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被《延禧攻略》《如懿傳》宮斗霸屏後,這部另類清宮戲帶來清風

被《延禧攻略》《如懿傳》宮斗霸屏後,這部另類清宮戲帶來清風

《一代名相陳廷敬》(以下簡稱「陳劇」)正在熱播中,另類清宮劇有清風。看到一半,一闋《破陣子》已可結句:

三千表裡山河,一朝大清相國。商賈機變始午亭,家學儒風至淵閣。帝師細雕琢。

位極人臣憫人,何懼知我罪我。鴻著嘔心留典史,黨爭無意彈明索。乞老最洒脫。

這是我數年前讀《大清相國》打的底稿,至看了陳劇終於完成,也算了卻一樁心事。義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有言,「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很久沒見這樣的歷史正劇了,正如這首詞的讚譽一樣,它的意義在於超越了宮斗劇的小天地,而擁有扶社稷惜蒼生的大格局。

從山西陽城走出的陳廷敬。

歷史的主旋律不在後宮

《大清相國》獲得中央領導的推薦,一時幾成「幹部讀本」,也使陳廷敬這位史載不多的低調能臣聞名。原以為陳劇會按《大清相國》來拍,不然,劇本完全另起爐灶。小說中的人物大部分消失了,情節從康熙23年開始,略去了陳廷敬應試中舉、擔任帝師的經歷。一開場就是江南賑災案,歷經銅銀兌價案、鄉試科考舞弊案、貪污軍餉案等,陳廷敬安心做「孤臣」,拒絕明珠和索額圖兩派的拉攏,遭遇了誣告、謀刺、面辱。甚至康熙一度也不信任他,罷了他的官。

陳廷敬最終查實了明珠和索額圖他們的罪證,將這兩大滿人權臣扳倒,朝廷風氣得以清明。滿朝尊以「陳閣老」,康熙對他的評價更為點睛「寬大老成,幾近完人」。如此人物,在其它影視中只是閃現,《大清相國》大熱後,以陳廷敬為主角拍片為眾望所歸。等待多年,終於盼到了這部劇。

果然,沒讓我失望,陳劇畫風,截然不同於近年來流行的宮斗劇。所謂宮斗劇,歷史只是一個極其弱化的背景,一件遮蓋言情劇、職場劇、穿越劇、搞笑劇本質的外衣。真正的歷史正劇,也不同於「神劇」、「戲說劇」,而是以史實為基礎,以基於國家主流價值觀的歷史觀,提出對家國命途的深刻思考。當然,這種教化功能是由通俗的藝術形式滲入。電視劇因其鴻篇巨製,展現歷史具有優勢。

陶澤如飾陳廷敬,拿捏到位。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為歷史劇提供了豐富素材。自講述夏朝的《古夏血觴》開始,幾乎每個封建王朝都上了熒屏,《東周列國?春秋篇》《漢武大帝》《三國演義》《貞觀長歌》《江山風雨情》皆為上佳之作。其中,講述清朝最為密集,《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三部曲高山仰止,併產生了一批如《孝庄秘史》《還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訪記》《慈禧西行》這樣的「半歷史劇」,以及以《延禧攻略》、《如懿傳》、《金枝欲孽》《甄嬛傳》《步步驚心》《美人心計》為代表的宮斗劇,或稱「偽歷史劇」。

每部戲都有它的價值,宮斗劇並非一無是處,但太多太濫,則容易讓人混淆歷史真相。最愛「顛覆歷史」的袁騰飛老師嚴肅地說過,「有部劇,看了兩分鐘就受不了。雍正是職業皇帝,清朝皇帝除了同治差點,都很勤政,哪有時間在後宮搞這些破事。」王朝歷史的主旋律,不在後宮,而在朝廷。

在宮斗劇泛濫的當下,一部歷史正劇彌足珍貴,它意味著還有人嚴肅地書寫歷史,而且能夠寫好歷史。

有別正史的正劇亦有深義

歷史劇要遵照「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涉及諸多事件人物,有些還有爭議,決定了創作空間受限,難度大於憑空想像。正劇不等於正史,但虛構必須以正史為基礎,符合其時社情民情、人物性格、人際關係,這是與「戲說」「穿越」的本質區別。

陳劇無疑是成功的。人物塑造即「人設」是一劇之魂,老戲骨陶澤如扮演的陳廷敬,表面上看,是被索額圖五弟心裕譏之的「陳烏龜」、「酸儒」,說話不緊不慢,聲調不高不低,總是心事重重模樣,實則柔中有剛。江寧知府于振甲死硬不開口,他果斷動用欽差大臣之權,判其死罪,刑場上刀落之前,於交代了同黨。他帶兵直闖騎射場,當著索額圖的面宣布聖旨,拿下心裕。陳廷敬的為官之道是「等、穩、忍、狠、隱」,作為一代大儒,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狠」,但「狠」起來必定雷霆萬鈞。

幾名官員的的人設也頗為精心。大學士徐乾學有才無德,在明索兩派間遊走,被索額圖譏諷「腳踏兩條船,不好掌舵啊」。江蘇巡撫湯賓是好官,為了保住位置不得不投靠索額圖,自己和災民一起吃霉米,直言「總好過沒得吃。我若不捨身飼虎,倒能博得個清高的虛名,不忍別人魚肉百姓!」鄉試祭酒王振業受明珠再造之恩,科考舞弊案事發後,上吊自盡也不供出明珠。

捨身飼虎的湯賓盡顯人性複雜性。

一大亮點是納蘭容若,他和陳廷敬女兒陳採薇的感情戲,與父親明珠的衝突戲,都極具張力。陳廷敬有兩子,這個女兒是虛構的,但並不違和,以容若詞向容若表露心跡「一生一代一雙人」,耿直性情如其父。納蘭容若身陷多重糾葛,天縱才情卻英年早逝,情節鋪設合理。而明珠之嘆「我此生經歷多少大風大浪,卻敗在親生兒子手裡」,城府極深難得一吐真言。

陳廷敬與納蘭容若。

陳劇並沒有流量明星,獲得廣泛好評,靠的是紮實的劇本、精良的製作、到位的表演。朱宏嘉、曹力、薛山、任希鴻、郭萱等的表現可圈可點。陳廷敬的人格魅力,折射的康熙中後期時代風雲,托起了整部戲的框架。它不是後宮小圈子的勾心鬥角,也不是政治勢力間的「權斗」,而是心懷江山百姓的大格局下,除惡務凈,激濁揚清。它詮釋了何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中國士大夫的理想境界。

莎士比亞說:「歷史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飽經滄桑的智者。歷史正劇並非板著面孔講大道理,追求以史實厚重感打底,在大歷史的背景下刻畫人物命運,印證「人都是歷史的囚徒」。中華文化的洋洋大觀,治國韜略的博大精深,是這類劇的終極價值觀。所以,歷史正劇沉寂多時後出現的陳劇,意義不僅在於回歸,更昭示影視創作當持何種史觀,當何以關照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娛樂周刊 的精彩文章:

解鎖天鵝頸,靠穿衣也能有!試試吳宣儀宋茜的「秀膚」穿搭
蔡徐坤發EP,ONER出道在即,Awaken-F小鬼朱星傑發行新單曲

TAG:南都娛樂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