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吊繩治癲狂,吃白雲治啞症?《本草綱目》不可輕信

上吊繩治癲狂,吃白雲治啞症?《本草綱目》不可輕信

文 |楊津濤

2016年,國家食葯監總局曾發布通告,稱長期食用冬蟲夏草,會導致人體砷攝入過量,叫停了冬蟲夏草用於保健食品的試點。

這實在是件大好事。因為以冬蟲夏草為代表的「中醫保健品」,雖然絕大多數號稱有古代中醫典籍的記載為據,但其實都是些面目可疑的東西。


《本草綱目》不能輕信

以冬蟲夏草為例。如上圖所示,其宣傳常以《本草綱目拾遺》為據。

圖:電視節目以古代醫學典籍中的記載來宣傳冬蟲夏草

其實呢,冬蟲夏草首次見於中醫藥典籍,是清朝人吳儀洛所著的《本草從新》(1757年)一書。這本書說它可以「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咳」。

《本草綱目拾遺》的成書時間,要比《本草從新》晚。

但因為「本草綱目」太有名,所以多用後出的《拾遺》來做宣傳。

2009年,周杰倫在春晚上演唱歌曲《本草綱目》,其中提及冬蟲夏草,自然也讓不少人誤以為《本草綱目》中真的收錄了冬蟲夏草。

其實呢,即便《本草綱目》收錄了冬蟲夏草,也是起不到背書的作用的。因為《本草綱目》並不是一部值得高度信任的醫藥典籍。

真正讀過《本草綱目》的人,應該很容易看出這一點。

譬如,《本草綱目》講,在上元節的時候,偷來富家燈盞放在床下,就能令人懷孕。

又說,夫妻各飲一杯立春雨水後同房,治療不孕症有「神效」,理由是「取其資始發育萬物之義也」。

還說,魚骨鯁喉,把漁網煮成汁或燒成灰喝了,就能讓魚骨掉下。

甚至還記載,有人上弔死了,把上吊的繩子拿來燒成灰,水服能夠治狂癲。

這些荒誕不經的東西,李時珍都認為很有道理。那他編纂整本《本草綱目》的醫學觀如何,自然也就不難想見了。

這裡再簡單引用一段《本草綱目》的原文,可以讓人更清晰地重新審視這本書的可信度(抱歉,可能會引起部分人的不適):

「產後陰脫∶人屎炒赤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鼻血不止∶人屎尖燒灰,水服一二錢,並吹鼻中。 噎食不下∶人屎入蘿蔔內,火煉三炷香,取研。每服三分,黃酒下,三服效。心腹急痛欲死∶用人屎同蜜擂勻,新汲水化下。……」

具體到「中醫食療」,《本草綱目》基本理念是人和動物的器官在特徵、效能上有某些共同之處,因而能「以形補形」、「吃啥補啥」。

李時珍堅信可以「以胃治胃,以心歸心,以血導血,以骨入骨,以髓補髓,以皮治皮」,認為六畜的心,能治人的「心昏多忘」「心緒作痛」。

這當然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

圖:周杰倫歌曲《本草綱目》的歌詞,曾提及冬蟲夏草


《本草綱目拾遺》同樣可疑

《本草綱目》已經如此可疑了,《本草綱目拾遺》又如何呢?

且舉書中記載的兩種「葯」為例:

1、天孫水。書中記載:

「(天孫水)即七夕水。廣人每以七夕雞初鳴,汲江水或井水貯之。是夕水重於他夕數斤,經年味不變,益甘甚以療熱病,謂之聖水。若雞二唱則水不然矣。色清,性微寒,味甘。治一切熱症神效。」

七夕之夜的水,會隨著雞鳴,質量發生變異,這可真是學術界的重大發現。

這種事情很容易驗證真假,該書作者顯然是懶得去驗證,翻到古書中有記載,就直接抄錄了。其「治學」態度可見一斑。

2、白雲。書中記載:

「雲本山澤之氣,蒸而為雲,水屬也。故入水部。有五色,惟白雲可治病。……其取雲法:用金漆盒,蓋上鑿一孔,以木塞之,俟天氣晴朗,黎明往山岩石畔覓之,見地上有白雲如線者,如筍者,茁土而出,即雲苗也。急以盒蓋孔對其氣,使盡入其中,以木塞口。收必須白雲如雪色,有香氣如梅蘭,方合用。其他雜色雲,多帶草土氣,黑雲尤腥,多帶怪物,不宜盒取。」

這種白雲,作者稱,可以治「啞瘴、血臌水腫」。

啞巴吃白雲,就能說話了,有人敢信嗎?

簡而言之呢,中國的「食療保健品」,無不喜歡拿《黃帝內經》、《千金方》、《本草綱目》一類「傳統中醫典籍」來為自己背書、鍍金。

但是,這些書,並不是什麼嚴謹的臨床試驗的產物,而是內容繁雜真假莫辨。不破除對這些典籍的迷信,說不定以後,市面上也會出現白雲類食療產品。


「中醫食療」誕生於80年代

用中醫典籍為依據的「食療」,真正成為一種文化現象,還是近幾十年來的事情。

自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中國傳統醫學因其「落後」、「不科學」,地位一落千丈。在清末制定的大學堂章程中,醫學29門課,僅1門是中國傳統醫學課程。

民國建立後,北洋政府拒絕將中國傳統醫學列進正規醫學教育;國民政府甚至一度欲廢棄中國傳統醫學。

這一時期,全國沒有一所國立中國傳統醫學院校。中藥廠、中藥店大量倒閉,背靠中國傳統醫學典籍賣食療產品,當然也是沒有什麼市場的。

冬蟲夏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民國時冬蟲夏草的產量雖然不小,但其功效從未被神化。如趙橘黃所著《本草藥品實地之觀察》就說:

「至於(蟲草)在醫藥學上任何方面,尚未經國人之研究。」

1949年後,出現了要「團結中西醫」的政治口號,後來又說,「中醫對中國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中國人民能發展到六億人口,應當首先歸功於中醫」「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此契機下,中國傳統醫學實現「翻身」,並藉助政府力量,推廣開來。

但「食療」並沒有隨之跟上。

及至80年代,大批在「文革」中被打倒、身心受到損害的老幹部復出。在自我補償的心理、與生理不佳的現實需要的共同作用之下,「中醫食療」和氣功健身,迅速成為熱門風潮。

《人民日報》也曾公開為這股風潮推波助瀾。比如,1980年,成都同仁堂開辦了當時中國第一家葯膳餐廳,《人民日報》刊文報道此事,稱讚「飲食療法是祖國醫藥的一個組成部分」;1985年,《人民日報》又刊文報道「我國一家對外營業的食療門診部」在杭州開業,「這家餐廳經銷的葯膳名堂有一百多種……這些佳肴美味都具有很高的營養藥用價值」。

和氣功的傳播模式相似,中醫食療也是由老幹部帶動風潮,普通民眾後續跟進。

到90年代,虛假名人廣告大量出現,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中醫食療得到了全面普及。

比如,有報道稱,1993年,在田徑世錦賽和全運會女子馬拉松上奪得多塊金牌的「馬家軍」、衛冕國家象棋冠軍的謝軍、在西班牙短池賽中獲勝的中國女子游泳隊都曾服用廣東生產的「理科蟲草王」,證明「蟲草王」「在迅速恢復體力方面確實起到明顯的作用」。

如今,已有諸多深度新聞報道披露,馬俊仁是通過讓隊員服用興奮劑,才取得驕人成績的,和蟲草無關。

至於蟲草的營養價值,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證明,它並不比人們常吃的蘑菇高級。(11)

簡而言之,健康飲食,遠比追捧神神叨叨的「中醫食療」要有用得多。

注釋

張曉封等:《中國蟲草研究:歷史·資源·科學》,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第332頁。

方舟子:《本草綱目》的偏方是怎麼來的,中國青年報2006年12月27日。

《本草綱目·人部》。

《本草綱目補遺·水部》。

唐廷猷:《中國葯業史 第3版》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年,第169—171頁。

趙橘黃:《本草藥品實地之觀察》,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第115頁。

謝陽谷:《百年北京中醫》,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第318—327頁。

《人民日報》1980年11月2日、1985年6月10日。

《揚我民族五千年養生傳統:服務社會,造福人類》,刊於《香港商報》,中山理科蟲草製品有限公司編《迴音壁:理科心聲集1》,第99頁。

(11)王楊,《偷10斤10年牢:蟲草為何越來越天價》,今日話題第2275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康有為領導「公車上書」?只是他的自吹自擂 | 問答
那麼多的鄭成功,那麼多的「時代意見」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