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Zara完敗!Esprit母公司去年虧損25億關店555家
由於與Zara的經營模式存在根本的區別,Esprit已不得不接受效仿Zara失敗的事實
作者 | 周惠寧
低迷已久的Esprit遲遲未能找到新出路,翻身似乎難上加難。
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00330.HK)昨日公布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年度業績,收入同比下跌3.05%至154.55億港元,毛利潤同比減少3.75%至79.21億港元,凈虧損則錄得25.54億港元。
期內,集團來自直營零售渠道的銷售額同比減少5.3%至111.54億港元,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39%至41.69億港元,批發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3.1%至1.32億港元。
按品類分:
女裝Esprit和e.d.c銷售額同比下跌9.7%至102.2億港元;
男裝Esprit和e.d.c銷售額則同比大跌15%至25.25億港元;
生活時尚及其它的銷售額同比減少12.2%至27.1億港元。
按地區分:
德國市場依然是品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銷售額同比下滑4.36%至52.81億港元;
歐洲及其它地區的銷售額則錄得3.18%的跌幅至41.99億港元;
亞太地區銷售額則大跌12.9%至16.74億港元。
截至報告期末,Esprit在全球共擁有5482個銷售點,較上一財年凈減少555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財報正式發布前,思捷環球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兩度發布盈利預警。思捷環球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受到零售業急速變化所影響,包括消費者逐漸從線下向線上轉移以及市場價格競爭激烈等因素導致。
2012年8月,思捷環球以"打工皇帝"級的天價薪酬4035萬港元挖來競爭對手Zara的主帥馬浩思加盟,一度刺激集團股價當日暴漲38.4%。4月,Rafael Pastor Espuch卸任集團產品總裁。自2013年11月起,Pastor一直擔任 Esprit 首席產品官,他此前在Zara擔任女裝部門高管。
據時尚頭條網數據顯示,在截至 12 月 31 日的上半財年內,集團業績持續低迷,銷售額同比下滑 3.4% 至 80.39 億港元,凈虧損達 9.54 億港元。面對洶湧襲來的快時尚浪潮,Esprit在銷售額即將跌破300億港元之際決定向發展最為迅猛的Zara學習,同時邀請巴西女模特吉賽爾·邦辰為品牌代言。
但由於Esprit與Zara的經營模式存在根本的區別,Esprit已不得不接受效仿Zara失敗的事實。有分析認為,雖然Zara與Esprit均為服裝品牌,但二者的本質區別在於,Zara背後倚靠的是一家重資產公司,50%的產品源於自家工廠,對產品貨源擁有絕對的主動權。而Esprit則與其相反,是一家標準的輕資產公司,其冗長的供應鏈和龐大庫存成為品牌變革的一大阻礙。
「那些高管在遙遠的德國指揮中國市場,設計師坐在香港的辦公樓里懶洋洋地喝咖啡,對於外界的快速更迭毫不知情」,當時負責Esprit在華業務的一位高管這樣公開說道。
今年5月,思捷環球正在退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關閉了兩地67家門店,估計關店成本為2億港元(約合2560萬美元),此舉將使這家服飾公司專註於中國和新加坡等重要的亞洲市場,該公司也放棄了位於香港商業區銅鑼灣的旗艦店。
意識到問題所在的思捷環球表示,年輕化已經成為品牌當下最重要的戰略目標,目的是吸引更多新的消費者。集團執行董事執行主席的柯清輝早前強調,董事會有信心Anders Kristiansen將帶領Esprit進入下一個增長階段,革新後的Espirit將成為一個對全新一代消費者具備參考價值的品牌。
在2018財年內,Esprit主要針對產品進行革新,新推出的兩條產品線,分為主產品線和快消產品線。其中, 主產品線集中於迎合核心市場的現有客戶,而快銷產品線的目標則為線上及亞太市場,會特別針對中國消費者推出更為新潮的產品。據悉,首批新產品將於今年秋冬季正式登陸線下實體門店。
對於集團業績何時恢復盈利,Anders Kristiansen在財報後的會議中回應集團對於未來已制定了清晰的方向和規劃,但坦承扭虧需要時間。據悉,思捷環球已組建了一個約15個人的工作小組,就德國、中國、瑞典及法國市場的消費者需求進行研究,計劃降低高級時裝的佔比,增加「基本款式」的佔比。
分析師認為,通過雙產品引擎,Esprit的產品辨識度、品質都將進一步提升,從而滿足不同地區特定目標人群的品味及喜好,但要恢復盈利仍面臨艱難挑戰。
財報發布後,思捷環球(00330.HK)股價大跌2.91%至每股1.67港元,創15年來新低,目前市值約為31.52億港元。
—
你離洞察時尚的距離只差一個APP


※產品打敗了天氣!加拿大鵝第一季度收入大漲60%,上市以來市值翻了3倍
※Dior公司成全球最大的服飾集團,Zara母公司屈居第二
TAG:時尚頭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