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加入歐盟後的中東歐國家為何尷尬?

加入歐盟後的中東歐國家為何尷尬?

全文共1514字 | 閱讀需4分鐘

編者按:東歐劇變之後,中東歐國家全面倒向西方,其加入歐盟的決心之大、期望之高有目共睹。然而在加入歐盟後,雙方的「蜜月期」很快結束,在內政外交等一系列問題上嫌隙日增。

對於中東歐國家來說,在歐盟中被「邊緣化」、自主原則受到侵蝕、主權受到挑戰,這些來自歐盟的打壓都是他們堅決反對和抵制的,但是另一方面,在經濟上中東歐國家又離不開歐盟,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中東歐國家處境尷尬。

日前,波蘭最高法院裁決暫停之前議會通過的強迫法官提前退休的新法律,並表示在歐洲最高法院裁定之前,受新法律影響的大法官將繼續任職。波蘭政府隨即發表聲明稱,波蘭最高法院的裁決無效,新法律將繼續有效。

波蘭政府和最高法院之爭,不但凸顯波蘭與歐盟間圍繞司法改革日益尖銳的矛盾,也折射出夾縫中求生存的中東歐國家的尷尬處境。

「蜜月期」後生紛爭

2004年以來,歐盟「爆炸式」東擴,先後吸納了12個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隨著歐債危機、難民危機和「脫歐」危機的接連上演,以及局部與整體利益的摩擦上升,中東歐國家與歐盟「蜜月期」很快結束,而在內政外交等一系列問題上兩者的分歧卻日益增多。

——歐盟內部雙重質量標準。同樣的品牌和包裝的產品,在中東歐銷售的比其他國家的質量差,引起中東歐國家的不滿。

——難民危機爆發以來,波蘭、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國反對歐盟提出的安置難民的強制配額制。四國相互支持和配合,排除來自歐盟行政、司法和議會部門的打壓,拒絕接受歐盟強制難民分派制度,使得歐盟難民分配方案迄今未能獲得通過。

——匈牙利和波蘭因其國內政策近年來屢遭歐盟的質疑和干預。針對匈牙利關於提高外國資助非政府組織透明度的法律、高等教育法修正草案等文件,歐盟不是發起違規程序,就是提出「意見」要求匈方作出答覆。歐洲議會還要求針對波蘭破壞法治的行為啟動《歐洲聯盟條約》第七條規定的程序審查。如果最後表決通過,波蘭將面臨被歐盟剝奪表決權處罰。

——「多速歐洲」與「同速發展」之爭。歐盟提出建設「多速歐洲」設想,維謝格拉德集團四國(包括波蘭、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反對這一設想,呼籲歐盟國家應避免「多速」,謀求同速發展。

「二等公民」的尷尬

東歐劇變之後,中東歐國家全面倒向西方,其加入歐盟的決心之大、期望之高有目共睹。如今中東歐國家與歐盟何以嫌隙日增?

首先,中東歐國家民族自尊受到傷害。中東歐國家地處歐盟「邊緣」地帶,遠離「核心」地區,與核心地帶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程度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無論在歐盟重大問題決策的話語權上,還是在產品雙重質量標準方面,中東歐國家被「邊緣化」,成為歐盟中的「二等公民」。不管中東歐國家如何抗爭,歐盟最後通過的文件還是認可「多速歐洲」的設想。對於自尊心非常敏感的中東歐國家來說,這是不能承受的屈辱,引起強烈反應,同時也表現出相當程度的無奈和無助。

其次,中東歐國家自主原則受到侵蝕。入盟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相處,由於歷史經歷不同,中東歐國家與歐盟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差異開始顯露,並在內政治理問題上屢屢突破歐盟條條框框的底線,引發歐盟控制與中東歐國家反控制的鬥爭。目前,雙方僵持不下,看不到問題解決的前景。

最後,中東歐國家主權受到挑戰。名義上,歐盟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聯盟,但實際上隨著一體化深入進行,成員國的主權已變得十分模糊,主權讓渡的邊界也不清楚。在難民分攤問題上,歐盟居高臨下對成員國發號施令,遭到中東歐國家堅決反對和抵制。

中東歐國家對平等、自主和主權的執著追求,是一條貫穿這些國家入盟之後歷史的主線。儘管不斷受到歐盟的打壓,但是由於在經濟上離不開歐盟,中東歐國家秉持「斗而不破」原則與歐盟周旋,在可能範圍內尋求妥協依然是其主要的訴求。

來源:《解放日報》

掃碼加小編微信,即刻邀您入群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製造:沒有「失去」的二十年
大廠不是廠,這裡藏著幾代人的青春密碼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