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Game RTX 2080顯卡首測:拳打1080 腳踢1080Ti

iGame RTX 2080顯卡首測:拳打1080 腳踢1080Ti

時隔近兩年半的時間,NVIDIA終於推出了GTX 10系顯卡的繼任者——RTX 20系顯卡,和兩年前不同的是,RTX 20系顯卡在發布之初就拿出了TU102、TU104兩顆核心,由此衍生出了RTX 2080 Ti、RTX 2080、RTX 2070三款顯卡。除了我們已經在此前的發布會上領略到的實時光線追蹤技術的驚艷外,關於新顯卡的性能則一直鮮有端倪。

北京時間2018年9月20日21:00點,在NVIDIA解禁RTX 20系顯卡的第一時間,ZOL準時為大家帶來iGame GeForc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的首發評測,作為一款OC版本的RTX 2080,這款顯卡究竟有著怎樣的表現呢?話不多說,讓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評測開始之前,我們還是先來大致了解一下RTX 20系顯卡的一些新特性。相較於上一代GTX 10系顯卡,RTX 20系顯卡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顯卡前綴由GTX變為RTX。從目前已經發布的RTX 2080 Ti、RTX 2080、RTX 2070三款顯卡來看,之前延用相當長時間的GTX前綴變成了RTX,原因是因為全新的RTX 20系顯卡具備了實時光線追蹤技術(Real-Time Ray Tracing),RTX中的「R」正是取自其中的「Ray」,意為光線。

2、工藝升級為12nm FFN。RTX 20系顯卡在製程工藝上用的是台積電的12nm FFN(FinFET NVIDIA),新工藝帶來的變化就是在核心中裝進了更多的晶體管。比如TU102相比GP102多了66億晶體管,TU104相比GP104多了64億晶體管,當然,增加的核心面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Turing架構

3、全新的Turing架構。RTX 20系顯卡採用了全新的Turing架構,從最基本的SM構成單元到內存路徑都進行了很多改進,比如SM單元中引入了INT32整數運算單元、Tensor Core以及RT Core,共享內存、紋理緩存和內存載入緩存統一為一個單元等,這個我們會在後面的架構、技術解析中再做說明。

實時光線追蹤技術演示

4、實時光線追蹤技術。Turing架構引入了實時光線追蹤技術,這使得單個GPU通過在物理層面上精確地繪製陰影、反射和折射進而能夠呈現逼真的3D遊戲畫面和複雜的專業模型,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Turing架構中的RT核心能夠加速實時光線追蹤技術並通過系統、NVIDIA RTX光線追蹤技術介面以及微軟DXR、NVIDIA OptiX、Vulkan等API來實現。

Quadro RTX專業卡首發的三星GDDR6顯存

5、採用GDDR6顯存。RTX 20系顯卡在顯存上首次使用GDDR6,與上代Pascal顯卡中的DDR5X顯存相比,Turing架構中的GDDR6顯存在介面電路上進行了重新設計,包括速率、能耗、噪音等方面在內都有比較明顯的改進,比如在顯存頻率上,GDDR6的14Gbps相比DDR5X的11Gbps就提高了近30%。

TU104核心架構圖

Turing架構採用了全新設計的核心以及SM單元架構。從上面這張TU104核心架構圖來看,TU104核心由6組GPC(Graphics Processing Clusters,圖形處理簇)組成,每組GPC包含4組TPC(Texture Processing Clusters,紋理處理簇)。不同於Pascal架構每組TPC僅有一組SM(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流式多處理器)的設計,Turing架構每組TPC包含2組SM,所以一個GPC就包含8組SM單元,整個TU104核心一共有48組SM單元。此外,完整的TU104核心還包括8個32位內存控制器,由此組成256位的顯存位寬。

SM單元架構圖

我們再來簡單剖析一下Turing架構的SM單元。可以看到,Turing架構的SM單元中已經沒有了我們所熟悉的排列整齊的CUDA,而是變成了主要由64個INT32+64個FP32+8個Tensor Cores+1個RT Core組成的集合。INT32的加入是為了解放FP32浮點運算單元,讓後者實現額外36%的吞吐量。而Tensor Cores和RT Core則分別針對深度學習和實時光線追蹤進行加速。

需要注意的是,RTX 2080並非是完整版的TU104核心,其在SM單元上閹割了兩組,由48組SM砍為46組,由此組成46*64=2944個CUDA單元、46*8=368個Tensor Cores以及46*1=46個RT Core。

技術方面,Turing架構徹底改變了之前光線追蹤不能實時渲染的處境,新加入的RT核心能夠實時跟蹤物體和環境的光線,可以精確繪製陰影、反射、折射和全局光照,據稱,RT核心每秒鐘可以計算100億條光線,這是以往的光柵化渲染所無法企及的。簡單來說,基於RT核心的實時光線追蹤技術可以讓遊戲畫面更真實,帶來媲美電影級的畫質。

關於實時光線追蹤技術大家可以參考《光線追蹤革命?NVIDIA RTX 2000系列顯卡初解》,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未來支持RTX的遊戲

在RTX 20系顯卡發布的時候,NV表示未來支持實時光線追蹤技術的遊戲多達20款,但是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實現RTX技術所依賴的微軟DXR API尚未完成,是否在10月份的更新中加入此API也不明朗,所以想體驗RTX遊戲的朋友只能耐心等待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篇評測的主角——iGame GeForc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

iGame GeForce RTX 2080 Advanced OC

iGame GeForc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的外觀相信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在iGame上代的烈焰戰神X系列中就有類似的設計。這塊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整體採用深空灰配色,正面有三顆散熱風扇組成,中間一顆不到8cm,左右兩側的風扇為9cm,風扇周圍有一圈金屬邊框覆蓋,看起來非常硬朗。

中間的「私家光學能量核心」

燈效展示

iGame ZoneⅡ軟體

中間的一顆風扇為9片透明扇葉,周圍有一圈紅色的金屬外框,風扇通過全新的iGame ZoneⅡ軟體可以實現1600W色彩,並且具有多種呼吸燈效,這個設計也被稱之為「私家光學能量核心」,點亮之後的效果確實非常炫酷。

左側風扇

兩側的風扇為11片扇葉,扇葉為透黑設計。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整體三風扇的設計可以顯著加大顯卡的進風量,從而提升散熱效率,這在後面的溫度測試環節有所體現。

金屬背板

顯卡在背面覆蓋有一塊金屬拉絲背板,中間印有iGame的全新logo,其他部分有一些灰色條線的暗紋來增強顯卡的設計感。

後部介面

介面上,這代RTX 20系顯卡去掉了10系顯卡中的DVI介面,換成了一個DP介面,這樣一來顯卡後部的介面就包括3個DP、1個HDMI以及1個USB Type-C介面。從這個角度來看,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的風扇部分已經超出了顯卡插槽,也就是佔用2.5個插槽。

NVLink介面

RTX 20系顯卡在頂部採用了全新的NVLink SLI橋接技術,可以為Tuing顯卡之間提供高達100GB/s的雙向帶寬,這項技術在2080 Ti、2080上都將獲得支持,而2070則會放棄SLI。從10系顯卡取消1060的SLI到20系顯卡取消2070的SLI來看,雙卡橋接未來只會出現在高端顯卡上。

6+8Pin供電

供電介面為6+8Pin,可以為顯卡提供150W+75W+75W(PCI-E插槽)總共300W的供電。

圖片說明

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除了中間的散熱風扇更夠發光外,顯卡頂部的「iGame」logo同樣支持RGB燈效。

下面我們來看看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的內部做工及用料。這塊顯卡需要首先從背板進行拆除,不過筆者還是建議大家不嘗試為好,因為一旦破壞背板螺絲上的保修貼就會失去保修資格。

PCB型號為PG180

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採用PG180的PCB版型,核心周圍的顯存呈2-4-2的排布方式,顯存並沒有空焊位,PCB右側是核心及顯存供電部分,左側是介面部分。

TU104-400A-A1

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的核心為TU104,具體型號是TU104-400A-A1,採用台積電12nm FFN工藝,核心面積為545mm平方毫米,比上代GTX 1080的GP104核心大了231平方毫米,裡面塞進了136億個晶體管,也比GTX 1080多了64億。

來自美光的GDDR6顯存

顯存方面,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配有8顆來自美光的GDDR6顯存,每顆1GB容量,8顆組成8GB,等效顯存頻率為14Gbps,256bit顯存位寬,總帶寬為448GB/s。

總共10相供電

供電方面,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採用8相核心+2相顯存總共10相供電,但是電感並沒有沿用七彩虹一貫的I.P.P電感。

uP9512P PWM控制晶元

供電晶元為uP9512P,PCB正反兩面各有一顆。

全覆蓋式散熱鰭片

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有一塊碩大的全覆蓋式散熱鰭片,中間貫穿有5根8mm銅管,外觀非常誇張,並且在散熱鰭片和核心之間還採用了iGame全新的真空冰片技術,所謂真空冰片是一片真空壓縮的超扁平密閉腔體,內部充冷凝液和熱絨粉形成獨立毛細結構,通過相變原理將熱源熱量快速傳導發散,將原本熱管一維線狀散熱模式提升為二維面狀,可以顯著提高散熱效率。

核心上的供電散熱片

此外,顯卡在核心上還覆蓋有一層供電散熱片來幫助Mosfet散熱。總體來看,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的內部做工以及散熱模塊還是頗具誠意的。

為了保證此次評測能夠發揮顯卡的最佳性能,本次測試平台採用第八代英特爾酷睿六核心十二線程的i7-8700K處理器、七彩虹iGame Z370-X RNG Edition V20主板、超頻3 超神 3200MHz 8GB×2內存、顯示器為航嘉X2772CK、鑫谷 崑崙1080W的電源、機箱為金河田 崢嶸 MUT1。測試平台詳細信息請看下圖。

iGame Z370-X RNG Edition主板

主板整體融入了眾多RNG戰隊元素,版身採用了象徵RNG戰隊皇族身份的金黃色搭配上極具質感的金屬灰,極具個性的金屬疊層設計,當側透RGB燈光開啟時,主板看起來相當炫酷。

航嘉X2772CK顯示器

從硬體的兼容性和遊戲的支持方面來看,航嘉X2772CK顯示器性價比相當突出(主流6核心處理器+GTX1070級別顯卡即可完美駕馭),而且27英寸的可視面積對於電競玩家來講也是黃金尺寸,既可以保證足夠的視野,也能避免畫面太大需要轉頭的尷尬。

超神Super God DDR4 8G 3200 RGB內存

超神Super God DDR4 8G 3200 RGB特別設計的照明電路,帶來令人驚嘆的RGB燈效,包含5個獨立燈效色區,色彩靈動,性能也同樣優秀。

鑫谷崑崙1080W電源

鑫谷崑崙1080W電源最大的優點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交叉負載偏離,其中+12V和+5V的的交叉負載偏離控制在2%以內表現優秀,+3.3V也控制在了3%的範圍內,優於英特爾的電源規範,因此測試平台我們選用了這款電源。

金河田 崢嶸 MUT1機箱

金河田 崢嶸 MUT1機箱機身四面覆蓋金屬材質,側板是不透明設計,內部四周,均覆蓋有專用的靜音棉,能起到主動吸收機箱內部發出的噪音,降低機箱內硬體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共振,也為我們的測試帶來了保障。

在測試成績上,基準測試採用3DMark,遊戲性能測試使用遊戲自帶Benchmark或同場景幀數對比,數值均為越高越好。

首先進行的是用來衡量顯卡DX11理論性能的3DMark FS套裝:FS、FSE、FSU,三者分別對應顯卡在1080P、2K、4K的理論性能,取顯卡分數實際測試結果如下:

在針對顯卡DX11性能的FS、FSE、FSU測試中,GTX 1080 Ti平均領先RTX 2080 8%左右,RTX 2080平均領先GTX 1080 28%左右,和GTX 1080相比,RTX 2080更接近GTX 1080 Ti。

在針對顯卡DX12性能的TS、TSE測試中,RTX 2080落後GTX 1080 Ti的情況不復存在,RTX 2080一舉反超GTX 1080 Ti,平均領先幅度在10%左右,而領先GTX 1080的優勢更加明顯,平均在50%以上。

可見RTX 20系顯卡在DX12遊戲中更具優勢,當然,3DMark的測試僅限於理論性能,至於實際的遊戲性能還要跑一跑遊戲才知道。

接下來我們對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進行了5款遊戲測試,其中DX12遊戲有兩款,分別是《古墓麗影:暗影》《殺手6》,DX11遊戲有三款,分別是《刺客信條:起源》《孤島驚魂5》和《絕地求生:大逃殺》。根據RTX 2080本身的定位,我們在解析度中設置了2K和4K兩種,遊戲全部關閉垂直同步,畫質設置為最高,實際測試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在《古墓麗影:暗影》和《殺手6》兩款遊戲中,RTX 2080並沒有發生在3DMark理論測試中出現的落後於GTX 1080 Ti的情況,而是以4%左右的幅度領先GTX 1080 Ti,可見3DMark並不能完全反映顯卡的實際性能。至於GTX 1080,RTX 2080早以34%的領先優勢將其碾壓。

三款DX11遊戲中,RTX 2080依然保持了對GTX 1080 Ti、GTX 1080的領先優勢,分別領先GTX 1080 Ti、GTX 1080 34%和9%左右。綜合五款遊戲來看,RTX 2080領先GTX 1080 Ti 7%左右,領先GTX 1080 34%左右。這個表現相信一定出乎一部分人的意料,筆者本以為RTX 2080的性能是介於GTX 1080和GTX 1080 Ti之間的,沒想到這麼快就被打臉了。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RTX 2080的溫度和功耗表現。溫度測試分為待機和滿載兩種,待機溫度是進入系統10分鐘後用GPU-Z讀取,滿載溫度是用FurMark拷機10分鐘後用GPU-Z讀取。功耗測試為平台整體功耗,同樣分為待機和滿載兩種,待機功耗是進入系統10分鐘後用功耗記錄儀讀取,滿載功耗是用FurMark拷機10分鐘後用功耗記錄儀讀取。

在溫度測試中,RTX 2080的待機溫度為45℃,滿載溫度為62℃,待機溫度高於GTX 1080和GTX 1080 Ti,滿載溫度則低於兩者,也就是說,RTX 2080在溫度上的變化區間非常小,其中不乏台積電12nm FFN工藝的功勞。

功耗測試中,RTX 2080的待機功耗為52W,滿載為260W,這個結果讓筆者非常驚訝,因為比RTX 2080低45W TDP的GTX 1080竟然跑出了和RTX 2080一樣的成績,僅在待機功耗上比GTX 1080多了10W,這個功耗表現可以用驚艷來形容了。

從RTX 20系顯卡發布之初猜測性能,到經歷了幾天不眠夜的評測後得出結論,筆者的感觸可謂良多。還記得當初誇下海口,RTX 2080的性能頂多摸到GTX 1080 Ti的屁股,現在看來真的打臉,綜合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的理論性能和遊戲性能來看,RTX 2080真的是拳打GTX 1080、腳踢GTX 1080 Ti的存在,其領先GTX 1080、GTX 1080 Ti的幅度分別在35%和7%左右,性能超出筆者預期。

得益於台積電12nm FFN工藝,RTX 2080能夠在溫度和功耗上也有非常好的控制,其滿載62℃的溫度甚至低於比核心自己核心面積小74%的GTX 1080,而滿載260W的功耗也一度和GTX 1080持平。

至於價格方面,RTX 20系顯卡也迎來了全面漲價,這款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的價格為6599元,比公版2080的價格高100元,公版2080 Ti甚至賣出了9999元的高價。對比公版GTX 1080 5299元、GTX 1080 Ti 5699元的首發價,這代RTX 20系顯卡筆者真的已經無話可說。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Turing。Turing堪稱十年來NVIDIA變化最大的一代顯卡架構,包括從底層的SM單元、內存路徑到全新引入的Tensor Core、RT Core等都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進,並且從GTX改為RTX命名的大膽方式來看,NVIDIA已經做好了迎接屬於實時光線追蹤的遊戲新世代的準備,儘管目前支持實時光線追蹤技術的遊戲還未正式推出,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遊戲畫面一定會迎來革命性的進步。

更多RTX 2080顯卡展示:

影馳RTX 2080

索泰 RTX2080-8GD6 AI

索泰 RTX2080-8GD6 X-GAMING OC

微星RTX 2080 DUKE 8G OC

技嘉RTX 2080 GAMING OC 8G

銘瑄RTX 2080 風 OC 8G

銘瑄RTX 2080 風 OC 8G V2

銘瑄RTX 2080 Turbo 8G

映眾RTX 2080

耕升RTX 208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OL科技早報 的精彩文章:

發布會為何主講解A12?獨家解析有答案
女生愛拍照 教你選一台適合自己的微單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