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四年內生產上萬艘軍艦 萬噸貨輪30天就能完工 令對手望塵莫及

四年內生產上萬艘軍艦 萬噸貨輪30天就能完工 令對手望塵莫及

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關於這句話有兩種解讀,一是戰爭可以使軍工企業開足馬力,加班生產,軍火商發一筆橫財。二是戰爭耗資巨大,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比拼。今天咱們就聊聊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尤其是工業實力,對戰爭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圖為正在登陸作戰的美軍

這一點在二戰期間的太平洋戰爭和大西洋之戰中表現得特別明顯。為什麼日本在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幾乎彈盡糧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後勤沒了保障。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日本失去了制海權,其海航的運輸通道被美國海軍的航母和潛艇掐斷了。日本在戰爭後期跟根本無力建造足夠的貨船,更不用說軍用艦艇了。

而反觀美國能取得戰爭的勝利,歸根結底是其強大的工業實力的勝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的軍工企業規模並不大,國內工業的主力還是民用工業。而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原本一個個生產民用產品的企業彷彿在一夜之間就成了了兵工廠。原本製造拖拉機的工廠開始生產坦克,造輪船的船廠開始生產軍艦,一切能夠為戰爭服務的工業都派上了用場。

就拿軍用艦艇來說,數不清的船廠加足馬力,晝夜開工,在短短四年的時間內美國人就造出了一萬多艘軍用艦船,僅航母就有200多艘。到了後期,建造速度也達到了頂峰:一艘排水量1萬噸的貨輪在剛開始製造時需要至少三個月的時間,後來只需要一個月就能完工。

船廠的貨輪

一九四三年十月,一艘名叫盤尼號的貨輪從鋪設龍骨到完工只用了30個小時!儘管那個時候的貨輪比較簡單,但這樣的速度的確是令對手望塵莫及。美國憑藉生產的5000餘艘軍用貨輪,在後勤保障方面足以完虐任何對手。比如英國的貨輪在德國U型艇的打擊下損失巨大,但是令後者絕望地發現,擊沉的英國貨船數量遠遠比不上美國援助的貨船數量。

即將下水的貨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見聞錄 的精彩文章:

排水量15000噸 80個垂髮單元 造價85億美元 全球最貴驅逐艦
用不起鈦合金 選擇用不鏽鋼打造戰機 輕鬆達三倍音速導彈追不上

TAG:軍武見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