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市促動力藥物治療GERD、FD及IBS的療效及耐受性
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及腸易激綜合征(IBS)為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疾病癥狀反覆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耗費大量醫療資源。GERD、FD及IBS常常出現2~3種疾病的重疊,這類患者癥狀嚴重程度更高、發生頻率更高[1],臨床常用促動力藥物治療此類疾病。西尼必利是一種雙靶點的促動力藥物,可同時激動5-羥色胺4(5-HT4)受體和拮抗多巴胺D2受體,促進乙醯膽鹼釋放,進而促進全消化道動力。西尼必利已在西班牙上市近30年,之後又在多個國家陸續上市,適應證包括GERD、FD等。2018年,西尼必利登陸中國,為中國臨床消化道動力改善提供了新的選擇。那麼,西尼必利治療GERD、FD及IBS的療效及耐受性如何?
墨西哥的Furusho等研究者通過一項前瞻性、多中心真實世界臨床研究,在7320例GERD、FD或IBS患者中評估了西尼必利的療效和耐受性。研究結果刊登於Medicina Interna De Mexico雜誌[2]。
基線特徵
基線患者表現為GERD、FD、IBS單一疾病,以及GERD/FD、GERD/IBS、FD/IBS兩種疾病重疊和GERD/FD/IBS三種疾病重疊的不同疾病情況,其中重疊患者比例較高,三病重疊患者數量達到了3138例(表1)。其中,GERD患者常見癥狀為胃灼熱、反流、咽喉疼痛;FD患者常見癥狀為上腹部疼痛、餐後腹脹、噁心;IBS患者常見癥狀為腹痛(便後疼痛減輕)、便秘、腹瀉。
表1 患者基線特徵
西尼必利有效治療GERD、FD及IBS
1.西尼必利治療GERD、FD及IBS
接近100%的患者癥狀得到改善
患者口服西尼必利1mg,tid,連續4周。對患者的全面評估顯示,99.13%的患者癥狀得到改善;醫生評估結果顯示,99.54%的患者癥狀得到改善(圖1)。
圖1 患者、醫生對療效的評估
2. 西尼必利有效改善GERD、FD和
IBS患者癥狀
西尼必利治療的GERD、FD及IBS患者中不同癥狀獲得改善的比例見圖2。其中,超過90%的GERD患者的胃灼熱、反流癥狀得到改善,77.63%的患者的咽喉疼痛得到改善。對於FD患者,87%以上的病例觀察到上腹部疼痛、餐後腹脹有所好轉,99.32%的患者噁心癥狀緩解。對於以腹痛、便秘為主要特徵的IBS患者,在治療結束後,癥狀有所好轉的比例分別達85%和83.6%;對於基線時有腹瀉癥狀的IBS的患者,西尼必利治療後,所有患者的腹瀉癥狀得到改善,提示西尼必利可能對腸蠕動具有調節效能,但仍需進一步研究證明。
圖2 西尼必利治療後癥狀改善比例
3. 西尼必利有效治療疾病重疊患者
西尼必利治療後,GERD/FD、GERD/IBS及FD/IBS患者癥狀改善的比例分別為84.92%、91.58%、82.37%。(圖3)。
圖3 疾病重疊患者癥狀改善比例
西尼必利耐受性良好
西尼必利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治療期間僅2.9%患者發生不良反應,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同時,對732例患者的心電圖檢查顯示,西尼必利對心臟QTc間期無影響,心臟安全性好。
西尼必利可顯著改善GERD、FD和IBS患者的相關癥狀,療效及耐受性良好。
本文由鄒多武教授審校
參考文獻:
1. Vakil N, et al. 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 J. 2016; 4(3):413-422.
2. Furusho JKY, et al. Med Int Mex. 2005; 21(1):3-10.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