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看中國古代航海的那些事兒

文史|看中國古代航海的那些事兒

原標題:文史|看中國古代航海的那些事兒


上古時期的航海工具


學術界一般都認為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長江周邊的區域,由於土地肥沃適宜居住進而形成了農耕文化。儘管以農耕為主,但中華民族的發展離不開水域離不開航海。在11000至7500年前,北京的山頂洞人、山東的大墳口人、浙江的河姆渡人,都是傍河面海而居的。近代在山頂洞和北京昌平縣的雪山遺址中,均發現鑽了孔的海貝或海螺殼串制的裝飾品,在浙江河姆渡百越文化遺址中,還發現了海魚骨。這些出土文物,足以說明沿海居住的先民主要是靠漁獵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在河海邊的人們為了獲取生活資料逐漸形成了具備航海特色的龍文山和百越文化,這兩個文化分支開始了中國航海的最初序幕。航海工具簡單來說就是載人貨渡河渡海的一種有形載體,航海工具的產生源於上古人民渡海的慾望。當人們發現海中有大量的資源,河對岸有更多的獵物,他們就思索如何才能渡河。聰明的人類從自然界的浮性得到啟發,通過選擇浮性好的物體來渡河《物原》一書上說:「隧人氏以鮑濟水,伏羲氏始乘俘」。說明上古人是跨著一根樹榦,或是抱著一個葫蘆作為浮具渡水的。


上古時的航海工具—腰舟


《易經》上有「包荒馮河」這樣一句卦辭,「包」即匏的假借同義字,就是葫蘆; 「荒」是空虛的意思,「馮」意即是單身游泳渡水。「包荒馮河」便是抱著空心葫蘆游水渡河。這種渡水浮具,後來又發展到把數個葫蘆用繩子綁到一起,以提高渡具的浮力,名之謂「腰舟」。即可以捆在背上,扎在腰間,解脫出抱持葫蘆的雙手,再配合上雙腳用四肢划水,比原來便利了許多。後來人類開始飼養牲畜的時候,在某些地區,還出現了用渾脫獸皮充氣後製作的皮裳浮具。這些簡單的渡水浮具,在歷史上延續使用了很長時間。


夏商周時出現木板船

中國古代航海事業開端於夏商周,之前遠古人的航海是一種懵懂的航海行為,真正的航海事業必須具備: 適航船舶、較為固定航線以及港口三個條件。夏商周時期木板船的出現,是造船史上一次劃時代的飛躍,從此造船便擺脫了原木整材的束縛,用同樣長短的木料,即可以造出比獨木舟容量增大數倍的舟船來。以後再經過不斷地改進船體線型設計,就造出了適航性好,抗沉性強的各種船舶,為後人發展遠洋航海甲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運載工具。



木板船的出現源於金屬工具的被製造,如此一來,木材才能夠被切成木板,從考古和文獻記錄來看,夏朝開始出現了金屬工具,因而木板船有可能是在夏朝開始使用。西周春秋時期,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了船舶載貨的優越性,於是推動了全國的造船行業發展,由於地理的因為形成了南強北弱的局面。中原地區也有造船,不過中原地區因受木材的限制,所造船舶的質量較比江南為差,造船用材僅是就地所取的楊木或柳木。《許國公奏議》上所說:「方平原萬里,素也不產松衫,其般不過楊、柳木打造。江且難涉,況於航海」。說明中原地區的造船用材自佔為難,所造的船舶,在強度和適航能力上,都遠不及江南的優良。所以當春秋戰國吳、楚、越崛起於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以後,他們依江而居,憑藉著高質量的船舶建造,其國家迅速發展。江南的沿海及江河航道中舟帆相繼,航運成為當地諸侯的政治、經濟命脈。每個諸侯國為了確保航運暢通,或防禦鄰國襲擊,都十分重視航道的保護和控制。當時,一部分船舶即轉變成水上防禦和攻擊的戰具。此從江南戰船的數量上,可以直接反映出當時的航運規模和造船能力。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海戰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海戰----吳齊黃海海戰。吳王夫差在西破楚國,南降越國後,經過數年精心準備於公元前485年春,聯合魯、邾、郯等國,正式出兵北伐齊國。夫差將吳軍兵分兩路,自己親率主力搭乘內河戰船由邗溝入淮河北上,直逼齊國南部邊境。同時,為確保側翼安全並夾擊齊國,分散齊國兵力。夫差派大夫徐承率海師主力艦隊從海路繞道齊國後方,實行遠航奔襲進攻山東半島。由於之前內河接連的勝利,使得吳海軍過度自信,忽視了齊國這個老牌的臨海國家的軍事力量,很顯然黃海海戰以齊國的勝利告終。


吳王夫差劍


齊黃海海戰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文獻記載可以考證的第一場大規模海戰,也是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地區第一場大規模海戰。在中國乃至世界海戰史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吳、齊黃海海戰說明當時中國海洋作戰力量在武器裝備、船舶建造、戰略戰術以及航海科學技術等方面已經成熟並進入大規模運用時期。尤其是吳國海軍不遠千里的遠征行動證明,當時中國的海洋技術足以支撐起大規模艦隊的遠洋跨海作戰行動,標誌著中國水上作戰力量正式從早期的內河水軍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軍(儘管中國古代始終沒有出現「海軍」這個專用名稱)。


秦始皇對航海的貢獻


秦始皇登基後便以咸陽為中心修建海(河)陸交通要道,「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溝通了全國的陸上交通。同時對各諸侯領地內河渠上的截水堤壩及攔阻水道的設施,全部決通。並以鴻溝為中心、疏通濟、汝、淮、泗等水。此外,又在吳、楚、齊、蜀大興水利,跋山開鑿靈渠溝通了珠江、湘江、長江水系,發展通航和灌溉,還派人出海,將內陸馳道與江、河,湖、海的航路互相銜接,構成全國一體的水陸交通網。秦始皇在採取這些重大措施的同時,還付出很大的精力,推進航海事業的發展,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秦始皇的海巡。第一次巡遊海上是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這是我國古代史第一次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航海。秦始皇東巡郡縣,首先上鄒嶧山(山東鄒縣境內),立石頌功德,然後封(築壇祭天叫封)泰山(今山東泰安等縣境),禪(辟基祭地叫禪)梁父(泰山下的小山),再東遊海上,到渤海灣的黃(今山東黃縣)、腄(今山東福山縣)兩港,又東到成山(今山東半島成山頭),芝罘(今山東煙台)立石,頌秦德。由此南行到琅邪港(今山東膠南南境)留住三月,建琅邪台,下令自內地遷徙百姓三萬戶於琅邪台下,免徵12年賦稅,立碑,對秦始皇歌功頌德。在東巡途中,齊人方士徐福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州,有仙人及不死葯,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發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因事本虛妄,徐福等乃謊言因風「未能至,望見之焉」。


洞庭湖風光


始皇歸途中,過彭城(今江蘇徐州)西南渡淮水,浮江,至湘山祠(今湖南嶽陽西洞庭湖中),遇到大風,幾乎不能渡過。秦始皇發怒,命令刑徒300O人伐光湘山樹,才從南郡(今湖北江漢流域一帶)入武關,返回都城咸陽。第二次巡遊海上是在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第三次巡遊海上是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東巡至碣石(在今河南昌黎海中,一說在今河北樂亭西南,一說在今山東無棣),刻石立碑。為追求長生不老又使燕人方士盧生入海求羨門、高誓等古仙人,不得而還。第四次巡遊海上是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始皇東巡,南至九疑(一作嶷山,又名蒼梧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相傳虞舜葬此),祀虞舜,浮長江而下,經丹陽(今安徽當塗東)、錢塘(今浙江杭州),渡過浙江,登會稽山,祭大禹,望於南海(今東海),立石頌德。北歸時,路過吳地,從江乘(今江蘇鎮江北)渡江,乘海船北上琅邪,至成山、芝罘。到平原津(今山東德州南)時,病。七月(十月為歲首)死於沙丘宮(今河北廣宗西北)。


中國古代造船最高水平

據一些考古的新發現和古書上的記載,明朝時期造船的工場分布之廣、規模之大、配套之全,是歷史上空前的,達到了我國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場有南京龍江船場、淮南清江船場、山東北清河船場等,它們規模都很大。如龍江船場年產就超過200艘,它還以建造大型海船而著稱。



鄭和下西洋船隊


1957年在南京寶船場遺址出土一個全長11米以上的巨型舵桿,令人嘆為觀止。再如清江船場,有總部四處,分部82處,工匠3000多人,規模也甚為可觀。明朝造船工場有與之配套的手工業工場,加工帆篷、繩索、鐵釘等零部件,還有木材、桐漆、麻類等的堆放倉庫。當時造船材料的驗收,以及船隻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這樣雄厚的造船業基礎,才會有明朝的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遠航壯舉。



鄭和船隊的寶船,大者長達44丈,寬18丈。明朝用的尺比我們今天的市尺短些,但即使按一丈合二米半計算的話,這種寶船的長度也超過100米。船隊中,即使是中等船,也有37丈長,15丈寬。難怪有位目擊者形容寶船「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還有的說,船上風帆有12張之多。當時先進的航海和造船技術包括水密隔艙、羅盤、計程法、測探器、牽星板以及線路的記載和海圖的繪製等,應有盡有。鄭和的第一次遠航船隊,據說就有62艘這樣的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地 的精彩文章:

文史|千古伯樂歐陽修
名家專欄|任職時間最長的古代「大法官」:曹魏高柔

TAG:文史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