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如懿在帝王家找不到的情感桃花源,我們去藝術中找尋

如懿在帝王家找不到的情感桃花源,我們去藝術中找尋

如懿與夫君乾隆青梅竹馬情投意合,最終卻只能斬斷情絲此生不見,錯就錯在如懿執念於情感的理想桃花源,今時今日都未必可得,更別提是在封建帝王家。

桃花源,從1500多年前陶淵明大作誕生伊始,便成為人們心中對理想世界的渴望。這種渴望,纏繞在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於精神出路的探尋中,彷彿永遠可望而不可及,渴求而不可得。

在觀唐藝術區舉辦的藝術季,以「桃花源」為主題,探討人類內心世界的隱蔽與渴求,超越「桃花源」詞義的表象,以藝術的超現實手法梳理出這一脈絡和現實意義。

這倒是引發我對於現實世界何處尋覓桃花源的思考。在浮躁紛雜的當下,離心中那片「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的恬淡靜謐最近的,恐怕也只有藝術了吧。

展望《假山石117#》

「桃花源」藝術季

觀唐藝術區的「桃花源」藝術季,由戶外公共藝術、多種實驗科技新媒體作品、沉浸式跨界戲劇三個篇章組成,此外,蔡志松和青山周平的兩個獨立單元將更深入地以進行時的方式,在三個月的時間裡逐步構建和展示新東方美學以及空間、自然、藝術的交融和互通。

田禾《水》

觀唐藝術區經過數年的籌備,在創始人李保剛先生和一眾觀唐人的籌劃中,逐漸把一片荒蕪之地堆砌成園,而今初露芳華,它隱密在都市的一處靜謐之所,它的精神承載與「桃花源」里所追尋的心靈歸處不謀而合。

夏航《守望者》

葉錦添為觀唐藝術區精心打造的《桃花源》舞台劇,是他在「東方美學」意識形態下與當代藝術結合的一次嘗試。葉錦添認為,東方美學講求虛實互動,互相影響,世界的運作在乎物與物之間的流動與接觸的機會而產生無盡變化」,他將這種「虛」與「實」、「形」與「影」,放置在一個被架空的世界裡去講述。

《桃花源》舞台劇

由藝術家張錳策展的觀唐新媒體藝術展《時空和諧》,旨在認知處於無所不在的電腦科技影響下的諸多當代體驗。展覽向我們提出了以下若干問題:在技術的空間和時間架構下,人與其所延伸的自我之間的關係;人與數碼器械以及環境之間的關係,人對經驗世界的感知;人與社會之間的總體關係。《時空和諧》將展示來自近幾個國家的藝術家作品,囊括國際新媒體藝術領域著名以及新生代藝術家,近30多件媒體藝術裝置作品將呈現給觀眾。

GeeksArt《覓象》

王成普《洞見》

由藝術家盧征遠所策劃的戶外公共雕塑展彙集了中國當代藝術重要雕塑藝術家的作品20餘件。在此呈現的「桃花源」公共藝術展,將呈現各位懷夢不綴的藝術家對桃花源的不同理解與演繹。展覽的空間安排與動線設計隱含著對文本的再現,從「尋跡」到「芳澤」再到「迷蹤」,勾勒出文中武陵人由邂逅到尋夢的路線。

傅中望《人體改良計劃》

陳文令《港灣Harbor》

由姜江策劃的四段式沉浸式演出《呼吸》、《遊園》、《幻樂》、《持劍之心》在觀唐藝術區藝術季首演。參與的藝術家來自不同的演出領域——大提琴音樂家宋昭、現代舞蹈家李倩、崑曲藝術家潘曉佳、台灣優人神鼓,以點位式、沉浸式演出構建出一個神秘的桃花源。

朱劍非《隱匿之境》

觀唐一號館的蔡志松展,作為藝術季的獨立單元,從「宅藝術」的角度詮釋了雕塑與環境的關係,從《故國》系列、《玫瑰》系列、《浮雲》系列、《家園》系列衍生到他最新的作品《孔雀》系列,既是一個藝術家作品的回顧,更是藝術家討論從藝術到空間美學的一次嘗試。

觀塘一號館-蔡志松展覽現場

青山周平,是中國當下備受矚目的日本建築師。本次桃花源藝術季的衍生獨立單元《島嶼項目—青山周平》中,青山周平從建築本體的思考,延伸出對藝術在空間概念里的應用。在青山周平的故鄉,「桃花源」又名「桃園鄉」,亦是人類對理想世界的嚮往和描述,從一個異國建築師的角度,如何詮釋「理想世界」,這本身就是一個讓人充滿了期待的作品。

冀川《躍遷於坍縮之境》

「桃花源」藝術季

展覽時間:2018年9月15日-2019年1月15日

地點:觀唐藝術區

色彩中的能量與思考

作為世界最重要的女性抽象藝術家之一,英國著名藝術家吉蓮·艾爾斯因其抽象繪畫和版畫中豐富強烈的色彩而著稱,1989 年獲特納獎提名。2017 年她曾在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了大型展覽。這一次,吉蓮·艾爾斯在亞洲的首次畫廊個展在偏鋒新藝術空間呈現,是我們在北京探尋色彩「桃花源」的大好時機。

Gillian Ayres 吉蓮·艾爾斯

Foreign Ground 異鄉之地_1998

Oil on canvas, Diptych 布面油畫(雙聯畫)

213.5 x 367 cm

作為「斑點派」(發展於戰後歐洲的非幾何抽象風格)的先驅,艾爾斯受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影響,以抒情多變的行動繪畫風格創作。長而厚的筆觸,斑駁、虯結的色彩,在一次次的躁動、狂喜、震撼與回歸中,揮灑著自己深沉而崇高的內在體驗,蘊藏著不息的能量和無盡的想像與思考。

Gillian Ayres 吉蓮·艾爾斯

Furrina 芙瑞娜_1994

Oil on canvas 布面油畫

198 x 198 cm

艾爾斯的藝術創作受到提香、透納、莫奈、塞尚、梵高等西方藝術大師的影響,並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從世界各地文化傳統中汲取營養,對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繪畫與日本浮世繪有一定的偏愛。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艾爾斯創作了一系列被稱作「色情的崇高」繪畫,在色彩的狂想中演繹女性身體與大自然和顏料邂逅時的體驗。而九十年代的作品有一種貫穿畫面的形式感,清晰的形式與色彩符號構成的視覺形式時而躍動時而靜止,卻始終保持著天然與生動。艾爾斯還嘗試在多種維度上創作,從未刻板拘泥,用畢生創作展示了一位藝術家是如何通過反覆實踐,探索著顏料和繪畫的可能性。

Gillian Ayres 吉蓮·艾爾斯

Get Back 回歸_2006

Oil on canvas 布面油畫

213 x 213 cm

偏鋒新藝術空間作為艾爾斯在亞洲唯一的代理畫廊,此次展覽精選了艾爾斯畢生繪畫中極具代表性的珍稀畫作,將展出艾爾斯二十餘件大尺幅「厚塗」油畫及紙本丙烯作品。涵蓋了其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直至2000 年以後的晚期繪畫風格演變的實踐探索,全面回顧了艾爾斯創作中「從提香直至葛飾北齋的豐富的藝術史文脈」的藝術史印記。

吉蓮·艾爾斯

展期:2018年9月13日-11月15日 10:00-18:00(周一閉館)

地點:偏鋒新藝術空間(北京市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2號)

關於「美學邪惡」的反思

藝術家楊詰蒼個展《六二禪》,呈現楊詰蒼的循環錄像作品《六二禪》及過去十五年中創作的三組迥異的作品:《陰功軸》 (2004) 、《花環》(2004)和《還是花》系列(2012-2018)以及《十一日談》和《比天堂奇妙》系列 (2010-2018)。

楊詰蒼,花環-藝術等於資本,

絹本重彩,雙聯,每張143 x 111cm,

2004_Yang Jiecang, Garland Series - Kunst ist Kapital,

Ink and mineral colors on silk,

Each 143 x 111cm, 2004

在《六二禪》錄像作品中,藝術家如中國神話里的雷公一般,顯出詭譎猙獰的面容。楊詰蒼的許多作品中都呈現出超越二元的立場:無古今之分,亦無東西之隔,政治正確和顛覆共存,美醜和好壞並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或許雷公的猙獰之相在藝術家的眼裡正是祥瑞之兆。這種對於中間態的認知和超越常規辯證法的世界觀,是楊詰蒼自創作初期以來的思考和工作方式,也是他以更深邃、更即時地介入人生與現實的核心思想。

楊詰蒼,陰功軸,紙本水墨,

226 x 560 cm,

2004_Yang Jiecang, Scroll of Secret Merit,

Ink on paper,

226 x 560 cm, 2004

《陰功軸》是一件四聯畫,描繪了一堆在虛空中紛飛飄遊的骨骸。看似靜物的骨骸隱隱綽綽地暗喻著災難和過去,似曾相識又仿似不朽的紀念。在《花環》系列中,一組稱作《地下花》的等大尺寸的彩瓷骨骼上繪滿了典雅的花蔓。這並非對生命之轉瞬即逝和愉悅徒勞的巴洛克虛空靜物畫的呈現,而是生動描繪了在時間中勇往頑抗的幽靈,它們接受死亡卻不為之倒下,這也是藝術家作品中至關重要的主題。

楊詰蒼,比天堂還奇妙-雙峰,絹本重彩,

95.5 x 121.5 cm,

2009_Yang Jiecang, Stranger than Paradise -Twinpeaks,

Ink and mineral colors on silk,

95.5 x 121.5 cm, 2009

楊詰蒼,十一日談(局部)

Yang Jiecang, Tale of the Eleventh Day(detail)

《比天堂還奇妙》和《十一日談》系列是以傳統的絹本工筆重彩繪製的多聯全景畫,描繪了某種讓人將信將疑的天堂圖景。作品援引中國山水畫經典中關於某種普世性風光的暗示,從人到獸的世間萬物呈現出紛繁的交流,以寓言的手法呈現了—個烏托邦。作品提醒人們,儘管所有的生命因共同生存於這個世界上並不可分割,歸根結底和諧還是取決於權力遊戲。

楊詰蒼,芥子園-少年和豹 ,絹本重彩,

150 x 140cm,

2014-2016_Mustard Seed Garden - Yang Jiecang,

Young Man with Leopard,

Ink and mineral colours on silk,

150 x 140cm, 2014-2016

在楊詰蒼的作品中,邪惡不僅是某種美學建構,也作為一種研究領域存在。在此或許可以援引卡爾?黑澤爾?波赫(Karl heinz Bohrer) 關於「美學邪惡」的反思:「美學邪惡象徵了某種必須被逾越的烏托邦式的疆界。」

楊詰蒼,還是花 - 三色堇,

絹本重彩、水彩、彩瓷,1913-2013

Yang Jiecang, These are still Flowers-Stiefmütterchern,

Ink and mineral colors on silk,

water color, faience, 1913 -2013

楊詰蒼個展:六二禪

策展人:楊天娜

展期:2018年9月1日 - 10月18日

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北京第二空間

在靜物與風景的背後

藝術家楊振中的個展《靜物與風景》,聚焦於政治圖像的傳播與視覺感知的渠道,並與權力的支配機制一道,建構了一個同樣基於監控結構的政治劇場。

楊振中,靜物與風景 #20,

油畫,109.2×150 cm,2018

Yang Zhenzhong, Still life and landscape #20,

Oil painting,

109.2×150 cm, 2018

展覽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位於展場中心的環形旋轉裝置,裝置中心安裝著一個圓柱狀鏡面柵欄背景,反射著周邊發生的一切。其周圍均勻地安裝了六個依照官方會客廳標準仿製的沙發,觀眾可以隨意坐在沙發上,隨著機械的緩緩轉動,遠觀和欣賞展廳四周牆面的繪畫和錄像作品。第二部分是圍繞環形裝置周圍的牆上繪畫作品。畫面描繪的內容是下載自網上的官方新聞,楊振中從中擷取了部分室內場景,多是標準的會客廳、會議室,或裁其一角。由於圖像中沒有人,或是被有意抽掉了人,看上去更像是一般意義上的靜物畫。藝術家保留了下載時的低像素特徵,並在放大繪製的過程中,凸顯了圖像的顆粒質感,外框及背景的設計也讓圖像如同處在Photoshop的過程中。第三部分是在展廳的兩個隱秘的角落及其中兩個沙發背後,楊振中安裝了四個無線攝像頭,並在展廳另一相對獨立的牆面,通過LED屏自動交替、同步傳播攝像頭傳遞的現場視頻。

楊振中,靜物與風景 #31,油畫,

200×142.5 cm,2018

Yang Zhenzhong, Still life and landscape #31,

Oil painting,

200×142.5 cm, 2018

展覽以「靜物與風景」為題,起因於靜物與風景本身的日常感和「弱普遍性」,以及靜物與風景的歷史源起。歷史上,靜物和風景都是從宗教中獲得解放,從權力的壓制系統中獲得了主體性。而這一點也逆向暗合了楊振中的觀念和話語,即隱藏在靜物與風景背後的世俗權力的「光照」。在他看來,滲透在日常經驗的意識形態本身即是一個巨大的話語空間和能量匯聚處,他希望通過視覺(圖像)與政治的感性交織和辯證的混合,釋放出更多的權力維度和生命的動能。

楊振中,靜物與風景#3,油畫,

67.2×150 cm,2018

Yang Zhenzhong, Still life and landscape #3,

Oil painting,

67.2×150 cm, 2018

楊振中:靜物與風景

策展人:魯明軍

展期:2018年9月1日 - 10月18日

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第一空間

The End

添加羅博小助手進入羅博讀者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博報告 的精彩文章:

科幻片場已備好,入住外星人基地指日可待

TAG:羅博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