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寒門再難出貴子?丨平凡人的成功策略:謹慎冒險

寒門再難出貴子?丨平凡人的成功策略:謹慎冒險

有人說,這個年代,成功屬於冒險者。的確,按部就班的上下班看起來早已沒有希望帶來階層的躍升。而我們卻能看到一些冒險炒房、炒幣、創業的人,實現了過去幾十年更平穩的社會中罕見的財富激增。


但,冒險者的成功概率真的比較大嗎?

事實並非如此,人們之所以有這種感受是因為:


1. 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變得更難了

傳統意義上,我們將「成功」定義為生活水平提高或是階級躍升。一個農村出身、家境貧寒的人最後進入了「上流社會」,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他就算是眾人眼裡的成功人士,比如劉強東。

寒門再難出貴子?丨平凡人的成功策略:謹慎冒險

但如今,在整體的宏觀經濟形勢不樂觀的情況下,想要實現這種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越來越難了,對於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更是幾乎不可能。

不僅如此,現在維持一定品質的生活也變得不那麼容易。很多人會認為,社會發達所帶來的生產效率的提高,應當會讓我們所需要的各種生活物資都變得越來越廉價可得。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最基礎的開銷——教育、醫療、住房,卻實際上變得越來越貴了。

寒門再難出貴子?丨平凡人的成功策略:謹慎冒險


2. 「寒門再難出貴子」

人們都開始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寒門難再出貴子」,實現階層的上升流動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

美國經濟學家發現,儘管很多這一代的美國人都比自己的父母擁有了更高的學歷,但他們所處的社會階層卻並沒有超越父母,甚至連「相對收入水平」(收入在同輩中的相對位置)也比上一代人更差了。

在中國也是如此,過去人們可以通過十年寒窗金榜題名,在城市中立足。而如今,即使是985、211高校的畢業生,也很難憑一己之力在北上廣安家立業。

3. 媒體對「冒險」的鼓吹

社交媒體中對於成功者的「敢於冒險」的渲染,再加上創業潮帶來的一種「go big or go home」(要麼做大,要麼回家)的文化,使得一種「唯有冒險才可能成功」的氛圍被凸顯出來。

寒門再難出貴子?丨平凡人的成功策略:謹慎冒險

這其中存在著「倖存者偏差」。也就是說,我們更多地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那些甘冒風險而取得成就的人(「成功」者也更願意強調自己的冒險精神),卻很少注意到那些冒險而損失慘重的人。人們因而會陷入對冒險的盲目崇拜之中——只有冒險,才能成功。

但是必須承認的是,有句流行語說的是——「向上的階級通道關閉了,向下的不還開著呢嗎?」 在如今的社會中,一味安於現狀,只會止步不前,甚至還可能後退。

可是過度冒險意味著更大的損失,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的生活其實是承擔不起這麼大的風險的。在那些能夠承擔巨大風險的成功案例中,往往有我們所不能比擬的特異性,比如王思聰投資電競行業,是因為他本身的家境是承擔得起這種風險的,而我們一般人不行。

寒門再難出貴子?丨平凡人的成功策略:謹慎冒險


那麼,我們普通人要怎麼做呢?

心理學家提出了「謹慎冒險」的概念,謹慎冒險指的是在做決定的時候,有意地去反抗「本能」——在有收益的情況下選擇更大的冒險,而在出現虧損的時候也要懂得及時止損。在投資領域「對則持,錯則改」的核心理念,也是類似的道理。

謹慎冒險,並不意味著保守主義,而是在做決定的時候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原則一:冒險是必要的,即便在收益狀況下

在追求夢想或成功的道路上,冒險是必須的,正所謂「危機」——危險很多時候是與機遇並存的。

即便目前一切井然有序,謹慎的冒險者也不會安於現狀,不會甘於固守在舒適區之中。他們明白自己需要走出已知的、既有的現狀,才有可能去創造或獲得更大的成就。

不僅如此,謹慎的冒險者還深知,在過程中甘冒風險,也更有利於人們在取得成功之後,對自己有更積極的自我認知,也更有成就感。比如,講述自己是如何冒險克服困難而獲得成長,我們便能體會到更多積極正面的力量感與人生意義感——「我是有能力解決難題的」。


原則二:冒險不是越多越好,尤其在損失的時候

謹慎的冒險者,不會「過度」冒險。因為他們深知,過度的風險一旦招致混亂,自己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來重新讓一切恢復秩序,而這個成本很可能會遠遠超過這些風險可能帶來的收益。

心理學上的「Yerkes-Dodson曲線」,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有所冒險,卻又不過度冒險」的謹慎冒險,才最有利於人們在冒險中獲益。

寒門再難出貴子?丨平凡人的成功策略:謹慎冒險

研究者們發現,人們的表現與焦慮狀態呈現一種「倒U型」關係——當毫不焦慮與過度焦慮的時候,人們的表現都比較差。唯有在適度的焦慮中,最佳狀態才會被激發出來,因而它也被稱為「最佳焦慮」。試想一下,當你在推進工作時,是否也是在有一點點焦慮和擔憂的時候,最能調動自己的積極性與專註力,但又不至於被焦慮壓垮?

而謹慎冒險,正是處在這樣一種「最佳焦慮」的狀態之中。人們不至於因為處在舒適區而毫不焦慮,也不至於不顧一切地冒險而使得自己身陷過度焦慮之中,這將最有利於人們在冒險中發揮最佳表現,從而取得成功。

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讓你一事無成的魔鬼:習得性無助
世界預防自殺日|心理學: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想要自殺?

TAG:知我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