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瑞典警察高官蘇聯給錢就當間諜 潛逃後因病又回國自首

瑞典警察高官蘇聯給錢就當間諜 潛逃後因病又回國自首

生於1937年的瑞典人斯蒂格.伯林可以說是俄羅斯聯邦軍隊總參謀部情報總局,簡稱GRU(格勒烏)著名的間諜。格勒烏是1918年由列寧組建,擁有著極強獨立性的軍事情報機構,各個部門都無權干涉和了解他的工作,這裡面也包括了大家更為熟悉的克格勃。

斯蒂格.伯林實質上可以算是一名比較魯莽的冒險家。他原本是一名刑警,後來在1968到1979年期間擔任聯合國駐中東官員,後來又擔任了瑞典國家安全警察,甚至做到了國防參謀部的聯絡官。

1976年,當斯蒂格.伯林還在中東的時候,他就受到了蘇聯軍事情報人員的招募。蘇聯軍事情報人員因為他魯莽的性格接近他,並發現他愛慕虛榮,並不斷測試他為了獲得物質可以做出的「冒險」舉動。

你也許可以治癒一個人魯莽的性格,但你無法修復一個扭曲的心靈。他會把一個人推向愚蠢的模式,甚至精神錯亂。

由於斯蒂格.伯林覺得可以從蘇聯人手上得到大量的金錢來享受生活,因此他成為了蘇聯人的間諜。

斯蒂格.伯林當時在瑞典無論是作為國家安全警察,還是作為國防部的工作人員他都可以接觸最高機密,其中有許多的重要文件。

1977年,蘇聯駐瑞典武官費多索夫準備向西方尋求政治庇護。當時瑞典已經為接收費多索夫做了精心準備,期待他能成為瑞典歷史上「最大的獵物」。結果費多索夫被突然召回了莫斯科,這背後就是斯蒂格.伯林的功勞,不過格勒烏後來認為斯蒂格.伯林的情報有誇大的嫌疑。

而斯蒂格.伯林卻和費多索夫有些相似。1977年當時一名在瑞典的格勒烏間諜叛逃到了英格蘭,他告訴了英國方面格勒烏在瑞典國家安全警察中安排得有代理人。英國人將這一情報立即通知了瑞典方面,瑞典方面極為重視,瑞典國家安全警察的領導佩爾森親自前往倫敦親自審問了蘇聯間諜。這位變節的蘇聯間諜告訴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隨後瑞典方面的反間諜層級迅速提高。在1979年3月,在收集到斯蒂格.伯林參與向蘇聯情報機構提供機密的必要證據後,斯蒂格.伯林遭到了逮捕。

1979年12月,瑞典法院以斯蒂格.伯林從事間諜罪判處他無期徒刑。作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罪犯,斯蒂格.伯林最初是與其他罪犯嚴格的隔離進行單獨關押的,後來因為在監獄裡表現優秀,他的監管層級被降低。

在監獄裡瑞典方面甚至允許他與一位名叫伊麗莎白.桑德伯格的女子結婚,他還改名為了尤金。

在1985年和1987年,斯蒂格.伯林兩次向瑞典方面提出赦免,但最終都被卡在了瑞典國家安全警察那裡。當時,斯蒂格.伯林應該已經有了一個成熟的逃跑計劃。

1987年10月6日晚上,當斯蒂格.伯林在守衛的看管下,與妻子伊麗莎白在斯德哥爾摩附近林克布鎮的一處鄉間別墅會面時,他帶著妻子騙過守衛逃跑了。

後來瑞典警方在廚房內發現了無線電代碼。出逃後的斯蒂格.伯林先前往了格里斯勒漢港,然後從那裡坐渡輪前往芬蘭,然後前往圖爾庫,在那裡他們聯繫了蘇聯領事館內的格勒烏官員,隨後被蘇聯方面立即送往了赫爾辛基蘇聯大使館。

在蘇聯大使館裡斯蒂格.伯林和妻子一直呆到了10月10日,蘇聯方面決定將他們藏在汽車後備箱內,由蘇芬邊境秘密送入蘇聯境內。

抵達莫斯利的斯蒂格.伯林接受了軍事情報方面的進一步培訓。在培訓結束後他被派往了匈牙利,並在1989年前往了布達佩斯。

1990年斯蒂格.伯林與妻子又以英國人的新身份本派往黎巴嫩,並在那裡執行格勒烏的任務。

到1994年8月的時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斯蒂格.伯林自願返回了瑞典接受處罰,隨後再次被關進了監獄,同樣被判處了無期徒刑。斯蒂格.伯林的妻子伊麗莎白因協助逃跑則被判處了兩年監禁。但瑞典這類案件的追溯時效是五年,因此對於伊麗莎白的案件追溯到1991年10月1日便已經結束了。然而這時候伊麗莎白已經患上了癌症,最終在1994年去世。

再次被關進監獄的斯蒂格.伯林,又再次向瑞典政府提出赦免要求,他的理由就是自己間諜所服務的那個國家已經在地圖上不存在了。此外他還患上了帕金森病。

1996年夏天的時候,斯蒂格.伯林在監獄醫院裡受到了一名22歲囚犯用叉子對頭部連續兩次攻擊。1996年7月的時候,瑞典政府決定對斯蒂格.伯林減刑為23年徒刑。

1996年12月,瑞典釋放犯罪委員會決定於1997年7月17日提前釋放斯蒂格.伯林。

出獄後的斯蒂格.伯林,在2006年加入了瑞典左翼黨。因從90年代末開始,斯蒂格.伯林就患有嚴重的帕金森病,最終他於2015年1月24日在斯德哥爾摩去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精心策劃的偽武漢特別市成立大會 張之洞之子淪為賣國漢奸
二戰時美國本土曾關押過41萬戰俘 對於日本俘虜的管理最簡單

TAG: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