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收入多了,鍛煉卻少了

為什麼收入多了,鍛煉卻少了

科技進步帶來了方便生活,電梯替代了樓梯,汽車替代了步行,甚至購物、購餐都能夠在網上完成,但活動量卻實實在在的減少了。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在《柳葉刀全球衛生》雜誌上的項研究估計,2016年全球超過1/4的成年人(約14億人) 缺乏銀煉,尤其是高收入國家的成年人「最不活躍」。缺乏體育鍛煉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痴呆症和癌症等風險更高。這項基於168個國家和地區、約190萬18歲及以上人口自我報告的身體活動調查數據發現,2016年全球成人每4人中就有1人缺乏運動,相當於全球有逾14億人缺乏鍛煉。

為什麼收入多了,鍛煉卻少了

根據標準,每周少於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如快走、慢跑、游泳、娛樂性的打球等),或75分鐘的高強度身體活動(如較快的跑步、滑雪、比賽性質的打球等),即被認為是身體活動不足。

我國運動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顯示,我國18歲以上居民中有83.8%的人從不參加鍛煉,經常鍛煉(每周鍛煉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鐘)的人僅佔11.9%。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中有進一步的解讀,數據顯示,20至49歲人群中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較低,其中30至39歲年齡組僅為12.4%。「沒時間」成為最多的理由。

為什麼收入多了,鍛煉卻少了

除了沒時間,這次柳葉刀的研究指出了運動人群的另一個特點,運動習慣跟貧富也有一定關係!研究顯示,在較富裕的國家,人們久坐的時間更長,運動量偏低;反而在不太富裕的國家,人們在工作和交通方面活動量會更大一些。據統計,高收人國家運動不足人群從2001年的32%增加到2016年的37%;而東亞和東南亞國家這一比例降幅最大,從2001年的26%下降到2016年的17%。世衛組織研究人員說: 富裕國家的生活方式是人們待在室內更久,工作時間更長,更容易食用高熱量食物」。

為什麼收入多了,鍛煉卻少了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一個嚴肅的現實,參加鍛煉的人越來越少。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時間,進行一些切實可行的鍛煉,比如舉啞鈴、踮腳跟、平板支撐等不需要特殊場地的鍛煉,不要一開始就追求高大上的鍛煉,又要去健身房,又要去請教練,實際上反而會更不能長期堅持。

為什麼收入多了,鍛煉卻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