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本利用人體iPS細胞再現先天性腎病病狀

日本利用人體iPS細胞再現先天性腎病病狀

日本熊本大學發生醫學研究所的西中村隆一教授領導的研發小組,利用源自先天性腎病患者的iPS細胞誘導腎臟組織,成功再現了疾病狀態。




腎臟是負責過濾血液中的代謝物質並將其排出體外的器官,同時還要保留血液中的蛋白質,避免其隨著尿液排出(參考圖1)。掌管這部分的是存在於腎小球足細胞(上皮細胞)的濾過膜(裂隙膜),其主要構成是一種名為 nephrin 的蛋白。所以,如果 nephrin 蛋白髮生基因突變,血液中的蛋白質就會大量進入尿液,引發先天性腎病綜合征。目前這種病還很難徹底治癒,一直未能開發出人工再現濾過膜的方法,成為相關研究的瓶頸。


圖1:腎小球足細胞和濾過膜




西中村隆一教授的研發小組於2014年利用人體iPS細胞在試管內成功誘導製成了腎臟組織。2016年又通過實驗證明,利用iPS細胞誘導製成的腎小球足細胞具備nephrin 蛋白,而且發現,如果在誘導過程中將其移植到小鼠身上,腎小球足細胞會變得更加成熟。所以,研發小組此次將這些方法用到了源自先天性腎病患者的iPS細胞上。




首先,通過 nephrin 蛋白僅發生1處基因突變的先天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的皮膚製作iPS細胞(參考圖2)。然後在試管內誘導成腎臟組織,此時發現,原本應該位於腎小球足細胞表面的 nephrin 蛋白出現在了細胞內,幾乎無法形成濾過膜前體(參考圖3A)。在誘導過程中將其移植到小鼠身上,通常情況下足細胞會變得更加成熟,nephrin 蛋白移動到血管側,但利用患者的iPS細胞,在這一步也遇到了障礙(參考圖3B)。也就是說,通過這樣的實驗,利用iPS細胞再現了先天性腎病的初期病狀。



另外,如果利用源自患者的iPS細胞,先修復 nephrin 蛋白的基因突變後再誘導腎臟組織,上述異常便恢復正常(參考圖4)。換句話就是,此處的基因突變就是致病原因,修復該基因突變就有望治療先天性腎病綜合征。



圖2:利用源自患者的iPS細胞誘導的足細胞發生異常(整理)


圖3:源自患者的足細胞濾過膜前體減少



圖4:通過修復基因突變恢復了正常的濾過膜前體




本研究是首個利用患者的iPS細胞再現腎小球性腎病病狀的成功案例,有助於查明病因和開發新葯。




相關論文已於8月31日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Stem Cell Reports》的在線版。




文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觀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利用材料信息學發現新型超導物質
直徑30μm、寬高比15、傾斜5度--超小型 DEEL 複合機

TAG:客觀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