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新人林立的國慶檔,張藝謀們還有機會嗎?

新人林立的國慶檔,張藝謀們還有機會嗎?

作者|樂 水

編輯|李春暉

張藝謀,從來沒有進過國慶檔。

以張藝謀為首的第五代導演,大多是「保守「的。在檔期的選擇上,傳統的賀歲檔看上去才是「老炮兒」的天下。國慶檔,張藝謀從來沒有去過。

直到今年,直到《影》。

作為如今全年幾大檔期之一,國慶檔的熱度節節攀高。目前,國慶檔是唯一一個能容下四部大片同時開畫的「大檔期」。儘管它的周期短,卻因為充足的爆發力而有了「小春節」的地位。

但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2017年的《羞羞的鐵拳》,國慶檔「新貴當道」的特徵已經非常明顯。這些國慶檔票房冠軍,或是電影行業新貴出品,或是不被傳統市場所認可的類型,但憑藉著過人膽識和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捕捉,在國慶檔一戰成名。

對國慶檔的這種票房預測,合理,也不合理。合理之處在於,國慶檔周期太短,再加上「開心麻花」的品質保證,有極大可能提前上演大結局。

不合理在於,市場的變數早已暗中醞釀。而且我們不能忽略了三個字——張藝謀。

國慶檔成「新軍」天下,為什麼?

目前,國內電影市場的檔期格局已經非常穩定:春節檔是全年的壓軸檔期,電影市場最優質的大片集結在此;暑期檔是全年最熱的超級大檔,成為了全年排兵布陣最終的熱檔;國慶檔號稱「小春節」,但整體體量偏小;賀歲檔則是老牌公司和老牌電影人的天下。

其實從合理程度來說,電影市場的檔期分布相對均衡。不過這兩年,國慶檔的話語權在不斷提升。

在2012年的時候,全年票房排行榜前10名里沒有一部出自國慶檔。而2013年,《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以6億票房登頂國慶,並且在當年的全年票房排行榜中排名第六。也正是這部電影,拉開了國慶檔冠軍進入全年票房TOP10的序幕。

2014年,《心花路放》的出現無疑是一個新的標誌。這部國慶檔冠軍影片,也是當年的國產片票房冠軍。此後,國慶檔的地位不斷攀升。

國慶檔地位上升完全有跡可循,並且有繼續提高的趨勢。如果按照當下流行的「國民娛樂總時間」的概念,所有娛樂產品都在爭奪用戶的同一段時間。而隨著國慶扎堆出遊的糟糕體驗日益被群眾拋棄,宅家過節成了全新選擇。但相較於春節檔,國慶檔期間並沒有太多家庭娛樂項目,電影就成為替補娛樂的首選。

國慶檔的票房提升,承載的是普通大眾文化消費的剛需。或許也正因如此,這幾年時間裡,基本上都是非傳統電影人主導的影片奪冠。開心麻花更是三年兩奪國慶檔冠軍,成為最大贏家。

從中也可以看出,在傳統電影人的觀念里,國慶檔並非首選。一方面,「賀歲大片」的觀念讓絕大多數影人選擇賀歲廝殺。另一方面,國慶檔本身的市場潛力仍處在無法預估的上升期。

但不容忽視的是,國產電影「新軍」崛起,一方面在於類型上的創新和突破,另一方面也在於此類影片更加懂得抓准新檔期的特點,在宣發上也是新招頻出。

預售票房排座次,「老炮兒」提前「出局」?

近幾年,互聯網對於電影市場的衝擊是顛覆性的。通過大規模票補來改變固有的影市競爭格局,已經成為國內票房的常態,影迷也越來越習慣九塊九、十九塊九的誘惑——這麼便宜,為了吹空調也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預售票房,是互聯網改造電影業最明顯的特徵,也是宣發的全新利器。例如去年的國慶檔,預售票房就成為了左右最終結局的一個關鍵因素。因為貓眼不僅是《羞羞的鐵拳》發行方,也是其四大出品方之一。在線宣發最集中的檔期里,《羞羞的鐵拳》從一開始就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首日,《羞羞的鐵拳》單日票房1.33億,幾乎是第二名的兩倍。在整個國慶檔的上半場,《羞羞的鐵拳》都極其兇猛。

但去年國慶檔的下半場,由於被曝出大規模票房注水,導致整體競爭格局發生了變化。雖然《羞羞的鐵拳》最終奪冠,但國慶檔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爭議。

我們重新審視2017年國慶檔,同期成龍主演的《英倫對決》和劉德華、甄子丹主演的《追龍》,口碑並不亞於《羞羞的鐵拳》,但最終只能互相絞殺,對《羞羞的鐵拳》沒有構成實質性威脅。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一是《羞羞的鐵拳》配置較高,基本上是開心麻花火力最兇猛的一部電影。二是《英倫對決》和《追龍》本身類型和體量過於接近,本質在爭取同一批影迷,只能捉對廝殺。

但今年,幾部國慶檔出戰的電影在類型上各不相同。除了《李茶的姑媽》保持了開心麻花一貫的風格,張藝謀的《影》是檔期內唯一一部古裝動作大片,《無雙》則是動作片,《胖子行動隊》是包貝爾的導演處女作。

從目前的預售情況看,《李茶的姑媽》借開心麻花這兩年的東風,領跑國慶檔;張藝謀的《影》緊隨其後,根據目前海外電影節展映之後的口碑來看,應該會在品質感與商業性上都較為突出,也是國慶檔最受矚目的一部電影。

但總體來看,《悲傷逆流成河》、《找到你》、《古劍奇譚》先後微調檔期,似乎是戰略調整,9月30日上映4部片子又風格各異各有各的受眾,最終誰能脫穎而出,目前還無法最終給出定數,因為「票補定生死」不會在今年出現。

後票補時代的「新國慶」,傳統電影人有機會了?

前段時間,突然網傳廣電總局決定取消票補。中國電影市場,有很大的可能會進入到「後票補時代」。這對於即將到來的國慶檔來說,意味著整個宣發計劃的重新調整和實施。

取消票補,也成為今年國慶檔的最大變數。往年大片可以藉助票補優勢,彎道超車。而今年,公平競爭將大家再次拉到同一起跑線上。

對於傳統電影人來說,這是全新的「奪權」的機會。從近幾年的國慶檔來看,但凡能夠突圍或者逆襲的,都是口碑佔據絕對優勢的影片,而類型和體量對影片的影響力在下降。

目前,在各類購票平台上,《影》都表現出強勁的實力,依靠 「水墨風」格外吸睛外,在威尼斯、多倫多兩項電影節首映獲得的高口碑和張藝謀強大的號召力,都讓這部電影備受關注。

這起碼是一部非常令人期待的電影。在坐進電影院之前,你很難想像張藝謀會講一個怎樣的故事。

事實上,這部電影和張藝謀以往的電影風格有著很大不同。無論是整體的視覺、人物造型還是故事設定,都有一種既古老熟悉卻又新鮮陌生的審美況味,這也讓電影與同檔期其他電影有了一個明顯的區分。

從《紅高粱》到《英雄》,張藝謀是不斷製造中國電影美學奇觀的一位導演。而從《大紅燈籠高高掛》到《歸來》,他對美學形式關注的同時,從未忽視對人性的臨摹和反思。

張藝謀《影》的口碑支撐,也就成為《影》衝擊國慶檔的關鍵因素。在受眾不斷細分的電影市場,傳統電影人對於電影本身的精品化,是他們最大的契機。

暑期檔之後,電影市場陷入了一個新的低迷期。國慶檔早早就被幾部風格迥異的電影「預定」,再加上票補消失引發的變革,讓國慶檔本身的看點更加多元也撲朔迷離。

如果說,票補的出現給了行業新貴挑戰頭部的機會,那麼票補的消失可能給了傳統影人重新證明自己的契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硬糖 的精彩文章:

公子出道多年還沒火?那快去演耽美劇啊!

TAG:娛樂硬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