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獲勝後,為何白起寧可死也不攻打趙國?

長平之戰獲勝後,為何白起寧可死也不攻打趙國?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四十幾萬精銳部隊灰飛煙滅,國家已是岌岌可危。白起挾勝利之威,席捲趙國,勢如破竹。此時的趙國,生死繫於一線之間。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秦昭王居然下令白起撤兵,班師回國。這道命令著實蹊蹺,明明形勢大好,為何匆匆收兵呢?其中別有故事。在長平之戰中,白起光芒四射,他的聲望與權勢自然水漲船高,直逼權臣范雎。倘若白起再取邯鄲,滅了趙國,那麼他的功勞更是無人可及,到時范雎恐怕只能乖乖地把相位讓出來了。范雎見不得白起坐大,便忽悠秦昭王說:長平一戰,秦軍傷亡很大,不能再戰了,不如退兵。秦昭王對范雎言聽計從,遂與趙國罷兵休戰。對於這種結局,白起心有不甘,明明有機會滅了趙國,卻因范雎背後拆台而未得逞,不由得心懷怨恨。從此,白起與范雎便結下樑子,關係惡化了。

一年後,秦軍已得到充分休整,秦昭王又想攻打趙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次輪到白起反對伐趙。白起病了,秦昭王前來探視。「不可伐趙。」白起毫不含糊地說。秦昭王不解地問:「去年與趙國決戰時,國庫空虛,百姓飢餓,將軍不考慮百姓的負擔能力,一味要求增調軍糧以消滅趙國。如今寡人實行休生養息的政策,積蓄糧食,提高軍隊的待遇,將士的薪俸比以前多了一倍。現在您卻說不能伐趙,為什麼?」白起分析說:去年長平一戰,趙軍遭沉重一擊,舉國惶恐,只消一擊便可將其消滅。如今趙國上下同心戮力,君臣同憂共懼,勤於政事,邯鄲守衛力量較去年增加十倍,而且積極與東方諸侯交好。趙國國內殷實,外交成功,不可伐趙。昭王不以為然地說:「寡人已經決定了,軍隊也要出發了。」由於白起卧病,秦昭王遂任命王陵為大將,揮師進攻趙國。果然不出白起所料,王陵的軍隊在邯鄲城下遭遇到趙國人頑強的抵抗,進攻屢屢受挫。秦昭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看來王陵水平不行,還是得讓白起上陣,便差人把委任狀送到白起府中。白起本是性格高傲之人,你秦王不聽我的勸告,自作主張,現在打不贏要讓我擦屁股,沒門!他假稱大病未愈,不肯受命。白起不肯去,秦昭王沒辦法,派丞相范雎前往傳話。若是派別人去,白起或許還會回心轉意,偏偏是派與他有隙的范雎,這事便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范雎到了白起家中,先是吹捧他一通,曆數白起在伊闕、鄢郢、長平諸役中的偉大表現,最後說:「您以前以寡擊眾,有如神助,何況現在伐趙是以強擊弱,以眾擊寡。」出乎范雎意料的是,白起仍不肯奉命前往。白起對范雎說,秦國已經失去滅趙的最佳時機,此時趙國內部團結,「耕稼以益蓄積,養孤長幼以益其眾,繕治兵甲以益其強,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節以下其臣,臣推體以下死士。」他還指出,趙國以弱擊強,必定會以堅壁清野的戰術對付秦軍,倘若陷入持久戰,東方諸侯國必定會出兵援救趙國,秦國定然無功而返。應該說,白起確有獨到的戰略眼光。不過,他之所以不願奉命前去,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對范雎不滿。倘若不是范雎從中破壞,他早在一年前就滅了趙國。一年前攻邯鄲,如風捲殘雲,勢必手到擒來;一年後的今天,形勢已全然不同,王陵的部隊在前線久戰無功,范雎要讓他出來擦屁股,門都沒有!范雎對白起一直有很強的防備心,怕他搶走自己的相位。如今白起既不願前往,正好以此為口實,在秦昭王那兒添油加醋一番。秦昭王聽了十分不悅,冷冷地說:「沒有白起,難道我就滅不了趙國么?」秦國能征善戰的大將多了去了,不差白起一人。他任命王齕為主帥,取代王陵。

王齕包圍邯鄲九個月,仍無法越雷池一步,他與前任一樣,無計可施。聽聞王齕的窘狀,白起發了一聲冷笑:「當初不聽我的建議,現在如何呢?」這句話,傳到秦昭王耳中,他勃然大怒,氣沖沖地跑到白起家中。白起假裝生病卧床不起,秦王惡狠狠地放話說:「你即便有病,也要為寡人出戰。若立了功,寡人重賞你;若是不去,寡人跟你沒完。」哪曾想到這個白起不是吃素的,竟然敢頂撞秦王,他說:「臣明知去了即便沒功勞,也不會受懲罰;若是不去,無罪也可能獲誅。但是請大王聽我的建議,放棄攻打趙國。臣寧可伏誅受死,也不願成為蒙受恥辱的敗軍之將。」所謂榮譽高於生命,白起寧可抗命不從。秦王聽罷怒火攻心,他一言不發,拂袖而去。幾天後,最後通牒下達,要麼擔總司令,要麼滾蛋。白起仍拒絕奉命。秦昭王二話沒說,把白起連降十八級,貶為普通一兵,發配陰密,緩期執行。由於白起始終不願奉命,秦軍在邯鄲城下遭到空前失敗,秦昭王更是把怨氣發泄在他身上,遂執行發配令,把白起逐出咸陽。與白起有隙的范雎乘機落井下石,誣陷說:白起被貶,心有怨言。秦王大怒,他本來對白起抗命便十分惱怒,聽說這傢伙竟還敢發牢騷,遂心生殺意。白起剛剛出了咸陽十里,到了一個名為杜郵的地方。秦王的使者很快抵達,帶來一把劍。看到這把劍,白起明白了,賜劍就是賜死,秦王是要逼他自裁。儘管他為秦國立下的軍功,沒有人可以超過。即便如此,他還是難免一死。原因很簡單,他再無利用價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妃子最多的皇帝是誰?五個獲選
當今社會上,為何還有一些人反對儒家思想?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