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NVIDIA RTX2080Ti/2080 首測:強者,更強

NVIDIA RTX2080Ti/2080 首測:強者,更強

直到把 RTX2080Ti 顯卡拿在手裡,我才真正相信自己沒有在做夢:時隔兩年後,NVIDIA 終於發新顯卡了!

老黃上一次拿出核彈還是在 2016 年,Pascal 家族的 GTX10 系顯卡橫空出世,在大幅度提升性能的同時,還將功耗控制得非常優秀,這讓不少玩家們興奮不已,大呼「老黃良心」!即便是到了今天,10 系顯卡依舊佔據了遊戲顯卡的大半片江山,應付起不少遊戲來都遊刃有餘。

但玩家的需求總是在不斷地升級:更好的性能、更清晰的畫面、更真實的效果、更流暢的幀數......等等等等。而隨著 NVIDIA 與合作方正式推出搭載 G-Sync HDR 技術的 4K 144Hz 遊戲顯示器,我很明顯地發現 GTX1080Ti 竟然不能在 4K 解析度和 144Hz 刷新率下好好玩耍了,這時候,新顯卡的誕生勢不可擋。

於是乎,搭載全新圖靈架構的 RTX 系列顯卡誕生了。

毫無疑問更強的性能、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光線追蹤技術、獨特的 AI 增強圖形技術、對 4K HDR 更好的支持,都是 RTX 系列顯卡的優勢。玩家們的需求是簡單粗暴的,它們就是要更優質的畫面,所以性能的測試環節必不可少,也是我最為關心的;但幀數和解析度的提升,都屬於比較基礎、比較直接的體驗提升,NVIDIA 很明顯想給玩家更多不一樣的體驗,也因此除了 HDR 顯示外,還帶來了 DLSS 技術與 RTX 光線追蹤技術。

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聊聊這次 RTX2080Ti 與 RTX2080 的首測:

1、純性能比拼,RTX 系顯卡到底能強多少;

2、增強遊戲體驗的 HDR 到底如何;

3、新的發展方向:DLSS 與 RTX 技術;

4、新顯卡的功耗與發熱表現;

當然,在開聊之前,得有一個足夠強大的平台來承載這次的內容,這次我組建的這樣一個測試平台:

處理器:英特爾 i7-8086K

主板:ROG Z370 M10 Hero

內存:芝奇幻光戟 8GB × 2 DDR4 3600MHz

散熱器:ROG Ryuou 龍王 120mm 一體式水冷

固態硬碟:浦科特 M9PeG 256GB + 三星 970 EVO 256GB

鍵盤:HyperX Alloy Elite RGB

滑鼠:HyperX Pulsefire Surge

電源:ROG 雷神 1200W機箱:追風者 515ETG

可以看到,在 Fire Strike 的 2K 和 4K 測試中,RTX2080Ti 與 GTX1080Ti 相比優勢不算明顯,大致在 14%~22% 之間。但在 Time Spy 之中提升就非常顯著了,分別是 50% 及 63% 的提升。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 Time Spy 就是模擬支持 DirectX 12 技術遊戲來進行跑分的,換言之,RTX 系顯卡在此類遊戲中能有更好的表現。不過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測試軟體能夠很好地支持 RTX 系顯卡,同時考慮到 3DMark 將在未來為 Time Spy 測試項目加入 RTX 光線追蹤技術的測試,屆時我們會再做一次測試。

如此差距,會不會在遊戲中重現呢?這裡我們用了《守望先鋒》、《絕地求生:大逃殺》、《戰地 1》、《古墓麗影:暗影》、《最終幻想 15》這 5 款遊戲,分別涵蓋了網路遊戲、單機遊戲,新遊戲三個類別,因為大家都是頂級顯卡了,1080p 解析度我們就不測了,直接上 2K 和 4K 解析度下、最高特效的測試結果吧!具體表現如下:

單就 4K 解析度的環節來說,RTX2080Ti 比 GTX1080Ti 提升的幅度很大,普遍都多 30% 以上的幀數,其中最大的是幅度超過 60% 的《守望先鋒》。而 RTX2080 相比 GTX1080Ti 的提升並不大,算是略微勝出,後續隨著驅動的日益完善和遊戲的優化,差距應該會越來越大。

不知道這個「主菜」各位玩家吃得可還開心?話說回來,其實跑分並不是 NVIDIA 希望玩家去做的事情,之前 NVIDIA 中國區總經理張建中先生就說:「真的沒什麼必要去跑分,畢竟遊戲顯卡還是拿來玩遊戲的,它最大的作用應該在遊戲中體現出來,更何況這次我們還有更多別的技術首次亮相。」

沒錯,這些技術就是接下來要提到的。

更極致的遊戲畫面體驗:4K HDR

HDR 高動態範圍顯示技術,較早是在攝影和電視領域運用的,如今也加入到了 PC 遊戲之中,成為一種前衛的遊戲畫面體驗,甚至可以說是次世代的 PC 遊戲體驗。它將遊戲畫面的亮度、色彩、對比度等方面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以我的體驗來講,HDR 顯示效果提供了接近於人眼所見的真實畫面,打個比方:走在陽光下,會覺得環境非常刺眼,行走在黑暗的洞穴里,會覺得伸手不見五指,HDR 顯示正是如此。

當然,開啟 HDR 顯示效果,也會對遊戲的幀數產生一定的影響,而 RTX 系顯卡相較於 GTX10 系顯卡,在 4K 解析度的體驗已經有非常明顯的提升,保證了不少遊戲在 4K 解析度下有高於 60 幀的流暢畫面,因此在 HDR 方面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效果。這裡舉個《使命召喚:二戰》遊戲幀數的對比例子。

HDR 效果開

HDR 效果關

HDR 顯示也需要遊戲本身能夠支持,目前大多數新推出的遊戲都已經可以開啟 HDR 顯示效果,其中《命運 2》這款遊戲開啟 HDR 前後的差距最為明顯,這裡也放上兩張對比圖。關於更多 PC 遊戲的 HDR 畫面體驗,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已經為尾巴們帶來過,可以移步這裡查看:下一代 PC 遊戲體驗是怎樣的?ROG PG27UQ 顯示器告訴你。

相信更多尾巴關心的是,DLSS 和 RTX 到底是什麼?

DLSS 技術,全稱 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即深度學習超級採樣技術,是藉助預先設置的模型,通過深度學習和 RTX 系顯卡中圖靈架構獨有的 Tensor Core 做 AI 神經網路處理,從而在渲染畫面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超採樣、平滑物體邊緣、並提升遊戲幀數的一種技術。因此,它能夠做到:

利用較少的資源快速將低解析度渲染至高解析度;

實現比以往抗鋸齒效果更細膩的物體邊緣;

由於使用獨立的 Tensor Core,GPU 資源可以分配至其他地方;

NVIDIA 意識到,未來人們對畫面精細度的需求會越來越高,現在還是 4K 就已經十分吃力,未來還會有 8K、16K 等等,單單靠瘋狂地提升計算處理能力已經遠遠不夠了。而 NVIDIA 本身也在 AI 人工智慧領域有深入的研究,這次加入的 Tensor Core 就是通過神經網路處理和深度學習,來將以往需要大量 GPU 資源去計算的超採樣、抗鋸齒等工作,轉移到自己身上。

換句話說,過去的抗鋸齒技術 ,可能要被淘汰了。而各種擁有大型地圖的遊戲,也不需要太擔憂地圖的渲染問題。

而 RTX 技術,全稱其實是 Real Time Ray Tracing,即實時光線追蹤技術,NVIDIA 同樣是藉助圖靈架構中的 RT Core,通過對陰影、反射、折射和全局照明等物理屬性的準確把握,實現對物體和環境的實時光線追蹤。這會涉及到遊戲畫面中的哪些效果呢?其實除了光照,還有鏡面、水面、雲霧、反射、陰影等等各個方面,甚至可以說,我們玩遊戲,就是在與光接觸,因此 NVIDIA 這次做出來的實時光線追蹤,幾乎可以改變我們對遊戲的認知,在不久的將來,CG 級的遊戲畫面將不再是夢。這也難怪,NVIDIA 會用 RTX 代號直接取代了 GTX。

RTX2080 渲染光線追蹤技術的畫面

目前支持 RTX 實時光線追蹤技術的遊戲還暫未推出,NVIDIA 官方僅放出了一段《星球大戰》的 Demo 演示畫面,也已經有許多家遊戲廠商宣布將推出支持 RTX 技術的遊戲。

NVIDIA 為什麼要推出這兩個技術?我認為相當好理解:對於 GPU 來說,一味地堆性能並不是出路,這就好像旗艦手機,大家都是頂級的硬體配置,那用戶會怎麼選?當然是選那些有特色亮點、有實用功能的了。顯卡亦是如此,RTX 系的誕生,實際上象徵著 NVIDIA 要開始走更多的差異化道路。在此之前,可能是用 G-Sync、用 Max-Q,現在則將會是 DLSS、RTX,未來還會有更多。而這一些少不了 AI 人工智慧的介入,RT core 和 Tensor core 就像是 RTX 系顯卡的左右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RTX 系顯卡功耗爆炸?不存在的

大概是加持的雙散熱風扇和全卡覆蓋的君熱板給人留下「很熱」的第一印象,再加上各種新技術的加持,不少人認為新的 RTX 系顯卡會非常燙,同時功耗也會爆炸。

實際上不管是 RTX2080 還是 RTX2080Ti,在我的測試中,整機平台都峰值功率都未超過 500W,遊戲中整機都保持在 350W 左右,和 GTX1080Ti 比並沒有明顯的提升。至於溫度,RTX2080Ti 的經過一段時間的 4K 遊戲後,保持在 81 度,RTX2080 則稍好一些,穩定在 78 度左右,這意味著 RTX 系 Founders Edition 顯卡雖然進行了出廠超頻,但仍然留給玩家和廠商一定的超頻空間,說明全卡覆蓋的均熱板和雙散熱風扇功不可沒。

官方超頻加上給力的散熱,說實話我覺得留給顯卡廠商的空間並不多了,過去同型號非公版顯卡之間的差異化設計,主要是外觀、散熱、噪音以及一些服務等等,特別是公版僅有一個渦輪散熱風扇的情況下,現在官方將超頻和散熱都做得不錯 ,非公版就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讓消費者買單。

強者更強,也更具差異化優勢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次的顯卡迭代,那就是:性能提升是「理所應當」,而技術及體驗方面的提升才是「核心關鍵」。

以現在測試的公版 RTX2080Ti 和 RTX2080 來看,價格或許是阻礙玩家購買它的最大因素,畢竟 9999 元和 6499 元的顯卡,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的,相反,降價的 GTX 系顯卡倒是有著更好的親和力。但對於想體驗新技術、更強性能的玩家來說,RTX 系顯卡顯然是必須的。

很多人會覺得,這次 RTX 系顯卡的提升並不給力。確實,和 GTX10 系顯卡所作的性能提升相比,它還遠沒到全面秒殺的階段,大喊一聲「老黃真黑」也並無不妥。但新技術的加入和運用是我認為比較亮眼的地方,而這也將讓 RTX 系顯卡變得更加特別,更有差異化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土木人的極簡裝備,也是我的極簡數碼剁手清單
武漢第十五屆艾妮動漫遊戲展及 CA15&AP10 同人博覽會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