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如何應對抗精神病藥物引發的代謝綜合征?

如何應對抗精神病藥物引發的代謝綜合征?

對於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來說,代謝不良反應往往會讓患者雪上加霜,比如糖代謝異常、脂質異常和體重增加。這些代謝不良反應可能發生在任何患者之間,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初次接觸藥物的患者以及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


如何應對抗精神病藥物引發的代謝綜合征?


精神病患者的代謝綜合征是比較開放的綜合征,包含多種癥狀群,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會引發肥胖、胰島素抵抗、血壓異常等問題。據報道,精神疾病患者的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和冠心病的死亡率都顯著高於非精神疾病患者,約為6倍。這些代謝綜合征的發生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可能和精神分裂症本身有關,也有可能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方式,缺乏自我護理(脂肪和糖攝入過多等)、久坐不動、運動減少,對精神病的反應壓力過大,以及醫生選藥用葯等有關。


如何應對抗精神病藥物引發的代謝綜合征?


成人的抗精神病藥物和代謝異常風險(表 2)

相關機制

抗精神病藥物引發的常見代謝綜合征是肥胖,許多受體機制涉及抗精神病葯相關的體重增加,包括5-HT2C、組胺H1、α-腎上腺素、多巴胺D2和毒蕈鹼M3受體。系列研究表明,奧氮平誘導的體重增加可能是其對5-HT2C(非H1)和D2的拮抗作用導致。抗精神病葯在下丘腦受體(介導調控食物攝入)和邊緣系統(控制食慾和獎勵)的作用可能進一步解釋體重增加的機制。

另一個方面是糖尿病。糖尿病發病的風險可能是由於體重增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還可能包括其他因素,最明顯的是氯氮平和奧氮平,可能會破壞葡萄糖調節,其獨立於肥胖或體重增加而發生,並且可能是胰島素抵抗的直接誘因,這表明即使沒有體重增加也需監測血漿葡萄糖水平。

如何應對

對抗精神分裂藥物引發的代謝綜合征,目前臨床上有兩種主要的應對方法,一是將代謝綜合征風險較高的藥物替換為風險較低的藥物。第二種方法是密切關注患者的體脂、血糖和血壓的變化,並進行有效的患者教育,幫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控制上述代謝指標。

1、換藥

在目前常用抗精神病藥物中,平類藥物,如氯氮平、奧氮平、喹硫平等會對代謝綜合征有明顯的影響,這是由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證實的。另外一些藥物對代謝綜合征的影響比較少,比如氨磺必利、阿立哌唑、齊拉西酮,甚至可以治療、減少別的藥物造成的代謝困擾。如果代謝綜合征已經對患者造成了困擾或者達到一定嚴重程度,比如糖耐量出現嚴重異常,血脂已經嚴重紊亂,或者因為非常肥胖給患者造成了生活上的困擾,醫生要做的是換一種對代謝影響較小的藥物,避免造成持續的傷害。

換藥時也要考察一些因素,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還要看癥狀控制的程度。如果疾病控制得比較穩定,換藥也許會順利一些,只要換藥時間長一些,換用氨磺必利、阿立哌唑、齊拉西酮等都會比較順利。

2、生活方式和運動

在評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任何代謝或心血管障礙時,還要解決諸如運動、飲食、輔助性藥物治療和吸煙等可變因素。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謝和心血管風險的管理已經制定了循證指南,強調身體健康在精神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控制代謝綜合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並給予照料指導,讓其多參與運動,迴避一些會導致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食物,這些都是常用的辦法。代謝綜合征很突出的是肥胖問題,實際上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就是注意健康飲食,減少食量、控制食慾、延長吃飯時間。

3、密切監測

一些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可能存在內在聯繫,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治療前血糖水平就可能高於一般人群,所以臨床醫生理應加強代謝綜合征的防範,儘可能減輕患者的軀體疾病負擔,在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過程中定期檢測血糖是有必要的。

對於長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藥物的患者,在用藥前,應對血糖、血脂、血壓、體重進行檢測,同時對於是否存在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進行評價。藥物治療後12周,上述指標應再次評價,以後每年檢測1次。盡量使用影響較小的藥物,避免藥物過量和聯合用藥。同時要合理的制定飲食方案及作息時間,減少發生血糖代謝異常的風險。

首發精神病複發後,是否需要更大劑量的抗精神病物?
精神科藥物的相互作用——抗精神病葯、抗抑鬱葯

TAG:大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