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阿里布局自動駕駛,有哪些先天的優勢?

阿里布局自動駕駛,有哪些先天的優勢?

9月19日,在阿里雲棲大會上,出現了許多自動駕駛相關的元素。將這些元素連接起來,不難看出阿里自動駕駛的發展藍圖。


A.I. Labs X實驗室

在雲棲大會的會場,阿里巴巴A.I. Labs的智慧物流車格外顯眼。這輛自動駕駛物流車外型顯得比較概念:取消了駕駛艙,兩側設置了兩塊屏幕用於向行人展示車輛接下來的動作。在感測器方面,可以看到,車輛的前後和兩側使用了Velodyne的16線激光雷達。車頂上則安裝了一個Velodyne 32線的激光雷達,一個雙目攝像頭,5個單目攝像頭,其他的感測器,如RTK、超聲波雷達等則隱藏在車身中。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該車在城市道路中的行駛速度在30到40公里左右,載重在幾噸的級別,定位精度在20厘米以內。

此外,A.I. Labs還展出了其用於車路協同的「感知基站」產品。感知基站使用了一個激光雷達,前後兩個攝像頭,能夠對路上的車輛和周圍的行人進行感知。

A.I. Labs X實驗室的演算法工程師介紹,團隊從去年開始研發這款定位於L4級的自動駕駛智慧物流車,目前正處於測試階段,但離量產還有一定的時間。

在大會的現場也有A.I. Labs改裝的林肯MKZ自動駕駛測試車:


菜鳥ET實驗室

繼今年5月底發布了第三代物流無人車G Plus之後,菜鳥ET實驗室又在今天發布了其第四代物流無人車。此次共發布了兩款物流無人車:N型和M型。

這兩款無人車都面向新零售場景。其中M型產品與上一代產品比較相似,同樣採用了車廂車體分離的設計,能適應不同的新零售場景。不同的是,該車的車頭的較薄,增大了裝載容積,整輛無人車的寬度為90厘米,長度在2米以內。90厘米的寬度使得無人車能夠在狹窄的地方更易通過,也有利於其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穿梭。該車的最高時速為25公里,續航里程為50公里,目前可在園區內行駛,未來可以在非機動車道行駛。從現場看來,該車能夠較好地應對前方障礙物,但該車的剎車控制比較機械。

M型物流無人車

由於引入了成熟的汽車供應鏈,N型產品的外形比較有設計感,剎車控制也比較成熟,但容積較小。該車使在頂部使用了一個激光雷達,前後還使用了兩個用於避障的激光雷達。未來,該車性能將逐步擴展,推廣到機動車道中。目前,該車的續航里程為100公里,貨箱具有製冷功能。

N型物流無人車

菜鳥ET物流實驗室資深產品專家谷祖林表示,菜鳥末端無人車歷經多次迭代,目前技術成熟穩定,為量產商用創造了技術條件,兩款車都將會在明年3月之前開始交付。

對於無人車的管理調度,菜鳥ET實驗室研發出了名為NASA平台進行管理,對車輛進行實時的控制。


斑馬、高德地圖、AliOS、千尋、阿里雲

在雲棲大會的展區內,還有斑馬、AliOS、高德、千尋、阿里雲的展台。

在斑馬的展台上,可以看到多輛搭載斑馬系統的車型。上個月發布的榮威Marvel X也出現在了展台上。榮威Marvel X使用了AR導航系統,該系統能夠在駕駛艙儀錶盤上顯示車輛應該執行的行駛路線。

在AliOS的展台上,展出了智能駕駛座艙,該座艙可以通過聲紋、人臉識別來識別用戶,進而個性化調節車內設置,AR導航系統也嵌入其中,另外,該座艙還搭載了多模式手勢識別功能。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該智能駕駛座艙採用了英特爾的處理器Apollo Lake,而屏幕的處理,則採用了恩智浦的車載處理器i.MX 8。

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的高德地圖展出了「高德開放平台」,該平台包括海外位置服務、網約車解決方案、為出行行業提供流量入口的高德易行平台,以及貨車運前調度和運後分析的服務。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合資成立的千尋位置在展區內展出了多款使用千尋位置服務的定位產品。據了解,千尋跬步FindM產品,定位精度可以達到亞米級。

作為此次雲棲大會的主角,阿里雲並未在展台上展出自動駕駛和汽車相關的產品。但在此次大會上倒有許多相關的專場會議,雷鋒網新智駕將在未來幾天繼續報道。


車路協同系統

在雲棲大會的主論壇上,阿里雲的總裁胡曉明也提到了近期發布的阿里的車路協同系統。他表示,阿里巴巴和浙江省交通廳也達成了戰略合作,將共同推進浙江省智慧高速建設,阿里雲、AliOS、達摩院、高德、千尋等都會參與其中,通過雲端一體化計算,感知基站、協同計算系統、雲端大腦,共同組成車路協同體系,未來服務於互聯網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及普通功能車。


晶元公司——平頭哥

今天,阿里巴巴集團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布,阿里巴巴成立獨立晶元企業「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該公司由中天微與達摩院晶元團隊整合而成。他表示,和達摩院一樣,平頭哥的目標也是最終獨立化運作,推進雲端一體化的晶元布局。他介紹,阿里巴巴將於明年發布第一個神經網路晶元,同時將研究量子晶元。

小結

總結此次雲棲大會的自動駕駛元素,可以了解到,阿里在自動駕駛技術所需的資源上,有許多先天的優勢。

3輛無人車,已經顯示出了阿里在單車智能上的研發實力,而從車載操作系統到智能駕駛座艙,則體現了阿里對汽車終端的重視和布局。定位和地圖是未來出行必不可少的環節,阿里已經有千尋和高德地圖的加持。近期發布的車路協同系統,可以說是阿里在V2X上的一個開始。自動駕駛的研發需要強大的計算力支持,阿里雲恰好能夠提供這方面的支持。剛剛成立的晶元公司,雖然目前還不能為其自動駕駛發揮作用,但未來必定能為其自動駕駛提供終端服務。

先天的優勢已有,剩下的,就看阿里如何好好利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南京大學攜手英特爾成立人工智慧 IPCC 中心
專訪考拉閱讀CEO趙梓淳:用AI打造中國的「藍思標準」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