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水星研究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目標

水星研究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目標

在埃薩- jaxa - BepiColombo聯合前往水星的計劃發射前一個月,兩項新的研究揭示了這顆最深處的行星是何時形成的,以及它的化學組成之謎。巴斯汀·布魯格和托馬斯·羅內特將在2018年柏林歐洲行星科學大會上公布這一發現。水星是類地行星中研究最少的,與金星、地球和火星相比,它是一種異常現象。它非常小,密度非常大,有一個超大的熔融核心,在化學條件下形成,這意味著它包含的氧化物質比它周圍的行星要少得多。Aix Marseille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表明,有兩個因素可以解釋水星為何如此怪異。

水星探測器接近水星,圖片:ESA/ATG medialab, NASA/JPL

博科園-科學科普:首先這顆行星可能在太陽系的歷史上很早就由來自星子的冷凝蒸汽形成。其次,在水星的地幔中可能有比表面測量更多的鐵。在太陽系的早期,太陽系內部區域的星子可能是由再加工的物質形成的,這些物質由於極端的溫度而蒸發,隨後又重新凝結「此外還可以排除一種可能,即水星是由太陽系外的星子堆積而成,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水星包含的氧化物質比我們實際發現的要多。早期的研究表明,水星富含鐵元素,含有的硫比太陽系大部分物質所含的硫還多。

內部的汞,圖片:Brugger/ University of Aix Marseille/NASA/JPL/JHU-APL

從那以後,信使號任務大大完善了我們對水星的整體組成的認識。Brugger對水星內部的地核和地幔成分進行了計算機模擬,並將結果與信使號任務收集的重力數據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水星有一個緻密的地幔,可能包含大量的鐵。信使號發現汞表面的硅酸鹽鐵含量非常低,這種元素會以金屬或硫化物相出現。研究表明,地幔中的鐵丰度可能高於地表的鐵丰度。隨著BepiColombo的發射,將擁有一套全新的儀器來繼續研究水星的獨特屬性,並試圖更好地了解水星的結構和起源。

假彩色的水星圖像,以增強組成水星表面的岩石之間的化學、礦物和物理差異。圖片:NASA/JHU-APL/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BepiColombo是歐洲第一個前往水星的任務,這是歐空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署(JAXA)的聯合努力,由兩個科學軌道器組成:歐空局的水星行星軌道器和JAXA的水星磁層軌道器。將通過水星傳輸模塊進行為期7年的星際之旅,利用離子推進和重力輔助在地球、金星和水星上飛行。該任務將研究水星的所有方面,以信使號的成就為基礎,以提供迄今為止對太陽系最內部行星的最好理解。

博科園-科學科普|Europlanet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成對碰撞的小星系可能使未來恆星很難形成
水星地殼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薄?

TAG:博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