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王家訓(二)

帝王家訓(二)

帝王家訓(二)

帝王家訓(二)

圖片均來自網路

中國自古講究門風,注重家教,而家訓作為規範和傳承家族精神的載體,代代相傳,對家族後世更是起著無可替代的警示作用。

帝王家訓曾經是中國歷代皇族童蒙時期的必修課,它不但可以勵志、勸勤、勉學、誨戒、明德,而且可以啟迪童蒙,矯正孩子們的人生方向,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最具特色的部分。雖然時過境遷,人們的價值觀也改變了不少,但歷史是一面鏡子,很多思想在今天依然讓人受益匪淺,今日遴選出幾篇帝王家訓,既具有廣泛代表性,又是經典中的經典,與大家一起賞析。

2.劉邦《手敕太子文》:切身經驗,諄諄告誡

作者

劉邦,即漢高祖,西漢王朝的創立者。即位後他懂得了「馬上得之不可以馬上治之」的道理,並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去告誡太子,勉勵太子勤奮於學。

家訓故事: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勿使人也

《手敕太子文》是劉邦病危時(前195年,漢高祖十二年三月)為確立嫡長子劉盈為帝位繼承人並對其進行諄諄告誡和囑託而親筆撰寫的遺訓。在這篇遺訓中,劉邦深悔早年輕薄文人之舉,並以現身說法告訴兒子為學的重要性:

「吾遭亂世,當秦禁學,自喜,謂讀書無益。洎踐阼以來,時方省書,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堯舜不以天下與子而與他人,此非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人有好牛馬尚惜,況天下耶?吾以爾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稱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為汝來,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為嗣。

吾生不學書,但讀書問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辭解。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勿使人也。

汝見蕭、曹、張、陳諸公侯,吾同時人,倍年於汝者,皆拜。並語於汝諸弟。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餘諸兒,皆自足立,哀此兒猶小也。」

漢高祖劉邦認真反思自己的過去,用自己的切身經驗來告誡太子,至今讀來仍讓人受益。

來源:大道知行(微信公眾號)

編輯:汪志偉

【往期精選】

帝王家訓(一)

本欄目定期推出關於親子關係、孩子教育等精選文章與您分享,幸福和睦家庭——我們來一起創造!歡迎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粟文化 的精彩文章:

王烏出使匈奴(二)
痛苦之身如何以戲劇化事件為食(二)

TAG:一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