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秋節吃月餅起源於哪個朝代?慈禧太后為啥要把月餅改名叫「月菜糕」?

中秋節吃月餅起源於哪個朝代?慈禧太后為啥要把月餅改名叫「月菜糕」?

相傳,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起源於元末明初,元朝末年,中原人民不堪忍受蒙古人的殘暴統治,紛紛揭竿而起,朱元璋聯合各路義軍,準備一同舉事,但是傳遞消息很困難。

軍師劉伯溫想出一條妙計,在紙條上寫上「八月十五夜起義」,而後藏在餅里,派人分發給各路義軍的首領,到了中秋之夜,朱元璋率眾起義,各路義軍紛紛響應。

朱元璋滅掉元朝,建立大明以後,時逢中秋節到來,就派人仿製當年傳遞消息的餅,精心製成一種新的食物——「月餅」,賞給手下將士,此後形成了風俗。

真實的歷史是——月餅起源於唐代的「胡餅」。唐高祖李淵在位的武德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凱旋迴京,恰逢農曆的八月十五日,在長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皇帝進獻胡餅,慶祝唐軍大捷。

唐高祖李淵接過包裝華美的胡餅,另一隻手指著空中的明月笑著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而後把胡餅分給大臣們,君臣一起享用。

南宋學者吳自牧在《夢粱錄》一書中,最早記錄「月餅」這個詞。明朝時期出版的《西湖遊覽志會》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清朝時期,關於月餅的記載就更多了,慈禧太后非常喜歡吃月餅,卻很討厭「月餅」的名字,因為「月餅」與「月病」諧音,慈禧太后得過一種叫「崩漏」的婦女病,因此提到「月病」就心有餘悸。

為此,慈禧太后就給月餅起了一個雅稱——「月菜糕」,當然了,隨著老佛爺去了西天,人們又把「月菜糕」改回了「月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這位黃頭髮黃鬍鬚的皇帝,長得很像白種人,差點沒被士兵當鮮卑人給抓起來
建文帝忠臣被稱作城神 朱棣奮力攻城 卻久攻不下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