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尿蛋白變得更「聽話」?腎病患者需要了解三個細節
為什麼有的腎病患者尿蛋白一直很穩定,有的卻很「不安分」呢?很可能是因為沒注意到三個細節。
細節一:激素的用藥時機
細節一:激素的用藥時機
查出尿蛋白陽性就要用激素治療嗎?當然不是,激素的使用需要講究時機。
這是因為口服激素存在兩個弊端:
容易擾亂人體自身激素分泌
容易抑制人體自身免疫力
所以通常在尿蛋白定量小於1g/24h時,醫生們不建議使用激素,而是採用中成藥治療。
但情況當然不能這麼絕對,有些特殊的病理類型(比如膜性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等)在發病早期就會出現大量腎小球上皮細胞損傷,雖然此時尿蛋白並不嚴重(這是腎臟代償機制的功勞),但積極治療才是正確的選擇。
細節二:激素的減量方式
細節二:激素的減量方式
激素是具有反跳現象的藥物,因此不能驟然停葯。
在激素的減量方式上,醫生們大多有自己的獨特方案。其實這些方案的本質,都是為了在保持體內激素水平穩定的同時,逐漸減少口服激素。
換句話說,實際上是對人體分泌激素能力的恢復程度進行的一種探索。
因此,最安全的激素減量方式,就是與人體分泌激素能力的恢復速度保持同步,使人體激素水平長期保持穩定,
問題在於,醫生們並不清楚激素分泌能力的恢復情況,因此只能靠經驗來摸索。
細節三:優質蛋白飲食
細節三:優質蛋白飲食
尿蛋白患者需要控制蛋白攝入量,這是建立在「蛋白質漏出越多,腎小球上皮細胞受損越嚴重」的基礎上的。
這當然是對的,但同時蛋白質又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所以適量攝入更容易吸收的優質蛋白,就成了腎病患者的必修課。
有一條比較嚴格的標準: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0.6-1克。
這是腎衰竭患者或出現大量尿蛋白(尿蛋白定量>3.5g/24h)的患者才需要執行的標準,大部分患者只需要保證八分飽和營養均衡即可。
為此,你可能需要放棄各種聚餐,不能盡情享用你喜歡的美食,每次吃東西都要下意識地保持克制,這是非常考驗毅力的。


※尿蛋白4+沒你想得那麼嚴重,腎病檢測不能只看表面數據
※腎病患者喝酒到底好不好呢?真的會加重尿蛋白和肌酐嗎?
TAG:腎博士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