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秘:太平洋戰場的瓜島戰役,日軍有補給,為何都是餓死的?
瓜達爾卡納爾島——瓜島,作為南太平洋上著名的旅遊勝地,卻有著「死亡之島、飢餓之島」之稱,這個名字的來源還得追溯到美日的一場大戰,這場戰役可謂是美軍對日軍的屠宰場,徹底讓日軍感受到了絕望,因為他們有補給,卻活活給餓死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用馬後炮的觀點來複盤瓜島戰役,其實日本人一開始就註定要輸。首先是海軍,瞞著陸軍修機場,結果被美軍一個突然登陸,修機場的工兵丟下傢伙式就跑了。美軍佔領的機場,跑道基本完工,塔台、發電廠也都建成了。順帶還繳獲了大批糧食、建築設備、建築材料,以及幾百箱日本啤酒和一個完好的冷凍加工廠。然後美軍喝著日本啤酒,吃著日本的烤肉,看著日本人在雨林裡面啃樹皮。
美軍在瓜島登陸的消息迅速傳回日本,皇軍必須得反擊啊!於是大本營下達命令,決定由陸軍第十七軍抽出部分兵力,在海軍協同下奪回瓜島。問題是美軍的登島兵力是一萬一,日軍派了多少兵力?一千人。然後這一千日軍取得戰果如何呢?據相關的戰報統計,打死美軍35人,打傷75人。日軍則基本上是全軍覆沒,僅在戰場上留下的屍體就有八百餘具……
1942年8月7日,美軍突襲瓜島,嘿嘿,你以為只有你日本會偷襲?老美可也不賴。日本在瓜島上有工程兵2700人,警備部隊僅240人,再加上根本沒有做好作戰準備,在美軍面前毫無招架之力,然後想著「惹不起我躲得起」的心思,迅速撤退鑽進了叢林里。美軍輕輕鬆鬆佔領瓜島機場,順便繳獲了日軍遺留的各種物資,包括糧食。
對於物資的需求量理所當然地增長,瓜島作為日本戰略規劃中的重地,本來是有充足的物資的,但是急著往叢林里鑽,來不及轉移,這為日軍造成了極大的供給壓力。無奈之下,日軍開始了所謂的「鐵桶運輸計劃」,其實這個計劃的名字不一,小史官暫且用這個名字。「鐵桶運輸計劃」,顧名思義,就是把物資放在鐵桶里,空頭到日軍所在的海域,讓他們自己打撈。
然而計劃始終是計劃,美軍嚴密監視,被圍困的日軍拿到的鐵桶只有投放的十之一二!這點物資肯定不夠兩三萬人吃,所以不少日軍只能活活餓死!1943年1月,在天皇的詔書命令下,日軍開始從瓜達爾卡納爾島撤退!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從1942年8月一直持續到1943年2月,將近半年,最終以日軍戰敗為結點!
在瓜島上日本士兵,在極度餓瘋的情況下,身邊能吃的都全部吃掉了,後來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了,隨後要組織所謂的敢死隊對,美國相應的軍事設施進行破壞,那麼當時的日本是怎樣提高士兵的士氣的呢,日本把一個連士兵集合在一起,大家一人出一粒糧食,隨後煮飯成一鍋粥分給敢死隊,喝了這一碗粥的士兵,就去破壞敵人的行動,到了最後在每一個士兵沒有辦法拿出糧食來以後,日本的軍官就只能是口頭上鼓舞士氣,讓士兵們直接去衝鋒陷陣了。到了最後的最後,日本人決定丟棄了該島並且還是驅逐艦帶領的士兵灰溜溜的撤退了。總體來說,日本人所制定的戰略是正確的,只是由於日本目中無人,再加上日本海軍和陸軍的矛盾,才造成了這一場十分奇怪的戰爭。


※中國最輝煌的唐朝到底有多麼強大,埋下一枚種子至今影響著西南
※偽滿洲憑著當時成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雄厚的家底依然是苦不堪言
TAG:飛蓬的逗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