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簡齋治雜病驗案

張簡齋治雜病驗案

張簡齋治雜病驗案

張簡齋(1880年~1950年),南京著名中醫。診斷正確,組方有序,用藥大膽,治病多奇效,有「南張北施(施今墨)」之稱。今選張簡齋先生典型案例,以供後學學習。

下元素虛 治飲邪須安沖氣

夏某,風水合病,服疏化之劑,腫勢漸消,喘咳未已,不能平卧,口甜,噦嘔,涎多,脈沉小。擬用小青龍湯:麻黃、桂枝、淡姜、細辛、五味子、甘草、白芍、姜夏、茯苓、陳皮、白芥子。

此患者咳喘未已,結合風水病史,當屬下焦元氣素虛,陰盛陽衰,水液輸布失常之飲證。蓋水性變動不居,射肺則喘咳不能平卧;蓄胃則噦嘔多涎。脈沉小(頗類寸脈沉、尺脈微)為下焦真陽素虛,寒飲上盛之「下虛上實」證。

「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方中以溫肺化飲之小青龍湯平「水寒射肺」之咳逆倚息不得卧,輔以治痰通用之二陳湯。據王祖雄氏介紹,張簡齋先生治病,「不論是治外感時病,抑或內傷雜病時,常以二陳湯作為襯方使用,蓋取其通和胃氣之意」(《中醫雜誌》1962年11期)。今合桂枝、細辛、乾薑等溫葯,振胃陽以逐寒水,且二陳湯合白芥子乃治「痰留脅下」(《類證治裁?痰飲》)之名方,可見其組方已面面俱到。但須指出,《金匱要略》載下虛上盛之人,服小青龍湯後,易動沖氣,出現「氣從少腹上沖胸」之變。張氏於方中加茯苓一味,即為苓桂五味甘草湯,以截斷服小青龍湯沖氣上逆之變,設非上工,何能思慮及此。

秦伯未氏謂:「一般痰飲證,多兼咳嗽喘息,患者年齡多在50歲以上,……小青龍湯最為常用。」(《金匱要略簡釋》)該患者未標明年歲,當屬「老慢支」之類,此說可供參考。

病機複雜 復方取勝

李某,48歲,病久沖任無權,氣枯血竭,見紅雖少,未止。腹痛時作時止,轉側不利,震觸尤甚。近日胃納稍差,脈弦小且勁。治用柔養舒化,方用:海螵蛸、茜草、當歸、白芍、地黃、阿膠珠、鱉甲、牡蠣、合歡皮、二仙膠。另用甘草、小麥、秫米、谷芽合煎。

月經屬沖任所主,沖任隸於肝腎。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當地道不通而月事不來。患者年近七七,久病不復,肝腎兩虛,氣枯血竭,致沖任失養而月經量少,因其固攝無權,而月經亦未止。沖脈隸於陽明,陽明虛則胃納不振。且因氣虛失運而血瘀阻絡,故腹痛時作時止,轉側不利,震觸尤甚。肝失養而性愈張,脈亦弦小且勁。此病機錯雜,為肝腎陰虧,奇經失養,精氣神皆虛之證。

張簡齋先生治病,擅用復方。據王祖雄氏所輯《張簡齋先生驗方數則》(解放前抄本),其用藥有「清解」「宣達」「疏化」及「祛導」之特點。本案以「柔養舒化」為法,方取《內經》治「氣竭肝傷」之烏賊骨丸固沖任以止血;《溫病條辨》治「肝腎陰虧」之三甲復脈湯(取二仙膏中之龜板)去麥冬,以合歡易麻仁滋陰潛陽。考二仙膏,《蘭台軌範》謂由龜板、鹿角、人蔘、枸杞組成,功能「大補精髓,益氣養神」,王旭高有「氣血精神交補益」之歌訣。更以甘草、小麥、秫米、谷芽柔肝養血以和心脾;茜草、合歡和營通絡止痛。滋陰葯中,參以性溫之鹿角,寓「陽中求陰」之義。此乃五方加減組成。

治病必明升降開合之道

張某,女,小溲困難,淋漓不暢,病經兩月,遍治無效。近日溺中夾紅,腹脹且墜,脈小苔白膩。辛勞中虛,開合失利。治以:升麻、柴胡、當歸、黃芪、党參、白朮、陳皮、五苓散、滋腎丸、金匱腎氣丸、懷牛膝、牡蠣、澤瀉。

此系勞淋久治不愈案。方中集多方於一紙,但非雜亂堆砌,通過本案閱讀,可了解張簡齋先生用藥網路之一斑。張氏憑病情舌脈,謂其病系「辛勞中虛,開合失利」。因病久不愈,脾腎交虛,升降失調,開合不利,病機十分複雜。張簡齋先生集《醫宗金鑒·雜病心法》治「小便不通」之虛證諸方而為此方,以治「內傷勞脾」之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與治「陽虛」之《金匱要略》腎氣丸及「陰虛」之滋腎(通關)丸為主。另加牡蠣、澤瀉、牛膝。全方計葯20味,正方4首。可謂張氏治病,善用復方,頗有「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之風格。

方中以補脾益氣之補中益氣湯以升之,輔以化氣利水之五苓散與「直走下焦」之牛膝以降之;以腎氣丸補下焦之陽虛,滋腎丸滋下焦陰虛。正與王旭高《醫書六種》所云:「無陰則陽無以化,此方(通關丸)獨竊軒岐秘。若是陽虛不化陰,又當腎氣丸為治」之義完全一致。更以牡蠣「滋填攝納」以助之。此乃通補兼施,寒溫互用之法,雖從補脾腎、理陰陽、培植正氣著手,而重在調升降,運氣化以復開合之道。久病用此,不失「勞者溫之」之旨。 (王祖望)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方名一字之差,組成功用不同
防暑誤區早知道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