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總是犯困,沒有精神?教你輕鬆解「秋乏」

總是犯困,沒有精神?教你輕鬆解「秋乏」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調理」:仰望岐黃在網上發現了一個很好的自助中醫調理系統,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可以推薦不少調理方法,很全面也挺準確,趁著免費推薦大家抓緊試試!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到了秋天,總是犯困,沒有精神,這是秋乏的表現。

不過,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因為夏季氣血充於表,至秋氣機下沉,但仍氣動於先,血動於後,肌膚腠理多血而少氣故易出現疲乏。

另外,秋主燥,燥熱耗氣傷陰,氣虛則出現四肢無力、神疲懶言、陰虛則感口乾、咽干。

處暑至秋分時節,早晚溫差較大,中午氣溫仍然較高,暑濕仍較重,濕易困脾,脾主肌肉,故會出現疲憊無力的現象。如何緩解秋乏,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緩解秋乏的方法

1.每天多睡一小時

夏季夜短晝長,很多人養成了晚睡早起的習慣,秋季來臨,這種習慣就要注意調整了,晚上爭取在十點半之前睡覺,因為十一點,也就是「子時」以後人體的各個器官功能都開始下降,它們同樣需要休息。

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最好養成午睡的習慣。當然,睡覺也不是越多越好,每天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就好。

九制黑芝麻,入腎,黑髮效果也很好:

岐黃小廣告

左手是第八次,右手是第九次的哦 對比太明顯了,九蒸九曬差一蒸一曬都有巨大差別。太行山九蒸九晒黑芝麻產自人傑地靈的太行山脈,黑芝可補五臟,長肌肉,填腦髓,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芝麻雖小,除了外面黑皮裡面還有白皮,再裡面才是芝麻果仁,直接吃黑芝麻消化不掉,從腸胃走一遭人體不得其福反受其害 。這樣堅實緻密的結構,一遍蒸、炒無法充分制熟,所以我們聰明的祖先研製出了這樣一種製法——九蒸九曬(一般整道工序完成至少需要9-15天左右)!通過這種中藥炮製的方式制出的黑芝麻,外皮基本已經脫落,制後的黑芝麻非常利於人體的吸收,已經不再是當初難於消化的黑芝麻了。。。

2.適當進行有氧運動

可以讓大腦的氧氣變得充足,緩解腦疲勞,比如太極拳、羽毛球、散步、慢跑、廣場舞等,但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加重身體的疲勞。

經常待在室內的上班族可以經常伸伸懶腰,可以起到伸展腰部、活動筋骨、放鬆脊柱的作用,由於肢體的活動,也可以把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給大腦。

3.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堅持吃早餐,早餐吃得少,不能為腦細胞提供能源,會使人精神不振,時間長了會出現倦怠無力,不能精力充肺的學習和工作。

吃得過多大量血液流向消化道,腦供血會減少,大腦缺血缺氧,亦會引起秋乏癥狀。

少吃腥膻油膩和辛辣食物,多食富含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豆製品和紅豆、綠豆、燕麥等。

健脾八珍粉,調理脾胃、祛濕效果好:

岐黃小廣告

八珍粉這個方子時至今日已經有很多配伍、這個當年慈禧太后的養生用品發展至今、側重也各不相同。在這款八珍糕方子裡面,山藥、蓮子肉、白扁豆都是健脾補脾;茯苓和薏米是利水祛濕;芡實收澀養身,山楂消食健胃,麥芽舒肝健脾和胃。這樣一來,整個方子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難怪有人說,八珍糕是千年養生第一糕。

三則食療方推薦

1.鮮百合50克,豬脊骨500克。豬脊骨剁成小塊,與百合同加水大火煮沸,去浮沫後用小火煮熟爛,加鹽、味精調味即可,食脊骨飲湯。

功效:養陰潤燥、清心安神,適應於咳嗽、痰黃或帶血、失眠多夢等。

2.鮮藕1000克、生地黃250克、蜂蜜適量。鮮藕切塊,與生地黃同入鍋加水煎煮,每20分鐘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煮,共3次,合併3次煎液,用小火熬至稠黏時加蜂蜜攪勻,至沸即可。每次半湯匙含化咽下,每日飯後服用。

功效:滋陰潤燥,適應於大便燥結、口渴咽干、燥熱心煩、自汗盜汗等。

3.雪梨或鴨梨500克,蜂蜜100克。將梨洗凈去皮、核、柄,切片,加水煮至七成熟,加入蜂蜜攪拌,小火煮至熟透收汁,每日早晚各一湯匙。

功效:滋陰潤燥、清心安神,適應於肺熱肺燥、乾咳無痰或痰黃黏稠、口渴咽干、酒後煩渴、心煩失眠等。

進行穴位按摩

適當進行穴位按摩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

1.太陽穴

位於眉梢與眼外角連線中點,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手指合攏,指尖輕輕按摩,局部微微感覺酸脹即可。

岐黃小廣告

岐黃小艾、性價比高

尺寸:直徑18mm,長20cm

艾絨比例:20:1

凈重:15克左右

數量:20根一包

這款小艾條

不僅實惠

扶陽效果也好!

2.百會穴

位於兩耳連線與頭頂正中線的交點,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於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

3.風池穴

位於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位置。頭後仰,拇指環形轉動按摩穴位1分鐘,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反覆5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都陽虛了,還老喝這個!
在桌子上滾這個穴,竟然可以治這麼多疼痛!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