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天文與太空:銀河系可能成為1000億「失敗之星」的家園?

天文與太空:銀河系可能成為1000億「失敗之星」的家園?

根據里斯本大學的Koraljka Muzic和聖安德魯斯大學的Aleks Scholz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工作,我們的銀河系可能有1000億隻棕矮星。Scholz將在赫爾大學的國家天文學會議上展示他們對密集星團的調查,其中褐矮星很多。

在ESO的超大望遠鏡上用自適應光學相機NACO拍攝的年輕質量星團RCW 38的核心的假彩色近紅外圖像。RCW 38與太陽相距約5500光年。中心圖像的視場大約為1弧分,或1.5光年。每個跨越約0.07光年的插圖顯示了在這張新圖像中發現的RCW 38的最微弱和最小質量的候選褐矮星(用箭頭表示)的子集。這些候選褐矮星的重量可能只有幾十個木星質量,或者比看到圖像中心的最大質量恆星要小100倍。

褐矮星是恆星和行星之間質量中間的物體,其質量太低而不能在其核心中維持穩定的氫聚變,這是太陽的恆星的標誌。在1995年最初發現褐矮星後,科學家們很快意識到它們是主要導致恆星和行星形成的過程的自然副產品。

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所有成千上萬的褐矮星都相對靠近太陽,絕大多數在1500光年內,僅僅是因為這些物體很微弱,因此難以觀察。檢測到的大多數都位於附近的恆星形成區域,這些區域都相當小並且具有低密度的恆星。

2006年,該團隊開始對褐矮星進行新的搜索,觀察附近的五個恆星形成區域。附近年輕群集(SONYC)調查中的星際對象包括距離英仙座星座1000光年遠的星團 NGC 1333。該物體的褐矮星數量約為恆星的一半,比例之前的比例更高。

在ESO的超大望遠鏡上用自適應光學相機NACO拍攝的年輕質量星團RCW 38的核心的假彩色近紅外圖像。RCW 38與太陽相距約5500光年。中心圖像的視場大約為1弧分,或1.5光年。

為確定NGC 1333是否異常,2016年該團隊轉向維拉星座中另一個更遙遠的星團RCW 38。這具有高密度的更大質量的恆星,並且與其他星團的條件非常不同。

RCW 38距離我們5500光年,這意味著褐矮星都很微弱,很難在明亮的星星旁邊挑選出來。為了獲得清晰的圖像,Scholz,Muzic和他們的合作者在歐洲南方天文台的超大望遠鏡上使用NACO自適應光學相機,觀察群集共3小時,並將其與早期工作相結合。

研究人員在RCW 38中發現了同樣多的褐矮星 - 大約是恆星的一半 - 並且意識到恆星形成的環境,無論恆星是否大規模,緊密堆積或不那麼擁擠,只有很小的影響關於褐矮星如何形成。

藝術家對T型褐矮星的印象

肖爾茨說:「我們發現了大量的褐矮星在這些集群和任何集群類型,褐矮星是非常常見的棕矮星的形式一起。恆星集群,使我們的工作表明,有一個巨大的褐矮星的數量在那裡。「

根據SONYC的調查,Scholz和團隊負責人Koraljka Muzic估計,我們的銀河系銀河系至少有2500億到1000億隻褐矮星。還有許多較小的,較暗的棕矮星,所以這可能是一個顯著的低估,調查證實這些昏暗的物體無處不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秘宇宙解碼 的精彩文章:

鍊金術士-牛頓的絕對運動觀
考驗眼力的時候到了:實力猜有哪些動物?

TAG:探秘宇宙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