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不停蹄

馬不停蹄

脫稿演講的馬雲比照著稿子念的馬雲有趣多了。

自從馬雲在4月份的綠公司年會上宣布今後的公開演講都會照本宣科後,馬雲在過去幾個月的公開場合的露臉失去了某種神韻,不夠有趣,不夠雞湯,也不夠驚喜了。

但這種情況在馬雲發布了那封退休公開信後有所好轉,馬雲在漸漸掙脫曾經他施加給自己的束縛。

馬雲過去幾天可能是最忙的一個人,宣布一年後退休的當天也是他生日的當天,他飛去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參加9月11日的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隨後馬雲說他兩天去了3次淘寶造物節(9月13日~16日),9月17日上午他又馬不停蹄跑到上海參加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9月18日又跑回杭州參加阿里巴巴全球投資者大會,18日晚又聽了11位全球頂尖數學家的1個半小時的私下交流,19日上午參加阿里巴巴雲棲大會開幕式……

這種高強度的連軸轉很難讓人相信馬雲真的會退休,或者說,一個退休的馬雲可能比一個不退休的馬雲更忙。

在19日上午,有這樣一個細節,喜歡做筆記的馬雲上午一開始的時候還認真做筆記,等到時間進行到11點多的時候——此時台上的阿里雲總裁胡曉明正在意氣風發地展示各種合作夥伴,馬雲已經扛不住了,旁邊坐著省長,他只能不停地用右手搓自己的額頭讓自己抵抗困意,眼睛無精打采。後來阿里的一位員工說,估計是馬雲昨晚只睡了三四個小時。

但輪到馬雲上台的時候,那個帶有煽動性的馬雲又回來了。

他的開場白是:「本來我有很多話要說,但被數學家一搞呢,我就心裡發虛,講不下去。」

在此之前,幾位數學家每人給出了一個數學公式,很多公式都沒見過,這讓曾經數學考了1分,再復讀又考了19分的馬雲心裡發虛。

在此之前,馬雲已經旗幟鮮明地支持數學教育。在上午大主論壇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事項,一等獎將獲得2萬美元獎金。

說到學數學有什麼用,馬雲說:「無用之用才是最大的價值。」

馬雲還為自己提出的五個新,尤其是新零售進行了辯護,他說:「其實也有很多人跟我講,你這個「新」的字用得不對,我知道不對。他們編了很多什麼什麼樣的零售,我們實在找不到對的詞,所以姑且稱之為『新』而已,我們新零售實際上是在重新定義零售。」

過去一段時間,旗幟鮮明地跟馬雲的新零售唱反調的是同樣在杭州的宗慶後,他曾評價五新:「除了新技術以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

這次,馬雲不再怎麼談新零售,改談新製造。過去幾天,他宣揚的一種觀點是「未來10到15年,傳統製造業企業將會非常的痛苦」。

「不是製造業不行,是落後的製造業不行,是你的製造業不行。」馬雲擅長通過貶低傳統企業來製造某種時不我待的威脅,這次也不例外,「不擁抱新製造的企業,就如同盲人開車,你都不知道誰是你的客戶,客戶到底需要什麼。」

馬雲提出一種觀點,他認為當前的貿易戰也是為舊製造而打的。他讓大家做好長期的思想準備,「本次貿易戰不可能在兩個月、兩年內解決,要有20年的長期思想準備。」

相對於目前普遍悲觀的情緒,馬雲還是很樂觀的,他給大家打氣說:「他強任他強,月亮照大江。」

在演講快結束的時候,馬雲說,新製造的班車已經啟動,「如果不加速自己企業,不去擁抱未來的變化,不改革自己,我相信未來10到15年大家都會哭天搶地。」

他還給當下的「創新」口號潑了冷水,他說:「創新要嚴防葉公好龍。」這句話他兩天前剛剛在上海講過。

「創新最大的阻力不是去包容失敗、包容錯誤,而是我們需要明確的知道,是要防止昨天落後的利益群體如何設計、設下各種陷阱來阻礙、破壞新的生產力。所以保護哭喊的落後力量往往會成為破壞創新的最重要的因素。」這句話是說給誰聽的,不言自明。

上面這些話,有些是他在其他場合已經說過的,馬雲喜歡打亂組合重新組裝成一篇篇新的演講呈現在不同的場合,這位勇於放下的企業家演講結束後,又馬不停蹄地奔向了下一個戰場。

馬,不能停蹄。

以下是虎嗅根據現場錄音整理馬雲演講全文,未經馬雲確認:

馬雲在2018雲棲大會上的演講視頻,由虎嗅拍攝

時間的關係,我其實有很多東西想講,但是被數學家們一搞呢,我就心裡發虛,我講不下去。

昨天晚上很榮幸跟這些數學家進行了番交流,我糾結了很久,我不知道在講什麼,但是這兩個小時我依然聽懂的不多,但我無比感動。我特後悔那時候沒有進入那個世界。當然也感覺很幸運沒進入那個世界,因為我的親友可能被趕出來,就像剛才那些公式,我除了1+1等於2、勾股定理以外,我其他都沒聽懂。

沒有數學基礎,科學就可能沒有基礎。沒有科學就沒有這些應用,有沒有這些技術。所以我覺得特別感謝那些默默無聞、在背後為人類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這些真正的英雄。阿里很榮幸能夠發展到今天,能夠為這些基礎科學做一些事情。

昨天也探討到了數學有什麼用?我認為,因為無用之用才是最最的價值。我們這個世界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多有價值,要能夠馬上產生效益,但是沒有人類背後巨大的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美好。所有的人都想要馬上收穫就不可能有未來。

雲棲大會不知不覺辦了第九屆,今年是第十年的第九屆。今天這麼多人來,由於場地的限制,會有12萬人來,這個已經到了最大的極限,也是九年來參加的人數最多。所有來的人到這裡都是因為相信而來。第一次我記得我們開會的時候只來了三四百個工程師,大家在一個酒店裡面也沒什麼東西可看,也沒什麼東西可展覽。大家只是有個交流。

到今天為止,我們看到了全國以及世界上優秀的高科技、黑科技在這兒雲集,在這兒和以往其他的科學論壇和展覽會不一樣。我發現我們很多人到這來不是來賣東西,不是來賣軟體,不是來賣產品,而是來展示自己的思想,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想。今天我們到這來的人都是因為相信而相信,因為相信而看見。

所以特別感謝,這也是我們每年都來希望一年一年不斷地搞下去。我們在這兒提出了很多新的觀點,新的思想。前年我提出了未來人類社會、特別是中國經濟將進入到新零售、新製造、新技術、新金融、新能源,大家可能當時並不以為然,甚至有人說出200多個,也就前面加了一個「新」。

其實也有很多人跟我講,你這個「新」的字用得不對,我知道不對。他們編了很多什麼什麼樣的零售,我們實在找不到對的詞,所以姑且稱之為「新」而已,我們新零售實際上是在重新定義零售。

今天我想跟大家主要講講新製造。因為新製造很快會給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製造業帶來席捲性的危險和席捲性的機會。

我昨天在上海也講了,未來的10到15年,所有的製造行業所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大家的想像。我們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並且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有人說實體製造業正在消失,我認為製造業不會消失,只有落後的製造業一定會消失。技術革命將會有50年,未來的30年將是應用變革深入到方方面面,不僅是技術變革,更是思想意識的變革。

IT主要是為了控制未來,而DT是要創造未來。IT把人變成了機器,而DT要把機器變成人一樣。IT時代誕生的製造業,而DT時代要誕生創造業。IT時代基本上依賴於知識,而DT時代要發揮人類的智慧。IT時代是以我為主,而DT時代是利他為主。

DT時代是平台思想,大家說什麼是平台?思想平台不是規模,平台是利他,平台是為了讓別人做得更好。

有的人說我的企業做大了,我自然會變成平台,我認為你只有讓別人做得更好,讓別人更加強大,只有這樣的思想,你才可能成為平台。IT要求標準化、規模化,而DT要求獨特化、個性化、靈活性。

新製造就是基於DT時代思想的製造業。未來10到15年,傳統製造業企業將會非常的痛苦。今天的外部環境下,在技術變革的大趨勢下,依靠傳統的資源消耗型的企業一定會越來越難,挑戰也會越來越大。不擁抱新製造的企業,就如同盲人開車,你都不知道誰是你的客戶,客戶到底需要什麼。

所有的製造業要高保持高度的清醒的認識,不能安於現狀。特別是現在有些製造業利用了互聯網拓展了自己的營銷,帶動了一定的銷售額,但這並不表明你們具備了明天的能力。

製造業不管你已經抱互聯網,還是沒有擁抱互聯網,必須思考未來的製造業該如何去走。未來成功的製造業一定是用好互聯網、一定是IoT、一定是雲計算、大數據的新型製造業企業。因為不好好用好這些新技術的企業都會失敗。

不是製造業不行,是落後的製造業不行,是你的製造業不行。

新製造將會重新定義製造業,新製造業將會重新定義客戶市場,重新定義供應鏈,重新定義所有的製造和商業的運營和服務。一切它是一場記憶,一場思想的革命,更是一場技術的革命。

不是互聯網企業和傳統行業結合,就是新製造,也不是一個產品中加上晶元,就是新製造。定義新製造的標準是不是按需定製,是不是個性化,是不是智能化,是不是你知道你的客戶是誰,你消耗的生產資料裡面有沒有數據。

工業時代,人類發明了流水線,可以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數據時代同樣可能也是流水線,但是流水線上卻是個性化的生產。工藝時代考驗的是生產一樣東西的能力,而數據時代是考驗生產不一樣東西的能力。以前流水線五分鐘可能生產2000件同樣的衣服,很厲害。今後五分鐘要生產2000件不同的衣服,是更厲害。

20年以前,我們流行全省、全城、全村的姑娘穿同樣一件衣服是流行的,而現在每個姑娘要穿的衣服都必須是不一樣的。

IC製造的核心是數據,以前製造業靠墊,未來的製造業靠數據,數據是製造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

以前製造業發展好不好是看電力指數,未來我們看數據。看計算指數。IoT晶元、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所有這些都會像蒸汽機、石油改變手工業一樣,改變今天的生產車間。

IoT現在才剛剛開始。今天的IoT很多還是以賣硬體、賣軟體的人找一個理由賣得更好而已。

但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一個智聯網,沒有智能的互聯網,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植物人。其實我們有很多攝像頭,而且都已經聯網,但是沒有計算能力去處理,沒有人工智慧,攝像頭只能用來罰款,這是對數據的浪費。

晶元是核心技術,我們確實跟發達國家和發展企業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在IoT晶元領域,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和市場,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晶元,很多時候因為基礎不好才有可能跨越性發展。

大數據、雲計算驅動未來製造業的是數字,大數據是生產資料,雲計算是生產力,互聯網是生產關係。

大數據不是數據大,是計算大,只有計算能力強大,大計算+雲數據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大數據。

過去製造業和互聯網企業互相看不上,傳統製造業講,沒有我們哪來的電子商務?電子商務說,沒有我們,你們賣給誰?未來不管是看得上還是看不上,我們都需要一起結合起來過日子,因為誰也離不開誰。未來的數據、演算法的專家不是在互聯網公司內部工作,而是在車間裡面寫代碼。

新製造是服務製造業的。我們要明白,未來沒有純製造業,也沒有純服務業,不能再寄希望於製造業創造就業。

現在有人不斷在提,要通過製造業回歸就業,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未來的製造業不是創就業的大軍,因為未來的製造業可能都是人工智慧,可能都是機器人。未來的真正創造就業的主要力量是服務業,新零售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製造業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實體和虛擬的融合,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

新製造,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製造的競爭力不在於製造本身,而是在於製造背後,它背後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

未來創造就業的重點不是製造業,我認為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一定是現代服務業成為就業的主要的發動機。因為流水線上的大部分的工作都會標準化,只要是標準化的,機器都可以取代。但是體驗、服務和創新創造是機器未必能夠替代的。

貿易戰也是為舊製造而打。我們提出的新零售不是為了自己做零售,而是告訴大家零售可以這麼做。我們提出新製造,不是阿里巴巴要進去製造業,而是幫助製造業進行改革和變革。

新製造從根本上會顛覆價值創造的模式。以前製造是製造者主導,未來是消費者主導。製造者主導的時候是大企業得益,消費者主導的時候是有技術創新的中小企業受益。新製造不是大企業的獨家專利,而會變成中小企業的自身法寶。

中國90%以上的機器設備都沒有互相連接,只是一個個獨立的載體。如果把製造業所有的機器設備、所有的生產線的數據全部打通、智能化,我們將會徹底改變、改革經濟發展的方式。

貿易摩擦是技術革命帶來的必然,是中美兩國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長達三四十年的中美貿易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沒有矛盾是不正常的,有矛盾非常正常。但是我們相信貿易摩擦中肯定會有很多中小企業很困難,但我也相信困難當中會爆發出一批優秀的企業,那些用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技術的企業,一定會成為未來的贏家!

所有了不起的企業都是經過經濟周期性的災難,或者各種天災人禍造成。只有經歷過這種災難的企業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企業。沒有經歷過災難的企業,即使你今天做得很大,也未必能夠迎戰未來。

面對今天的貿易戰,各位企業家,各位創業者,我是相信這句話:「他強任他強,月亮照大江。」

(大家)要有長期的思想準備。本次貿易戰不可能在兩個月、兩年內解決,要有20年的長期思想準備,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自己,因為20年足夠讓任何一個企業成為未來的阿里巴巴、成為未來的亞馬遜,阿里巴巴也只有19年。

所以我想,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未來製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不是集裝箱,而是包穀為主。貿易的驅動者不是哪個工廠、哪個企業,而是成千上萬的消費者。當製造業沒有了國界,人人參與貿易的時候,規則就需要重塑,今天傳統的貿易戰將會不再存在。

最後我也想講,創新要嚴防葉公好龍。

新的技術是新的生產力,一切生產力的發展,必須要有新的生產關係與其相適應。創新要嚴防葉公好龍。無論是政府還是規模型、成熟型的企業,創新最大的阻力不是去包容失敗、包容錯誤,而是我們需要明確的知道,是要防止昨天落後的利益群體如何設計、設下各種陷阱來阻礙、破壞新的生產力。所以保護哭喊的落後力量往往會成為破壞創新的最重要的因素。

製造業一定會變革。

前幾天我去了幾趟淘寶造物節,今天年輕人的創造力,今天年輕人的創意,他們的創新是我們想像不到的。不是中國的製造業不行,而是落後的製造業不行;不是中國沒有創意,而是你沒有創意;不是今天的中國年輕人不努力,而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

新製造的班車已經啟動。如果不加速自己企業,不去擁抱未來的變化,不改革自己,我相信未來10到15年大家都會哭天搶地。

所以我在這兒呼籲在座的所有的企業,以及不在這兒的所有的製造業們,必須抓緊學習,必須抓緊改革。過去十年,零售業所面臨的巨大的痛苦,很快會降臨到製造業。

因為我們必須要明白的是,我們國家、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該因為你是實體而保護你,而是因為你是未來才保護你,而是先進的思想,我們會保護你。

當然,今天來參加雲棲大會的所有的企業,我們都是相信未來,我們都是擁抱未來,否則我們不會花這麼長的時間來這兒傾聽。

我也很感動,早上長達這麼長地時間坐在這兒認真地聽講、認真地學習、認真地思考。我希望雲棲大會永遠能夠保持這種分享的精神,永遠保持這種創新的場所,永遠不是以賣產品為主,而是分享思想、交流思想為主的地方,我們希望雲棲大會永遠變成一個套話最少、套路最少、最務實、最面向未來的大會。

再次謝謝大家謝謝大家,也希望在會議期間每個人能夠交更多的朋友,學習到更多的東西,感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想干 P2P,先準備一張綠卡
蔚來汽車兩年半燒掉109億,掉入「缺錢造車,造車缺錢」怪圈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