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一起成為偶像,拯救世界吧!

一起成為偶像,拯救世界吧!

本期導讀

一起成為偶像,拯救世界吧?!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後反思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

《初音未來:夢幻歌姬》首次全球巡演即將開啟!

1

一起成為偶像,拯救世界吧?!

9月的第一天是什麼日子?

有人說是開學的日子。

NoNoNoNoNo!

當然是在問你和二次元有關的事情!

那是什麼?

聽好了!

9月1日是初音未來的生日!是初音誕生11周年的紀念日!

第一次接觸公主殿下的時候,還是因為一首紅極一時的《甩蔥歌》。當時只是覺得這首歌很搞怪,很有趣,然後就抱著好奇的心態去搜了一下初音未來。誰曾想,就是因為邁出了這一步,讓我一下掉進了綠色的海洋……

還記得高中晚自習的時候,好基友拿著他的mp4給我安利初音未來的全息演唱會,當時看到的第一首歌是《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立刻被驚艷到了,那似乎是對著你撒嬌的歌詞,可愛的舞蹈著的身姿,無一不使人沉醉。她的演唱會帶給我的感受與以往我看到的那些歌手明星的表演都不同,現在想想看,也許,初音就是我接觸到的,第一個所謂的職業偶像吧。

俗話說的好,流水的偶像,鐵打的初音。在我們給初音慶祝生日的同時,一起來看看這些年有什麼比較火的偶像吧!

當然是在說二次元的偶像咧!

《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

「Stralight,那是在星光指引下的女神們的故事,在碰撞、爭執和分歧中不斷結下的羈絆,然而卻被拆散,再也無法相見的,悲傷的故事。」

「一起去吧,兩個人一起,摘下那個星。」

在7月新番中有這樣一部番劇,它講述了一群以未來的舞台女演員為目標的「舞台少女」們,為了追求topstar,爭奪position zero(其實就是想站在舞台上的C位)而在一個奇怪的舞台上戰鬥的故事。少女們每贏得一場戰鬥,自己的積分就會增加,排名也會相對上升,反之則會下降。積分最高的就會成為topstar。

聽我這麼說完可能也是一頭霧水。

為什麼她們會在蜜汁舞台上戰鬥?舞台是哪裡來的?

我也不知道。

但是有什麼關係?關鍵是你覺得帥,看著爽,不就完了嗎?有些番看的時候不需要帶腦子,爽就行了。

應該說,少女歌劇是在偶像戰國大環境下產生的超現實主義產物。與以往或者說傳統的偶像番劇不同,這部作品以爭鬥而不是合作為主題,因此如果還是普通地唱唱跳跳未免流於凡俗,所以改用戰鬥這種衝突更加激烈而與平常的羈絆養成分開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太過糾結於這種魚現實邏輯不相符的設定,未免就有點沒有把握住重點,而且還會讓這部番刻意創造出來的神秘感與神聖感流失,從而減少觀看體驗。

劇中的每一個少女,她們都是為了追去自己的夢想而來到這所學校,都有著各自近乎扭曲的執念。這些執念,足夠支持她們為了成為topstar而去戰鬥,也直接推動著劇情的發展。

比如想要和小光一起成為starlight的華戀。總是充滿熱情的她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比如扭曲的大香蕉,通過贏得選拔賽許願,無數次讓時光輪迴,重演當初的劇目。實力全開的大場奈奈,連99期生首席真堂都不是對手。

還有一隻瘋狂補刀,什麼都懂的長頸鹿。就是它在幕後策划了少女們之間戰鬥的舞台--topstar的選拔賽。口頭禪就是「我明白」。你明白個鎚子。

在這裡,我真的還是特別想再吹一下少女歌劇的戰鬥畫面。

畫面飽滿,動作流暢,幀數很高,而且最關鍵的是,本作的打鬥分鏡製作十分出色,滿滿大片既視感。配合舞台少女們在打鬥時的歌唱,分分鐘點燃你的中二之魂,讓人不禁為之一顫。

如果你之前沒有接觸過偶像番,那麼我建議你拿這部番去當入門菜;如果你喜歡熱血番,那麼這部番流暢高幀數的戰鬥部分絕對足夠吸引你;如果你本來就喜歡偶像番,那還等什麼,B站9.8的評分,還不快去追劇?

《安菟!安菟!》

《安菟!安菟!》是一部今年8月下旬播出的國產原創偶像動畫,目前只有34分鐘的OVA迷你劇場版。但是動畫的畫風很好,五位偶像小姐姐的造型都十分可愛,而且中文台詞很接地氣,讓人感覺很本土化,不會覺得中二或者很尬。

動漫將故事的舞台設定在了-座存在於虛構世界的虛構大都市--上京市。在這個虛構世界裡,娛樂產業將世界溝通結合成一個整體。五位少女--留歌、風霽月、白小葭、樂顏、夏行美--懷揣著各自的夢想到來。他們在種種機緣巧合中相遇,相識,並因相似的目標,組成自己的偶像組合And2girls安菟。無論夢想的破滅還是生活的不甘,無論努力的落差還是母親的否定,那些曾經束縛捆綁她們的枷鎖,都在同伴的扶持中掙脫,轉化成她們成長的動力。最終,她們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初次演出。

雖然目前只有34分鐘的動畫,但是安菟卻絕不僅僅是一部OVA小劇場這麼簡單。安菟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虛擬偶像!沒錯,就是和初音未來一樣的那種虛擬偶像!

但是!與初音未來、洛天依等以往的虛擬偶像不同,她們採用了較為前衛的互動技術--虛擬現實和實時互動的結合。基於這一項虛擬現實技術,安菟能把幕後真人CV的動作、聲音、情感都映射到台前,以二次元虛擬形象這種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的方式展示出來。從本質上來說,這是完全兩套體系,相比較其它歌姬,安菟更富有情感,也更富有溫度。

可是這種捕捉技術,怎麼讓我想到了某個人工智障??

《Lovelive!》

說起《lovelive!》,混跡偶像圈的在座各位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

動畫《lovelive!》是《LoveLive! Schoolidolproject》二次元偶像企劃中的一環。動漫講述了九名少女,為了拯救學校「音乃木坂學院」由於入讀的學生人數驟減而可能廢校的危機,決定一起努力成為偶像,希望可以憑藉偶像的名氣增加生源來挽救自己所喜愛的校園的故事。

「成為偶像,拯救 」的梗也由此而來。

動畫的劇情比較簡單直接,但是動畫最出彩的地方就在於成功地塑造了九位性格各異卻有可愛十足的少女,而這一成功又直接推動了lovelive系列IP的持續走紅,使得其地位上升到可以與東方project,艦女人(艦隊Collection)並稱為日本二次元的三大「邪教」。

要我評價,《lovelive!》應該是日本戰國偶像時代下的二次元與三次元聯合的黃金產物。因為它不僅使九位元氣少女的形象深入人心,還直接推動了為她們配音的聲優偶像組合μ"s的一炮走紅。

而且我相信,《Lovelive!》的持續高熱度,與這個偶像組合的活躍,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實際上我個人就是由於動漫入坑了LL,最後接觸了μ"s的演唱會後,就徹底成為μ"s的粉絲了。從這個意義上講,LL更像是為你打開了一扇大門,而帶你領略門後精彩世界的,則是μ"s。

偶像組合,顧名思義,就是不僅僅是以歌聲,而是通過歌唱與舞台舞蹈相結合的方式,以充滿活力和震撼力的方式演出的藝人組合,相較於傳統的歌手,往往具有更強的現場表現力和氛圍感染力。實際上,μ"s也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

在這個組合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三森鈴子,她在動漫中擔任田園海末的配音。和動漫中海爺豐富的顏藝一樣,三森本人由於是舞台劇演員出身,所以本身也是一個顏藝少女。

順帶一提,森森森還在動漫《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中擔任小光的配音,而且還在舞台劇《少女歌劇》中飾演同一角色,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B站上搜索一下。

總之,森森森賽高!!

《偶像大師》

當今的日本二次元偶像界,最為的火熱的兩部作品莫過於愛馬仕(《偶像大師》簡稱的諧音)和愛生活(《LOVE LIVE!》字面直譯)了。如果說《LOVE LIVE!》則是依靠製作精良的動畫一舉成名,那麼《偶像大師》則是從遊戲做起,系列作品遍布各界,依靠多年來打拚獲得了堅實的人氣基礎。

偶像大師是以日本南夢宮萬代發售的同名遊戲系列為原作的改編動畫作品。說起南夢宮萬代可能不少小夥伴都非常耳熟,沒錯,就是那個在steam國區賣遊戲賊貴而且幾乎都不打折的罪惡發行商。

動畫《偶像大師》的故事情節屬於比較正王道統的偶像番劇設定。女孩們沒有什麼拯救學校的使命,也不需要在蜜汁地下劇場互相戰鬥,更不是什麼虛擬歌姬計劃的宣傳動畫。

動畫主要講述了事務所「765 Production」的13位少女,她們決定成為偶像,登上只有少數人可以到達的頂點,而跨進了那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出道約半年,事務所來了一位全新的製作人。他跟少女們都下定決心,向頂級偶像之路進發。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少女們的組合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雖然光明之路縱使充滿坎坷,但沒有人會拒絕品嘗勝利果實的那一刻。

作為一部勵志類的動畫,偶像大師最大的特點就是讓你能夠切實的感受到少女們的成長。有人這麼說過,「作為一個偶像,就意味著你的生活有70%都是公開的。」偶像的成長,努力,生活這些都是作為偶像這個工作的一部分,會成為fans們關注的對象,也會成為他們支持的動力。fans們看著自己支持的偶像的成長,同時伴隨著自身的成長,這樣一起成長起來,留下的回憶會使得他們對偶像的支持更加忠誠吧。這也必然是偶像大師能夠圈住一大票粉絲的忠心的原因。

看完這部番,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啊,原來這就是偶像啊。台上表現完美,光鮮亮麗,但是台下卻經歷過這麼多我們所不知道的困難與艱辛。再完美的偶像,也是一個普通完整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不足與苦惱,想要成功,只有付出不斷的努力,不斷的進步,才能在台上展現出最好的自己。

《戰姬絕唱》

之前看《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的時候就有彈幕在刷什麼想起了戰姬絕唱之類的,好奇的我趕快跑過去補番。看了之後,發現確實有一個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這部劇中的偶像同樣會戰鬥……與前者不同的是,這部劇中的歌姬女高中生,可以變身成以她們的歌聲戰鬥的戰姬,與被稱為「Noise(噪音)」的怪物戰鬥,保護其他人類……

沒錯,就是這樣尷尬的設定……哈哈哈

世界觀設定為10年前,異形噪音突然出現攻擊人類的現實世界,它們與人類接觸會造成人類石化死亡。出現原因不明。少女們就要與這樣的對手戰鬥。劇情由此展開,主角響在故事正篇的2年前觀看現場演唱會,遭遇到噪音的襲擊,機娘天羽奏為了救人類,使用了絕唱,不幸失去了生命,而她的聖遺物碎片則插入了響的身體內,兩年後,響無意中共鳴變身為機娘,投身於戰鬥中。

響在戰鬥中結識了鳳鳴翼和雪音克里斯,每個人身後都有一段難以割捨的過去,而她們也被此所束縛,戰鬥美少女元素被運用的如火純情。作品中設定為戰姬只要絕唱就會產生重大的負擔,會死亡。這種設定,用在戰鬥美少女上面更顯得殘酷,少女們為了自己信賴和守護之物的戰鬥理由有很大的發揮。可以從主角背後的人物擴展到她們自身,對劇情產生關聯影響。

從作品的整體來說,作品的主題很明確,藉由三位美少女的戰鬥,以世界觀擴展劇情,最終來表現故事的主題。同時主題也是從兩個方面來描寫的。由於是要以音樂為核心,主角設定為通過唱歌與聖遺物產生共鳴變身的機娘,在戰鬥中也要不停的唱著歌,他們的對手是異形噪音,由此也能看出與音樂的關聯性。在這裡音樂雖然是核心設定,但還只停留在外表,沒有滲透到故事的內部。

曾有人評價這部作品,百合味濃重,以美妙歌喉為主線的突兀奇葩的故事劇情讓人不知所措,作品中莫名陰森可怖的氛圍、不出彩的怪獸軍團「Noise」的設計也令人不知所云,摸不著頭腦。

可是我覺得,反正你們只是去看美少女戰鬥和百合的,其它的,有什麼關係嘛??難道你是去鑒賞的???

由於時間和篇幅的關係,其實還有好多偶像番劇沒有給大家介紹。而且每個人喜歡的口味難免不同,可能在你心中,還有更好的偶像作品,那麼不妨在下面評論區補充一下吧!

2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後反思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

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曾經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已經被攻克,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面臨著新的待辦議題:永生不老、幸福快樂和成為具有「神性」的人類。在解決這些新問題的過程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將顛覆我們很多當下認為無需佐證的「常識」,比如人文主義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將面臨嚴峻挑戰,機器將會代替人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更重要的,當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發展的日益成熟,人類將面臨著從進化到智人以來最大的一次改變,絕大部分人將淪為「無價值的群體」,只有少部分人能進化成特質發生改變的 「神人」。現在,各類人工智慧產品隨處可見。照此以往下去,我們人類的工作內容勢必一部分將由它們所替代,那這一群「無價值的群體」是否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中國一直以來是人口大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成為我們的基本國情,在這樣的一個龐大的人口基數面前,帶來的是大量的人才儲備和勞動力充裕。曾經用衣服襪子換飛機的故事已經傳遍整個世界,富士康代工廠的存在也表明了勞動力在我國的富餘和廉價,如果人工智慧繼續發展下去,我們的這些勞動力優勢是否還將繼續存在?而我國的龐大工作人群將何去何從,是否會就此失業?就以簡單的例子來看,支付寶推出的無人售貨超市,簡單易用的購買方式,人們只需要從超市內選購商品後隨身攜帶手機走出超市門口就能自動結算並從支付寶中扣除相應的商品款,這算是曾今聞所未聞,現在已經在我們的社會生活當中已經發生並且實現的一個人工智慧展現方式。這樣的一個AI我想在生活中會極大的方便我們的生活,但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曾今在超市內工作的人員,比如售貨員,收銀員等,他們將會去哪裡呢?

相信大家都使用過人工智慧的產品,商場的導購機器人、導航語音、家教語音機器人等,它們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改變甚至是重新定義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以極不可能的方式出現在了社會裡。我們已經習慣並且經常使用這些智能產品,比如手機,可能70後、80後還會記得,曾經的大哥大,BB機,到後來諾基亞推出的藍屏手機,自帶的一款貪吃蛇遊戲讓很多人著迷,直至如今,大屏智能手機已經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當中,每天都要從手機中找到太多太多的內容和消遣方式,假如有一天只能手機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相信有很多的人都不會適應。同樣如此,人工智慧的存在已經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的巨大的影響,已經影響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內容,他逐步的替代了我們的部分工作。小學的時候,學歷史,說到山頂洞人,人類的進化歷史,知道我們人類為什麼可以從猿人進化為現代人類,相較於其他物種,人類更擅長製作和使用工具,工具的產生即是我們人類進化的一個標準。人工智慧其實也一樣,它的存在更像是我們進化的一個工具,這個工具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

記得很久之前的電影《未來戰警》,《超能陸戰隊》中,機器人的各類表現都讓我們驚呼:好帥。那有沒有可能在未來的發展上,我們的社會中也將會存在這類機器人呢?可以肯定的回答:會的。並且這類機器人的雛形已經在我們現在的社會當中出現了,已經不是稀罕事了。早年前,日本推出的智能美女機器人,以及中科大研發的智能機器人「佳佳」都在媒體上掀起熱潮。雖然它們現有的能力還是達不到像上面提到電影上的機器人水平,但在以後的發展上,這些已經給了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只是相對於現有的技術水平來說,還是欠缺了一點。相信大家都見識過全系影像技術,如果不了解全息影像的,可以想像成VR。全息影像技術已經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嶄露頭角,雖然聽起來依然很科幻,但在這個時代人的眼中已經是屬於可以接受的。全息技術已經應用在多方面的領域,就像日本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的演唱會就是用全息投影技術,他們宣成為全息影像,實際是指結合全息投影膜把虛擬的初音未來、實體化,如果觀眾走到近前,擋住光線,那麼投影會立刻出現殘缺,真正的全系影像是一種物理上的純三維影像,觀眾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受限制的觀察,甚至進入影像內部,就像《鋼鐵俠》托尼·斯塔克利用全息影像技術用自己的手掌親自測量戰甲尺寸。

但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暫時的技術短缺在以後未來的時間裡得到飛速的拔升。可以想像,以後的機器人警察手持捕捉網,身帶飛行器在城市裡穿梭捉拿嫌疑人,大量的戰士用以不知疼痛的機器人部隊,更精準的擊殺敵人,「大白」在個人家裡充當私人醫生和醫療顧問,還能幫你處理生活問題,陪你聊天……這些都將會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成為常態。

真正的人工智慧出現,當屬於在1995年的那場深藍對決,人與智能機器人的對決。從「人工資能」這個名詞被提出來開始,「智能機器人」也隨之而來,從幻想的漫畫《變形金剛》席捲去阿牛,到電影《終結者》,人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了人工智慧的概念,而伴隨而來的也是各種不同的想法,人工智慧真的如科學家們所說的為了更好地服務人們的生活,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的舒適和健康?還是像終結者一樣,毀滅他們的創造者?

更簡單直白來說,人工智慧在以後的發展上,是否會逐漸把主人——我們人類,給替換掉?霍金在世的時候,對於人工智慧曾經給出一個較為驚悚的解答「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必不可免的,這是一種進步,但也是對社會的巨大破壞」。可以想像,如果未來的生活當中,一些需要付出體力且沒有任何技術資本的人,該將何去何從?另外一個科技領袖李開復也曾公開發文稱:人工智慧可能是導致大規模失業和嚴重的貧富差距。這並不是一個危言聳聽的事情,阿里、順豐等物流運輸公司已經在倉庫打包的階段使用了大量的人工智慧,比如說,倉庫內分揀,打包,已經由各類的小型運輸機器人承擔。相信大家也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視頻,視頻中,數以百計的小型機器人在倉庫內有秩序的活動,互不干擾,且一旦有指令發起,會準確有效的從成千上萬的包裹中找出相應的東西並加以運輸裝載,當能量沒有之後,還會回到自己的充電區域進行補充能量。相對於人工來說,它們要便捷、準確、「任勞任怨」,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們會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那我們的倉庫管理人員,工作人員,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了呢?想想都覺得可怕。

但人工智慧的發展在我的認知里,它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可知性和教育性。我們拿教育來說,人工智慧的存在方便了我們知識的傳播和學習,減輕了社會壓力,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很難接觸的領域和知識。就國情來說,現有的社會、政府、家庭和個人對教育的投入都很大,這個投入不僅是金錢、資源的投入,也包括學生、教師時間的投入。這是由我們的文化傳統,由我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所決定的。但很多時候,我們的知識不能夠完全的以課堂為傳輸教育的平台,我們需要更大的平台,更廣的傳播媒介,更深的教育層次來作為知識學習的根本。這時候,人工智慧的出現是恰逢時宜的,學生離開課堂以後,可以在家中通過人工智慧設備了解全世界更多的知識;工作者離開公司以後,通過人工設備尋找資料,為以後的發展前途找到方向。而且對於現在社會中,教育資源的短缺,人工智慧很頑強的彌補了這樣的一個局面。教師資源的分配,文化傳播者的不足,科研技術的落後,它都在一點點的彌補進去,讓很多人以前不曾享受的知識教育在現在能夠得到滿足。

然而我們依舊在迷茫中,在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否符合未來發展方向上難以做出選擇。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都是可辯的,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可能需要抓住事情發展的主要點,重要點,再反過來發現一些次要的部分,通過對這些次要部分的解讀和完善,讓其補充主體,讓主體獲得更大的、更強的力量並為我們所用。

此次上海人工智慧交流會的開展為我們揭開了大量的謎底。各界的大佬們齊聚一堂,為中國的AI科技添磚加瓦。首先來說,人工智慧的出現會極大的方便我們的生活,並且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們將會作為我們極為可靠的助手所存在,在人類現有所觸及不到或者完成不了的方向上成為我們最重要的夥伴。其次,人工智慧的應用範圍及其的廣闊,對軍事、民用、社會安全來說,都是可以用得上而且很適合的一項技術。就以現有的全球所有公司來說,沒有一家的公司敢說:我們公司沒有用人工智慧,並且還能「活」的挺好。所有的公司,不管大小,或多或少都有人工智慧的存在,如果你們對人工智慧產品定義範圍有著明確認知的話。再者,人工智慧作為一項科技,一項產品來輸出的話,他所作用於社會的貢獻是極為客觀的,國內的發展原則也是:跟得上世界的步伐。所以在人工智慧的發展上,政府對於其支持力度必然會加大,各類產品廠商也會嗅到其深藏的暴利,絕不可能會因為其未來的發展而停止生產。最後,人工智慧以及智能產品的發展方向必然是利國利民,且有其「可控性」的,沒有一個人願意自己被機器人所取代,沒有一個人願意自己的地位被別人所佔,沒有一個人能夠將自己獲得的利益拱手讓「機」。

在此次的AICON上,馬雲認為:人工智慧是技術,但又不是一項具體的技術,它是認識外部世界、認識未來世界、認識人類自身的一種思維方式。人類不應該擔心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而是人類本身的智慧會停止增長。古語云:人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們人類在智慧的發展上,還是需要邁大步,走前列,衝出氣勢,感想敢拼,而不是為了人工智慧是否能夠取代人類的這個認知上憂慮過多。當然,這是一種較為樂觀的回答和考慮。馬化騰認為,人工智慧還處於發展的初期,但是,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很可能變成一把「萬能鑰匙」,它能夠釋放過去所有人類技術和工具的潛能,必將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是什麼呢?可能就如我們之前所考慮到的,人工智慧會不會成為替代我們人類的最終結果?我們又如何避免?其實這就要求全球人工智慧從業者需要從可知」、「可控」、「可用」和「可靠」這四個方面入手,將人工智慧的演算法變得清晰透明,能夠解釋;避免人工智慧危害人類個人或集體的利益;能夠讓可能多的人使用,共享技術紅利,避免技術鴻溝;能夠足夠快地修復自身漏洞。我想這些問題能夠解決的話,人工智慧的存在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生活以人類為主導,人工智慧給予極大的輔助,很多人都會樂意見到的。

我們肯定不會希望機器人變得越來越聰明,最後選擇推翻我們人類。但我們如何去做,如何讓這些人工智慧,簡單來說就是機器人取代我們人類呢?早些時期,李彥宏就提出了AI的原則:人工智慧的最高原則就是可控性。沒有可控性的人工智慧再怎麼牛也不會為我們所用的話,也是一種威脅。好比古代各類謀士、將軍,一旦不能被招安,寧可殺除,也不能放其存活。另外就是人工智慧存在的願景就是能夠存進人類更平等的獲取技術和能力。經常看到廣告上有很多「早教機」,「陪孩子、老人機器人」,這些都是為我們現在人類將要或者已經獲取能力和技術的一種展現方式,這樣的存在,是對我們來說,極為有意義的,讓我們獲得自由和可能,而非超越人、替代人。

其實很多人在人工智慧是否將會取代人類這個問題上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我們也明白,人工智慧只是我們現有人類的產出——產品或是技術。或許在將來,人工智慧會很聰明,但是,這樣的聰明和我們人類的聰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人類的聰明更多的是體現在駕馭上面,我們能夠駕馭人工智慧,不管是從技術上還是從倫理上,我們都要比人工智慧更加的符合生態圈的發展,現有的人工智慧,或者說是在將來的時間裡,我們將要做的僅僅是發展並且限制,讓其更好的為我們服務。雖然一些工作崗位將被取代或「從根本上改變了性質」,但也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長期的凈效應對整個經濟產生積極影響。當然這個機會是要靠工作者本身的能力去爭取的。至於未來會不會將人類所取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能一足而論,根據現有的社會情況而論,還是非常好的發展勢頭,但也不能不考慮人工智慧將會帶給我們的衝擊。

3

《初音未來:夢幻歌姬》首次全球巡演即將開啟!

由日本Crypton Future Media正版授權、全程監修,騰訊代理,掌趣和黑瞳旗下黑糖工作室研發的,中國大陸首款官方授權的音樂手游《初音未來:夢幻歌姬》,隨著蒼綠色雙馬尾女孩清脆亮亢的一段歌舞而開啟旅程。

獨家曲庫海藏經典,獨具趣味的音軌譜面,搭配動感舞蹈和多元服飾,打造百變歌姬獨屬於你的show time。

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

因殿堂級歌曲《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而聞名二次元,又因魔性洗腦神曲《甩蔥歌》走紅全球的日本超人氣虛擬偶像初音未來(下文統稱為「miku」)在全球坐擁數億粉絲(騎士)。

即使是不了解V家的三次元小夥伴,也會被她可愛的的人物形象、百變的造型、魅力十足的歌聲而吸引等元素而吸引。

在《初音未來:夢幻歌姬》手游,玩家將作為「領隊」引導miku和她的小夥伴們進行演出,無論是二次元還是三次元,都能通過該手游感受虛擬偶像的獨特魅力。同時還能暢享音游、養成、社交等多種玩法。

V家的大姐MEIKO、大哥KAITO、鏡音雙子(鏡音鈴、鏡音連)、女王殿下Luka已經整裝待發,即將在9月26日與miku一起登錄《初音未來:夢幻歌姬》,演出上百首經典的、殿堂級的、傳唱度極高的曲目。此外,他們還將獻唱多首專為《初音未來:夢幻歌姬》打造的「中國風」曲目。

其他人氣角色亦會逐步加入到《初音未來:夢幻歌姬》的舞台。

首次全球巡演怎麼開?

在《初音未來:夢幻歌姬》,玩家將通過「節奏打擊」的玩法引導miku和(或)她的小夥伴們進行舞台演出,還可以通過變換舞台場景、搭配道具、換裝等玩法,對miku和她的小夥伴們進行養成,打造專屬miku的個性舞台。

演出過程中,隨著玩家的節奏打擊操作,miku和她的小夥伴們將在屏幕跳出華麗舞步,帶給玩家優質的視聽體驗。另有PV欣賞模式,可供玩家慢慢品味歌手們的風姿,玩家甚至可以開啟時下流行的AR模式進行欣賞,享受至臻視聽體驗。

本次發布的不刪檔測試,《初音未來:夢幻歌姬》將一次性發布多首百玩曲、傳說曲。如miku在VOCALOID曲界第100首百萬再生曲《活動小丑》、傳說曲《你的歌姬》、《蔬菜汁》;Kaito的傳說曲《千年獨奏歌》;鏡音鈴的傳說曲《爐心融解》等等。

獨創音軌與動感譜面不僅使遊戲畫面更加簡潔,讓玩家能更在玩遊戲的同時欣賞歌手舞姿和PV畫面,弧形音軌暗藏人體工程學的小秘密,讓玩家能在體驗動爽快操作同時,減輕操作負擔,減小節奏遊戲玩法手部屈肌、對掌拇肌的酸痛感。

《初音未來:夢幻歌姬》又不僅僅是個音游,內載絢麗的舞台元素、280多套服飾換裝,供玩家感受指尖樂趣的同時體驗養成、搭配玩法。玩家可以給miku等歌手搭配不同的舞台造型、舞台布景,舞出最個性的一幕。

玩累了還可以打開樂曲鑒賞聽聽歌,保存圖鑑美圖做壁紙。

在這諸多玩法上,想必每一位玩家在打造自己的專屬miku演唱會的路上,都能玩出自己的一套風格。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魔書ViiMoo 的精彩文章:

無需挑三揀四,偶像妹子都是最棒噠!
B站最大的線下演出來到北京 BML10月6日開唱

TAG:未來魔書ViiM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