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對話新浪副總裁魏江雷:讓更多人跑起來比讓更多人跑馬重要得多

對話新浪副總裁魏江雷:讓更多人跑起來比讓更多人跑馬重要得多

魏江雷,人稱大A,2015年1月4日加入新浪,任新浪高級副總裁,新浪體育總經理,他同時也中國田徑協會馬拉松委員會委員。魏江雷先生熱愛體育,尤其是馬拉松和路跑運動,自己跑過20餘個全程馬拉松,作為行業意見領袖,魏江雷先生一直致力於推廣中國的路跑事業。

應跑步研習社北京課程之約,跑步研習社聯合創始人顧曉明於2018年8月31日專訪首都媒體跑團團長魏江雷先生。

以下為專訪內容

一、為什麼我要創辦首都媒體跑團

Q:您和新華社高級記者汪涌等人創辦了首都媒體跑團,作為團長,您下一步有什麼發展計劃?

魏江雷:2016年我和汪涌成立了首都媒體跑團。當時我是團長,汪涌是領隊,大概差不多半年之後,我們又請了譚傑加入作為副團長,還有唐維紅女士作為副領隊。

我們成立首都媒體跑團的目的主要是:第一,我們希望能夠找到跑步的媒體人,能一起去用自己的力量以及自己的資源去推廣跑步運動。媒體人跑步和跑步的媒體人非常不一樣,媒體人跑步與個人跑步沒什麼區別,但跑步的媒體人是以我們的媒體陣地和資源為核心去向大家宣傳跑步文化和健康生活理念。

另外,首都媒體跑團的目的並不是團里每個人要跑多少個馬拉松,而是通過我們的宣傳,通過我們的號召,讓更多的中國人開始跑步,讓跑步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這個是我們最希望達到的。

希望在不久的未來,我們首都媒體跑團,可以吸引更多的媒體人加入我們,大家不光自己享受跑步,享受運動,享受健康,也能夠把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傳遞給更多的人,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人動起來。

二、讓更多人跑起來比讓更多人跑馬拉松更重要

Q:您見證和參與了這幾年馬拉松在中國的大發展,您最希望對那些準備從10公里參加半馬的跑者說什麼?

魏江雷:其實我覺得跑步的真正的意義不是完成馬拉松,而是讓人們可以運動起來,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那些跑過多少個馬拉松的人,而是讓更多從來不跑步的人如何開始跑步,如何完成第一個五公里,第一個十公里。更重要的是能夠健康的、能夠不受傷的一直跑下去。現在很多人特別的短視,就是要在短時間之內讓自己完成馬拉松,挑戰自己,冒著自己身體和其他方面的受傷的危險來跑步。

Q:對於國內的大眾跑步,您覺得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當下從哪些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魏江雷:我們希望傳遞一個正確的、科學的跑步理念,以及跑步的觀念,告訴大家跑步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反覆的講,就像四川人吃辣一樣,你不會因為吃辣而去炫耀,而期望獲得更多人點贊。

其實很多人跑步,目的就是在發朋友圈,可以獲得更多的點贊,可以刷爆朋友圈,但實際上當跑步真正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時候,就像四川人吃辣不會炫耀,你不會去炫耀,不會因為別人的鼓勵而跑或者不跑,你就是你,你需要跑步,因為跑步是你的生活方式。

參加馬拉松是參加一種活動,跑步跟馬拉松是兩回事,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開始跑步,有科學的跑步觀念,並在科學觀念指引之下開始跑步。另外的話,我也希望很多的跑者在自己跑了五年或者十年之後。能夠再重新審視一下自己鍛煉的方式、方法。

當你成為一個跑者的時候,當你每個月跑量超過一百公里的時候,就應該審視自己的鍛煉方式、方法。跑步是不是唯一的或者效率最高的方式,除了跑步之外,你是不是應該考慮更多的其他訓練,比如更多的無氧訓練或者力量訓練,讓自己能夠在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之間達成平衡,讓自己的力量和爆發力跟你已經具備的耐力有一個平衡。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運動方式之間有一個平衡,讓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家庭中以及非常非常多的社會角色中,實現最佳的人生平衡。

中國現在馬拉松賽事一年差不多有五百場,各種各樣的跑步賽事會有一千五百場,比起人口基數來講這個賽事數量還是太少了。但是,大家對待為數不多的跑步賽事的觀念還是不一樣的,有人認為馬拉松是城市名片,是為了更多的宣傳。

我真正希望,無論是舉辦賽事的人或者參與賽事的人真的應該明白跑步是一種生活方式。完成馬拉松和自己能夠堅持不斷地科學地健康地跑下去,這兩者如果必須要有選擇的話,應該選擇後者。因為真正的形成一個運動的生活習慣,才是一個跑馬拉松的人或者一個跑步的人最終應該追求的目標。

我自己是不熱衷也不會去追求五大滿貫六大滿貫的,也不會去為了獎牌去參與某一個跑步比賽。對我而言,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適合自己身體的運動鍛煉方式比什麼都重要。

三、重要的是推廣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而不是普及跑馬

Q:中國完成全馬的跑者我們預計有30-50萬人,您認為如何擴大這個人數?

魏江雷:我覺得中國首先需要擴大的不是完成全馬的人口數量,而是跑步的人口數量。日本一億兩千多萬人口中能夠每周堅持運動,堅持跑步運動的人數超過兩千萬,佔比為16.7%。

我首先希望中國應該普及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運動的理念和運動習慣。至於有多少人完成全馬,我完全不關心,我也不在乎。

Q:我們都知道,您特別喜歡跑步,您是如何平衡跑步與工作及生活的?

魏江雷:我剛剛說過跑步是生活方式,參加馬拉松是參加一種活動,我現在每年能參加的馬拉松不過就是三四個,因為時間太緊張了。平時我一般是早上跑步,我六點鐘起床開始跑步,在六點到八點之間完成跑步、洗漱、吃早飯,然後去上班。對很多人來說,選擇早上跑步或者晚上跑步都是可以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平衡自己的工作、生活、興趣、社會責任以及家庭責任。只有達成了平衡,才能真正讓任何一個你喜歡的運動項目或者習慣成為永恆。

Q:您在跑步過程中有沒有遇見一些困難呢?是如何克服的呢?

魏江雷:我在十八年前開始跑步的時候,那會兒沒有這麼多的書籍,沒有這麼多的人可以去借鑒可以去諮詢。我經歷了非常多的跑步傷病困擾,大概有十個,我的一本書裡面《跑步時,我擁有整個世界》總結了跑步最常見的十種傷病。

希望更多的跑者能夠理解也認同跑步是一個需要科學方法、循序漸進的運動,跑者應當了解跑步中的一些風險,也應該知道如何去規避這些問題。我覺得跑者首先要有這個意識,接下來就是真正採取行動去避免傷病的產生。

我其實更關注的不是馬拉松跑多快或者跑過多少個馬拉松的人,我更關注那些願意拿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幫助更多的人從不跑步到跑步,從零開始到完成十公里的人。我覺得這個才是中國最需要的。

我認同馬拉松精神能夠鼓舞人,我也認同馬拉松跑者的故事能夠激勵更多的人投身到運動中來。但是對我來講,我希望更多的是能夠報道或者能夠找到這些默默無聞的能夠幫助人從零開始喜歡上跑步,開始健康科學跑步的人。他們可能是跑步教練,可能是跑團意見領袖,也有可能就是一名普通跑者。

Q:請您為跑步研習社寫一句寄語

魏江雷:跑步是一種生活方式,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形成這樣健康的生活方式,實現健康、快樂一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跑 的精彩文章:

國際權威機構剛剛發布預防癌症的10大建議:運動是最為重要的防癌措施
跑步總受傷?那是因為你不懂跑後拉伸!

TAG:慧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