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影票支持「改退簽」動了誰的乳酪?

電影票支持「改退簽」動了誰的乳酪?

在中國電影票務市場,電影票「一經售出、概不退換」的行業鐵律一直都是影迷觀眾們心中的一個痛點。尤其是在中國電影總票房市場不斷創造歷史新高的當下,這條被吐槽已久的「霸王條款」甚至已經成為了電影市場的最後一個詬病難題。

9月18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了一則《關於電影票「退改簽」規定的通知》。

《通知》中指出,「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保障觀眾合法權益,現規定各院線、影院投資公司、影院、第三方網路售票平台所制定的「退改簽」規定要優化流程、簡化手續,充分體現公平合理、親民便民的原則,很好的履行對觀眾的告知義務,便於觀眾查閱和社會監督。」

具體執行方式是,各院線、影院投資公司、影院、第三方網路售票平台簽訂電影票代售協議時,要明確「退改簽」規定,規定條款盡量細化,做到權責清楚。

此外,各影院還應在大堂醒目位置公示購票「退改簽」須知,以保證觀眾在進入影城櫃檯購票時,提前了解到影票「退改簽」規定。

也就是說,未來消費者在購買電影票的時候,將享受到與火車票、飛機票等相似的「退改簽」服務,而中國電影票房市場也將因「惡意刷票」迎來新一輪的挑戰和風險。

標準不一成電影票「退改簽」落地第一難題

雖然電影票「不退不改」「只改不退」的現象一直都廣泛存在,但在支持「改退簽」的用戶體驗上,影院、第三方網路售票平台也都曾做出過嘗試和改變。

2016年2月,在一次新版本的更新升級中,淘寶電影(後升級為:淘票票)增加了電影票退票功能,但這個「特權」每個賬號一季度僅限使用一次。

而在淘寶電影之前,貓眼電影也曾推出過電影票在線改簽功能。這一功能體現為:在規定時間範圍內,所有貓眼電影用戶都可在購票的影院任意更改觀影場次及電影。

但在接下來的兩年間,隨著第三方網路售票平台市場的競爭和洗牌,電影票「退改簽」服務中逐漸增加了很多的「套路」。其中,有的購票平台將「退改簽」權益列為了會員「特權」,不同的會員積分等級對應不同的「退改簽」次數,每月最少1次,最多5次。

淘票票平台上的「改退簽」規則

目前,在淘票票的購票平台上,是支持所有消費者「改退簽」服務的,而這一「改退簽」權益規定也明顯類似於火車票的「改退簽」服務章程。改退簽須知中寫道,未取票開場前24小時和1小時以上,退票或者改簽都將收取一定的服務費,而未取票開場錢1小時內是不允許退票和改簽的。

貓眼電影平台上的「改退簽」規則

而貓眼電影的購票平台上,很多影院在消費者下單前就已經標註到「不可退」「不可改」的購票規則。其中,有些VIP場次僅支持改簽,但必須是在電影開場24小時前,可免費改簽;開場1小時前,改簽的手續費是整單6元;使用觀影卡或取票後不再支持改退簽。

不難看出,電影票「退改簽」服務確實是一個需要影院、售票系統和網路售票平台三方協同合作的過程。正是因為影院可以有選擇地在不同購票平台提供不同的退票或改簽服務,也就造成了部分影片不同場次在各大購票平台上出現「退改簽」服務不統一的結果。

此次發布《關於電影票「退改簽」規定的通知》的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負責人表示,很多影院和第三方網路售票平台都是主張允許電影票「退改簽」的,但鑒於電影票這一消費產品的特殊性,以及各地區影院放映的差異性,目前全面放開電影票「退改簽」服務確實還有一定困難。

微博網友評論

另一方面,據統計,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已突破559億元,同比增長13.45%;與此同時,線上票務服務也在飛速增長,目前有超過70%的消費者是通過在線票務平台購買電影票。而在貓眼電影對用戶投訴數據的分析中發現,因電影票無法退改簽的投訴佔比高達80%。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電影票退改簽已是剛需,但該功能仍僅限於線上,線下影院人工售票還是無法滿足大量用戶的服務需求。同時,「退改簽」功能的推廣對於影院正常售票及上座率的影響也必須考慮到,畢竟電影票「退改簽」不僅僅是換個票那麼簡單。

「退改簽」服務該如何躲避「惡意刷票」難題?

在大力推廣電影票「改退簽」的道路上,藉此服務而產生的「惡意刷票」成為了影院和網路購票平台難以迴避的問題之一。

有影城工作人員曾解釋稱:「刷票會造成預售期間票房大賣的假象,影響影院排片,一場電影只要有一人買票,就無法更改電影的排期。如果此時惡意退票,不僅別的電影失去更多排片機會,這部電影票房也會降低,直接影響影城收入。」

目前,利用技術手段甄別正常退票和惡意退票並非完全不可能,但這也需要各大網路售票平台的統一協作。

今年4月,由劉若英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上映之時,就曾鬧過「惡意刷票」的醜聞。據統計,《後來的我們》總預售票房高達1.2億元,進入了中國電影史上預售票房前十位。如此超高的預售成績讓院線經理們都對劉若英的這部處女作充滿信心,紛紛調整排片,增加放映場次。

電影《後來的我們》上映首日拍片佔比及票房數據

上映首日,《後來的我們》排座佔比48.4%,場次佔比44%,吞食了近五成的市場。而在得到高排片的加持後,《後來的我們》不出意外取得了非常傲人的票房成績,上映首日票房便高達近3億元,隨後兩天票房輕鬆突破5億元。

與此同時,在電影首映當日,《後來的我們》出現了詭異的大規模「退預售票」事件。截至4月28日上映當天,貓眼平台上出現的疑似惡意刷票並退票數約38萬張,涉及票房約1300萬元,占當日總票房2.8億的4.6%。這些惡意刷票訂單普遍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此外,淘票票平台也有超過2萬張《後來的我們》的退票。

當時,有院線經理向媒體大吐苦水:「大規模退票不僅佔有了預售的真票房,而且後台在退回了這部分預售成績後,影院也就相當於沒有收到錢;一邊是因為虛高成績進行大量排片的院線,一邊是想看的觀眾因為票已售出買不到,真可謂是兩敗俱傷。」

在《後來的我們》出現「退預售票」事件之後,從長遠來看,「惡意刷票」這種鑽漏洞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電影票「改退簽」服務的完善。比如目前淘票票所推行的根據退票時間收取比例不等的退票手續費制度,在明確了消費者的購票權益同時,也有效抑制了刷票造假的市場風險。

不過,此次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通過硬性規定強制推廣「改退簽」服務,也難免會為電影票務市場埋下另一顆地雷,那就是倒票份子「黃牛黨」的再次崛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尼爾森快消報告:消費升級向四線城市轉移,線上線下需同步驅動
裁員潮滾滾來 特寫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