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諸葛亮的《隆中對》註定了蜀國的滅亡?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諸葛亮的《隆中對》註定了蜀國的滅亡?

有一種觀點認為,《隆中對》存在致命缺陷,是導致蜀漢滅亡的真正「罪魁」,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劉備還只是劉表手下一個鎮守北大門的寄居客,又何談《隆中對》註定了蜀國的滅亡呢?

事實上,劉備早期奉行的戰略的確在執行諸葛亮《隆中對》中提出的三步走:即先佔荊州,後占益州,最後趁天下有變,兩路出師北伐,統一天下。諸葛亮尚在隆中時,就能以超凡的政治眼光,看到未來三分天下的格局,足見其遠見卓識的能力。

但是,《隆中對》也存在兩個難以調和的問題:

一是荊州問題。劉備寄居劉表帳下時,並非安分守已,安心替劉表鎮守北大門,而是廣泛招攬人才,與荊州本地豪族交往甚密,這種舉動已經超出了一個寄居將領該有的行為,讓劉表非常不滿,因而對劉備「陰御之」。所以,劉備想要得到荊州全境,唯一的辦法就是介入劉表兩個兒子劉琦和劉琮的爭鬥當中,從中漁利。

劉備的選擇是站在長子劉琦一邊,後來諸葛亮為劉琦出謀劃策,建議其到江夏避禍,就是直接的證明,這也是劉備唯一的選擇,因為劉琮的背後站的是荊州蔡氏集團(當年劉表空降任荊州牧時,也靠的是蔡氏集團的扶持才能上位),根本不需要劉備的支持。但是,劉琦的實力弱小,劉備充其量也只能借其得到江夏一郡而已,其他郡都在蔡氏控制當中,劉備唯一的機會就是慢慢蠶食對方,但是北方的曹操會給他時間嗎?顯然不會。所以,這是《隆中對》中第一個難題:時間不足。

二是盟友問題:荊州地處四戰之地,其中最直接的威脅就是北方的曹操和東邊的東吳,《隆中對》的策略是結盟東吳,但結盟東吳與佔據荊州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點,荊州地處長江上游,自古以來進攻江東的主要路線就是從這裡順流直下,可以說,荊州這塊地方卡著東吳的咽喉,早在劉表在世時,江東孫氏就對這裡虎視眈眈,他們不絕不會坐視荊州出現一個比劉表更有雄心的主政者的。

當然,劉備的運氣還算不錯,因為有著共同的敵人,所以東吳與其結盟,並以少勝多,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這場勝利既為劉備爭取到了時間,也為劉備贏得了東吳的短暫信任,也就在這個時候,劉備先後佔據荊益二州。

但是這個時間非常短,也就在劉備剛剛佔據益州不久,孫權就發兵攻打荊州南部,劉備也從成都帶著五萬大軍緊急趕來增援。所以,其實從湘水劃界開始,孫劉聯盟其實已經破裂了,之所以沒有拼到你死我活,就是因為北方的曹操又南下了。

湘水劃界同時也宣告著《隆中對》戰略的終結,其一是盟友沒了,其二是荊州沒有全部佔據,東邊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劃給了孫權,北邊襄陽、樊城被曹操佔據,劉備擁有的只不過是荊州一部分而已,實力已經折損。

所以,蜀漢內部從這個時候開始,就已經放棄了《隆中對》戰略,法正甚至建議全部放棄荊州,專心經營益州,以避免陷入雙線作戰。但在荊州全境丟失後,劉備又寄希望於豪賭一把,希望通過戰爭奪到荊州全境,結果夷陵之戰慘敗,三足鼎立之勢正式確立。

而諸葛亮對於劉備東征的態度模糊,可以推測,他也是希望能夠重新恢復《隆中對》版圖的,但劉備慘敗後,諸葛亮也認清了現實,調整了策略,開始執行法正的「蠶食雍涼戰略」,即不再等待天下有變,而是主動出擊,首先攻打曹魏的雍涼等地。

諸葛亮的北伐行動已經證明,當時的《隆中對》已經被徹底放棄了,因為《隆中對》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讓劉備從一個寄居客變成了據有三分天下的蜀漢皇帝。所以,蜀漢的滅亡也就算不到《隆中對》頭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皇漢武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的風塵女子年老色衰後,會有怎樣的結局?下場無非3種
古時候打仗,第一排的士兵為何不怕當炮灰送死?

TAG:秦皇漢武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