 雖體態小巧,但卻善於和比其龐大十數倍的猛獸搏鬥,無所畏懼;

3.聰明樂觀、勇猛皮實。平頭哥會利用工具且善於發現對手弱點。除此之外,其還有著堅硬的「軟蝟甲」,具有極強的防禦能力。

這些,都是阿里做晶元必須要具備的精神和信念。

「去年的10月,我們成立了達摩院。外界一直在好奇,達摩院究竟在幹什麼?其實,我們所堅持的,就是解決兩個問題——

1.這麼多數據哪裡來?怎麼處理?;

2.怎麼把裝數據的黑盒子打開,解決人工智慧面臨的根本性問題。

因此,達摩院成立了4X實驗室,以解決演算法、計算和數據的問題。『平頭哥』是我們在晶元方面的布局之一。除此之外,達摩院還正在建立自己的量子實驗室,爭取在2-3年擁有自研量子晶元。」張建鋒說。


阿里雲發布「城市大腦」,將上演新杭州故事

說到阿里雲和雲棲大會,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王堅。作為阿里雲的中堅力量,王堅不曾缺席過任何一屆雲棲大會,今年也不例外。

「有一個大家都熟知的城市,40%的自來水是漏掉的。我們應該為城市留下更多資源。」在今天的大會上,王堅依舊一身格子便裝出場,對於「交通」,王堅深有感觸。

「1863年,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建成。而杭州,第一條地鐵是在2012年才通行的,我們晚了150年。但這並沒有減輕大眾出行的交通負擔,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杭州主城區早晚高峰的通行時速低於120公里,即便實施錯峰限行也沒有太大的改善。」

「但交通是一個城市的尊嚴!」在王堅看來,要解決交通問題,必須用新技術讓其更智慧,城市大腦的價值就在於此。

大會現場,「杭州市『城市數據大腦』交通V2.0」正式發布。據現場介紹,2.0的覆蓋區域較1.0擴大了28倍,將覆蓋杭州主城區、餘杭區、蕭山區共420平方公里;接管1300個路口信號燈、接入4500路視頻,通過七大生命體征全面感知城市交通,並通過移動終端直接指揮杭州200餘名交警;首次開拓應用新領域,為消防賦能。

「最直觀的,阿里的城市大腦,讓上塘高架北向南文暉路口(物理結構最複雜)速度提升50%。」

「這其實是非常難的,其中涉及的計算、技術和數據的複雜度,遠高於大家所知道的圍棋AI。這是所有工程師。科學家和交警共同的成果。」

圖 | 阿里雲CTO王堅

是的,雲服務並不簡單。尤其在2008年馬雲請來王堅時,格外艱難。

在當時國內雲計算研發基礎幾乎為0的情況下,王堅或許曾預估過可能出現的困難,但也絕不會想到,在阿里雲成立的前3年甚至5年時間裡,他要一直背負著「騙子」的「名頭」。

前不久接受《朗讀者》節目主持人董卿採訪時,回憶起創立阿里雲最開始的那幾年,王堅也坦言稱:「面對很多不好的聲音,我通常就是假裝聽不到,當然也跟別人吵過架。最困難的時候,我們的團隊離職率達到了70%甚至80%以上。但只要有一個人在,這件事就值得做下去,對不對反而沒那麼重要,做就可以了。」

隨著大數據、分散式存儲技術、計算平台管理技術等的快速發展,加之各行業賦能轉型需求的加強,雲計算在其中的作用愈發凸顯。在相繼推出飛天雲操作系統、ET大腦、城市大腦等多個產品,阿里雲開始逐漸成為在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12306春運購票、城市交通等極富挑戰的應用場景必不可少的分流和承壓「幫手」。

所以,在今天的雲棲大會上,王堅已經可以很自豪的站在舞台上說,「今天生活在杭州的人是幸福的。僅阿里雲的城市大腦,就可以讓杭州人比北京人晚出門一個小時,早到家一個小時。」

而阿里雲所做的,並不止城市交通。正如阿里雲總裁胡曉明今天所說的「杭州故事」一樣,「依靠互聯網和雲計算核心技術,在今天的杭州,阿里雲已經在方方面面為客戶提供服務,盒馬鮮生、杭州銀行、蕭山機場、吉利汽車等互聯網平台各個場景中,都有著阿里雲的身影。」

「杭州外,阿里雲還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雄安聯合成立了『未來城市實驗室』、和哈利法大學聯合成立『智慧能源聯合創新實驗室』、和SAP擴展全球合作夥伴關係等。」


10年雲棲大會,阿里雲幾經波折

可以看到,從2009年開始的地方網站峰會到2011年發展成為阿里雲開發者大會,再到2015年正式更名為「雲棲大會」,阿里雲這場大會,早已演變成一場行業盛會。而這10年,正是國內雲計算行業最風雲變幻的10年。

2009年,也就是阿里雲剛剛創立的時候。參加第一屆中國地方網站發展論壇的嘉賓還僅有200家地方網站代表,當時的主題是「開放、共享、共贏」。到第二年阿里雲順利對外公測的時候,論壇的主題就變成了「創新、融合、發展」,參會嘉賓也擴充至了全國各地千名互聯網從業人士、媒體和專家。

2013年,阿里雲「飛天」系統問世,首次5000台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計算機,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為提供服務。此後,阿里雲開始對外大規模提供雲計算服務,並將服務領域拓展至了製造、金融、政務、交通、醫療、電信、能源等多個領域。

到2015年,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阿里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6%,已成為阿里業務增長速度最快的公司。為此,阿里決定,對阿里雲戰略增資60億元,用於國際業務拓展。

在2015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更新品牌價值與定位,認為計算的終極意義是發揮數字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創造價值,讓數字不止於數字,賦予數字以人的喜怒哀樂。也因此,「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成為了阿里雲的新口號,其LOGO設計理念也著重於「數據和計算」——代碼中常用的符號「[ ]」代表「計算」,中間的「-」則代表著流動的數據。

隨著用戶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海外業務的擴展,到2016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了五新,分別是: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宣告阿里雲將成為「五新」的經濟基礎設施,要把「飛天」打造成能將遍布全球的百萬級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計算機。結果已經證明,「飛天」是成功的。而去年的雲棲大會,主題就是「飛天·智能」。而專為「新技術」而生的達摩院、羅漢堂,也已相繼成為阿里技術實力的印證。

可以看到,10年間,從關注產品技術到服務並重,從客戶應用到雲端生態建設,阿里雲儼然已經成為國內最好的擁有自主研發技術的雲計算服務公司。

就像阿里巴巴CTO張勇在今天的大會上所說,「在一年前的雲棲大會上,我們宣布成立了達摩院。而現在,達摩院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成果。阿里巴巴一直是、未來也必將是技術驅動型企業。因為技術,我們把商業的不可能變成可能,創造出了新的服務和消費方式。」

而對於雲棲大會的期待,馬雲在最後登場時說,「第一界『雲棲大會』的時候,現場只有300-400位工程師,在一個酒店裡,沒有任何展示,只是簡單的交流。而今天來到雲棲大會現場的,有12萬人,是歷年之最。我覺得,這是因為大家相信我們。」

「我希望雲棲大會能發展成為一個大型的思想交流盛會,全球的科技都能來到這裡交流,套話最少但最務實,而不是一個賣產品的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柳傳志在大佬商圈中的地位那麼高?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