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銀是敲碎的嗎,定價標準如何確立?這一點被人忽視!
文史
09-19
古代的碎銀是敲碎的嗎,定價標準如何確立?這一點被人忽視!
看古裝劇的時候,最常見的場景,就是有人在客棧的「前台」付款的時候,拿出一個錢袋子,然后里面裝的都是碎銀子,或者是直接從自己的懷裡面掏出來一錠銀子。
小時候大家一起玩兒的時候,也是喜歡模仿電視劇裡面,掏出一些假裝碎銀子的小石子兒,那時候覺得這些小玩意兒還挺酷的,但是現在想想,其實碎銀子和碎石子兒還真的有一些類似。
都是沒有什麼規則可言的,每一顆的重量也是大不相同。那麼古代的碎銀,每一個的大小都不一樣,是因為這些銀子都是用鎚子砸出來的,所以才不一樣嗎?既然不一樣的話,那麼定價標準咋確立呢?
其實我們都忽視了一件事情,現在我們經常能在藥店看到的那種稱葯的稱,其實古代就有類似的了,所以古代也有那種能精確到厘的承重器材,直接用這個稱去稱重就好啦!
其實碎銀子對於古人是非常方便的,畢竟有時候出遠門,帶很多串銅錢不方便,但是帶那種大塊的金銀又容易被盯上,只有這種碎銀子才是最安全和方便的。


※為何郭襄能得到金輪法王和李莫愁的偏愛,答案很簡單,就兩個字!
※《紅樓夢》為何李紈寧可背上罵名,也不願救落難的巧姐?這一原因太現實!
TAG:星達文化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