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朱新建評歷代名家:我認為老師畫得好!

朱新建評歷代名家:我認為老師畫得好!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北宋 趙佶 梅花綉眼圖

宋徽宗趙佶這個人,按理上是一個很差的皇帝,說他是昏君,一點都不過分。但是他繪畫上的才能表現特別好。他的繪畫是什麼特點?假如你是一個大臣(從宋徽宗開始有皇家畫院這種體制),那麼你在皇家畫院「吃飯」的話,畫裡面多少有些討好,多少有些言不由衷等等。而我們看趙佶的畫,一點這種東西都沒有。他有一張畫叫《綉眼臘梅》,就畫一枝非常簡單的梅花下面有一個小鳥,那小鳥畫得真是特別自我,一點都不張揚。不是那種故意的劍拔弩張,好像表示我很看不起誰。他不用看不起誰,他看不起誰大家太知道了,他也不用表現他有文化,他完全是一種自然美對心靈的感動,很自然地表達出來。所以他的畫非常好,我覺得趙佶上一個奇蹟。

元 法常 猿猴圖

然後有一個人叫法常,就是牧溪,我看過一些資料,當時對他的評價非常差,很多人都不認為他有很高境界,但是他畫得非常好。現在我們要找原作基本上全部等於零,國內好像一張畫都沒有留下來,這也是一個很例外的事情。他是宋末元初的一位畫家,基本上算他是元代畫家,但是在古代畫史裡面根本就沒有他的地位,他是一個和尚,也就是在廟裡做做雜役什麼的,地位不高。但是他的畫被當時一些日本人帶走,可能啊,我現在分析也有很多偶然的原因。那些日本人肯定不可能把國寶(就是國家畫院的畫)帶走,其他的畫他們可能看不上或者看上了也留傳不下來。散落在民間的像牧溪這樣的東西,他們覺得特別好,當時並不珍貴,沒有人很好地重視,他們就全部帶走,帶走以後就作為日本畫南畫的祖先,日本後來的繪畫受這種影響非常大。我個人也認為,畫得非常生動,非常指向內心,而且一點都不賣弄技術,所以法常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我認為非常好。

元 趙孟頫 枯木竹石圖

法常之後,我們就要說到趙孟頫這個人了。在趙孟頫之前,宋朝的山水畫像巨然,畫得很英雄主義,關心的題目很偉大,比如說宇宙的感覺,洪荒的、天地之間的感覺,都畫的很好,很深遠,很宏大。那麼巨然那時候還有宋朝,他這麼畫沒有問題。趙孟頫是宋王室的後裔,出身不是特別顯貴的一個皇孫,但他畢竟是皇孫。因為從小很刻苦也很有才能,後來長大後就在元朝當了大官,而且當時在家鄉也顯赫一時,官職也比較高。他的畫出來之後,突然發現,和巨然那些截然不同。他畢竟是個大師,不管他的文章、書法和繪畫,都是影響中國文化很深遠的大師。那麼,這個人肯定內心會有他的隱痛。在元朝這樣一個文化不被重視,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的朝代中,對漢族的儒文化實際是很輕視的。

北宋 巨然 秋山問道圖

當時有一個說法叫「儒不如娼」,就是說一個念書人的地位還不如一個做娼妓的,這是當時一些知識分子對元朝的感慨。這個 感慨有多少根據不知道,反正當時有這種說法。這時候我們突然發現,趙孟頫在他的畫裡面已經完全消失了巨然那種很偉大的東西,完全轉向內心。巨然一張畫畫幅會很大,大概有現代大約六尺、八尺這麼大,動輒這麼大的畫,而且畫大山、大水。到了趙孟頫,他的一張畫也就12公分左右,畫的那個叫精妙啊,筆墨完全是內心很內斂的體悟,已經沒有巨然的那種很大的主題的關注,完全是內心世界很細膩的表達。他的一些竹石、蘭花都是這樣,我覺得畫得非常好,更把價值指向內心世界。趙孟頫在這方面的作用非常大。

元 王蒙 青卞隱居圖

我覺得在這之後就開始出現像王蒙這樣的山水畫家,就是開始玩筆墨了,不像巨然那個時代,筆墨不怎麼玩,要的是氣象萬千。到了宋徽宗以後,筆墨本身開始出現內容,我覺得已經很有意思了。趙孟頫因為政治的原因突然把他指向內心,沒有辦法在外面宣洩。趙孟頫有什麼好抒發?講起來你是宋朝王室的後裔,怎麼當起元朝的官了?他連說都沒地方說,就是內心的更為細膩,更為複雜的一種痛苦。這些就把中國畫逼向更深刻、更內心的世界裡面去,我覺得很有意義,我們這麼去看趙孟頫的畫特別有意義。

明 徐渭 驢背吟詩圖

緊跟著到了明朝,明朝有很多皇帝也畫畫,畫得一般般,也有很多官養畫家,畫院這種傳統在明朝時期也被繼承,但是這些畫家都一般般。恰恰有一個瘋不瘋、癲不癲的徐渭,留下了太厲害的畫。明朝還有一些像姑蘇畫派等等,我個人以為,在繪畫這個遊戲上,技巧各方面都是不錯的,但在人文含量上並不很大,並不很重要。徐渭很重要,就是因為徐渭繼承了我們剛才說的那種逸筆草草根本不重視技術,只注重你內心表達得痛不痛快。這種東西徐渭表達得很好。而徐渭自己是一個政治上很失敗,精神上又經常失控,生活上很凌亂的人。那麼,封建倫理道德,以及社會上的功敗得失,在他身上已經因為負載得太多而崩潰,崩潰以後我覺得他反而開始徹底釋放,給後人留下一些很可貴的藝術上的成就,所以徐渭是我個人也特別喜歡的一個畫家。

到明末,也就是社會大動亂,明朝搖搖欲墜、清朝要取代它這樣亂七八糟的時候出現的徐渭也好,八大也好,我個人以為它的人文含量和衝擊力,要比沈周、唐寅這些明朝還算比較穩定的時候的畫家都大。那時其實從宋朝的比如上法常、梁楷開始放棄繪畫本身的技巧而指向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又慢慢回到更強調繪畫技巧上面。而到了社會動亂的時候,大家又放棄的是繪畫技巧,而更指向內心世界,像徐渭啊,八大啊,都是這種。我個人以為,他們畫畫有一點:他們畫畫不是為了畫畫,他們畫畫真的是為了宣洩自己。就整體對筆墨的感悟而言,我以為徐渭的成就應該更高一些,就完成度而言,我覺得八大可能好一些。八大的花鳥完成度更大一些,比徐渭更完美一些,這樣的遊戲方法他做得更完美一些。而徐渭由於精神上的失控也好,個人的放蕩不羈也好,各種原因使得他開拓的視野更大,讓我們看到一個更開闊的視野。但是完成度好像相對八大而言,可能欠缺一些,他所開拓的遊戲方式他最後沒有完成,我以為這恰恰給後人很多啟發。

石濤 九龍潭圖

再往後我們就要說到石濤。單說石濤我覺得沒有太大意義,石濤應該跟四王作一個比較。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中國古代的文人畫,梁楷啊,法常啊,好比是閑雲野鶴,它的迷人就是驚鴻一瞥,正是因為來得不容易去得很容易,所以我們大家才覺得非常高妙,非常稀罕,都喜歡這樣的東西。有的人沒有能力捕捉到這種東西,於是企圖把它養到一個籠子里,這樣隨時要看隨時可以看得到。把仙鶴養到籠子里最成功的飼養員就是四王。他把所有古人表達情緒用的筆墨規範化,一筆一筆地程式化地做起來。對於社會來說,需要更多的是秩序,對於個人來說,因為被這種秩序制約得太多,更需要心靈的自由,實際上這是矛盾的。而藝術家應該是去追求這種不容易得到的自由心靈,我覺得,可能更符合藝術在社會上起的作用。

八大山人 松鳥圖

我個人以為,石濤和八大相比,文化上弱一些,但他對自然的直接感受多一些。八大假如是一張山水畫的話,石濤的畫更像一張風景寫生。他對實景寫生直接感受自然給他的感動,然後特別不拘一格地表達出來,非常生動。打個比方,八大的畫可能是高度酒,釀化得更厲害一些,離原材料更遠一些,喝到這個酒的時候和糯米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石濤的酒也非常好,非常醇厚,但度數不是很高,有點像黃酒之類的,就是說和自然更接近一些。就像他提出 「搜盡奇峰打草稿」,眼底下所見就是他筆底下所留,不太在心中拚命釀造去重新做。石濤更接近一個專業畫家,而八大更接近一個發牢騷的詩人,只把內心的一些感受用完全個人化的語言表達,像瞪著眼的雞啊,一根毛的孔雀啊,胡畫八的,跟現實世界沒有多大關係,完全是他內心的一種高濃度的高程度的個人感受。

金農 水墨梅花

石濤之後好畫家就比較少了。就八怪而言,金農算不錯的,文化、個人性情表達得更自由一些,通順一些,但比起八大,好像還是弱了。鄭板橋就很俗了,我以為。黃慎作為一個純粹的畫家來說還不錯,但和前輩比好像是差了,相對討好讀者的東西多了一些。海派好像比八怪還要再差一些。

齊白石 三千壽桃

所以一直要到齊白石。我覺得齊白石是一個非常好的畫家。其實他是和湖南的小畫家學畫畫,和小文人學寫詩,但都比他的老師們好得太多了。為什麼?齊白石實際上是對美的感覺太好了,手和眼睛和心靈的統一又訓練過一段時間,對文人畫也非常地崇拜。他怎麼讀文人畫呢?在文人畫里的一些美,和他在自然生活中看到的美重疊的地方,就是他最感動的地方,而這是最真實的,他在這些地方很敏感。他用的是吳昌碩開拓的所謂大寫意的方式,同樣的方法在吳昌碩手裡俗不可耐,就是討好讀者,討好觀眾,賣弄技巧,什麼毛病都出現了;到了齊白石手裡,腐朽變為神奇。就像一個破爛花棉襖穿在吳昌碩身上,一副窮酸相,穿在齊白石身上,太好看了,沒辦法。齊白石屬於天生資質太好,我覺得齊白石是一個不自覺的大畫家。他可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藝術家是學不成的,是天生的。

黃賓虹 黃山鳴弦泉

黃賓虹我以為他主要的長處還是在於技術上。我指的技術是他能夠很好地用技術表達自己的心境,這個很難,在古人裡面也不多。黃賓虹在技術上還是一個奇蹟。

我覺得黃賓虹和齊白石應該是不相上下的天才。齊白石完全靠一種本身的體悟,而黃賓虹是經過很長時間的古畫的琢磨,最後還是回到自己內心的感覺上。黃賓虹是一個古代技法集大成的人,我指的技法不是純粹的像干、濕、濃、淡一樣毫無意義的技巧難度,而是說怎樣通過技法來表達內心的感受?打個比方說,齊白石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民歌歌手,他的民歌唱的豐富程度不亞於美聲唱法,已經和美聲唱法的大師相媲美。但他畢竟還是一個民歌歌手,或者就是從民歌入手的很好的歌唱家。而黃賓虹本身是一個美聲歌手,但他唱到最後的自由和真誠程度,也不亞於一個最淳樸的民間歌手。所以這兩個人從兩條路走都得到很高的成就,我是這麼看的。?齊白石、黃賓虹之後,出現的就比較少了。反正到目前為止,有定論的我覺得好像還沒有看到。?

傅抱石 人物

傅抱石,我個人以為,還是太強調畫面,雖然從做畫面的程度上他做得不錯,但中國畫本身的東西被他損失掉不少。最起碼我個人是不太喜歡做畫面的。

石魯 山水

石魯我覺得有點意思,但肯定不像現在吹捧得那麼成功。

李可染 革命聖地韶山

李可染也不錯,但跟前人比起來好像還弱一點,不那麼純粹,不那麼深刻,和長時間的文化環境肯定是有關係的,這是我的看法。

韓羽 關雲長

韓羽是我的老師,又是我的朋友,我個人以為,當然是畫得好。

徐悲鴻 七喜圖

徐悲鴻我覺得他肯定是好心,想引進西方的東西,但恰恰那個時代是大家都在檢討民族文化的短促,而且那時候他引進的西方文化我覺得有很多是比較機械的、表面的。所以徐悲鴻對當代美術我覺得起的作用並不很好。

劉海粟 黃山勝景

劉海粟我個人以為模樣挺大的,但完成得不夠深。

張大千 金碧山水

我覺得張大千是中國典型的所謂才子型。「過目成誦,一目十行」,技巧性的聰明他肯定是應有盡有,但真正的創作性沒看到多少,比較少心靈感動的東西,「才能型畫家」。和齊白石相比,我覺得不可同日而語。是大聰明和小聰明的關係,齊白石屬於天生麗質,張大千屬於比較會穿衣服的聰明人,打扮相對得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書法極有可能淪為一種黑白的抽象畫
文人畫給投機取巧者留下了空間,「大紅袍」都不能說明你的水平!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