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代書法名家名帖選——《與嬸嬸書帖》

歷代書法名家名帖選——《與嬸嬸書帖》

歷代書法名家名帖選——《與嬸嬸書帖》

管道升,景定三年(1262年),一說咸淳七年(1271年),生於湖州吳興(今浙江吳興),一說德清縣茅山(今屬干山鄉)。天生才資過人,聰明慧敏,性情開朗,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生而知之的極高天賦,加上長期而全面的、學習,在她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培養了多方面的藝術才能。

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管道升至京,疑是年與趙孟頫認識並成婚。不知是一見鍾情,還是相互傾慕,使兩位曠世才人相成眷屬,在之後的一生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同心同德、相敬如賓,既能各自獨立、各有千秋,又能相得益彰、珠聯壁合。她與趙孟頫確實是久經考驗的天造地設的絕配。儘管唇齒亦相磨,但充滿和具有全面智慧的她,在與趙孟頫發生摩擦或出現隔膜的時刻,都能遊刃有餘地、及時地、甚至是預見性地解除他們之間的危機,維持、甚至以此加深他們之間的關係。

中年的管道升,「玉貌一衰難再好」,長期以來的各種家庭瑣事及社會應酬,將她以前的月華水色消磨殆盡,思想變得更成熟、性情變的暴躁,趙孟頫對婚姻的忠貞便開始動搖,準備且堅持納妾,在這婚姻危機的關鍵時刻,她一不嚴聲厲色、二不依來順受,而是以一種高雅通達而積極嚴肅的態度和情懷創作《我儂詞》表達自己的感受: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詞中反映了重塑你我的批評自我批評的科學態度,也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命運和家庭責任,成為表達伉儷情深意篤千古絕唱。當趙孟頫看到她的這首詞後,不由的被深深地打動了,從此,也就再沒有提過納妾之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家講譚 的精彩文章:

歷代書法名帖名家選——《寒食帖》
歷代書法名家名帖選——《晉紙帖》

TAG:自家講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