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真正聰明的人,都在用笨辦法做事

真正聰明的人,都在用笨辦法做事



作者:涼麵


來源:蘇眉細細說

(ID: sumeixix01)


你以為的捷徑,其實是最大的彎路。




01


最近,辦公室小王報名了英語班,喜滋滋地說,人家承諾一個月能從零基礎到英語流利對話;



閨蜜老顧在實驗新的減肥方法,據說不運動不節食一周可以瘦十斤;


表妹在參加寫作訓練營,雄心勃勃準備三個月後靠兼職寫作月入過萬......


每天都有一些「聰明人」在尋找成功的捷徑,可以讓自己繞開漫長的奮鬥過程,迅速成功,殊不知,那些真正的聰明人,卻都在暗暗地用著「笨辦法」。







02


小米公司短短几年迅猛發展起來,與雷軍的「笨辦法」息息相關。 


雷軍說,企業要長足發展,就要用最好的人,在核心人才上面,一定要不惜血本。


創業初期,他的主要精力就在找人上。但是畢竟跨了行業,連基本的行業內的人才名單都沒有。


那怎麼辦?雷軍用上了他的笨辦法:


「如果沒有名單可以聊,你可以先問問自己,你最希望自己的合伙人是哪個公司?


然後就去那個公司樓下的咖啡廳等著,看到人就拉進來聊,問這個公司的人誰在這項工作上面最棒?聊一圈下來,就會有名單了。

然後按照名單上的人請吃飯,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不斷嘗試,直到成功。」


為了找到一個非常出色的硬體工程師,雷軍曾連續打了90多個電話。


幾個合伙人輪番和他交流,整整12個小時,才說服工程師加入。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需要我們創新求變、彎道超越,避開一切笨拙的方法,但是,成功者往往用的是笨辦法。


胡適說過:

「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





03


旅美作家嚴歌苓的作品深入人心,作品中的細節真實細膩,讓讀者身臨其境,很多人佩服她的想像力,其實,她用的也是笨辦法:



寫《寄居者》時,為了了解上世紀40年代猶太人在上海的生存場景,她翻遍了資料,連當時的香水牌子、裁縫店構造、舞廳情況都一一記下。


為了《老師好美》,她跑過全國5所中學,跟學生一起聽課,用最現代的語言跟老師、學生交流,看高中生怎麼說話,孩子們如何生活。

寫《第九個寡婦》時,她直接去鄉下體驗生活,跟河南農村老太太同吃、同住、種番薯......


不僅如此,為了掌握英語寫作,她三十多歲開始學習英語,從一個英語盲,成為考上兩個藝術院校寫作系的留學生。


即便如此,她在哥倫比亞藝術學院學習初期,還是因為英語文學基礎薄弱,被同學遠遠甩在後面。


別人一個小時讀50頁,她一個小時才讀10頁,別人一節課就能寫一篇小說,她半天才磕出一段白描。


但是,到了期末,她成了班上唯一拿滿A的學生。


後來,在一次訪談節目中,一個香港大學文學系研究生問:


「您是怎麼做到的?像我們這種基礎來說相對較好的學生,也未必敢跑到美國去,還一下子拿到那麼好的成績。」


嚴歌苓答:

「聰明人,用的都是笨功夫。」


國學大師錢穆說過:「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






04


朋友阿傑,是號稱「九頭鳥」的武漢人,從小目睹爺爺奶奶被病痛折磨,立志學習中醫。



自從考上中醫藥大學以後,他就開始用笨功夫學習中醫:背誦中醫名典。


大一的時候,阿傑用了五個月時間背下了成無己的《註解傷寒論》,爛熟於心;


又用將近六個月時間背誦《金匱要略》,因為內容比較艱澀,為了加深理解,背誦時,他先後參照了《金匱要略心典》等六本醫藥書籍。


到了大二自學《黃帝內經》,試著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解釋《黃帝內經》;回過頭再用《黃帝內經》解釋另外兩本,這樣三本書都學習透了。


經過幾年「笨功夫」,這些醫藥經典已經刻在腦海里,他又開始大量接觸歷代名醫的專著,同時圈注做筆記。


為了學以致用,從大一開始,中午同學們午休時候,他就拿著筆記本去跟著老師切葯、抓藥、抄方子。


老師開完方子,他認真謄寫後,還記住病人電話,吃完葯回訪,看看效果到底怎樣。


二十多年下來,他已經是當地有名的中醫,經常被大學請去授課,出版了四十多本書籍,醫術也日益精湛,全國慕名而來的病人絡繹不絕。


但是,他每天仍堅持研讀醫藥書籍。


他說,學中醫沒有捷徑可走,就是要先記憶,記憶總是忘記怎麼辦,反覆記憶,甚至講課從來不用PPT, 不用稿子,也是為了磨鍊記憶力。


只有願意使用笨辦法做事情的人,才能下定決心將這件事做到最好,看似不走捷徑,最後卻能比別人先到達彼岸;本來不求回報,卻往往能收穫到別人夢寐以求的成果。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而是比你聰明的人,都在偷偷地下著「笨功夫」,用著「笨辦法」。





05


褚時健老先生八十歲種橘子翻爛幾十本科普書籍,成為行業專家;


演員黃渤為了拍攝一個角色跑爛了三十七雙鞋子;


羅胖為了準確錄製六十秒死磕幾十遍;


喬布斯為了一個PPT 模擬演講一百遍......


放眼望去,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他們都在用這樣的笨辦法,難道我們就比他們聰明很多嗎?


確實,越是聰明的人,越是知道這世間的努力,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唯有不斷地穿山越嶺,涉險過河,一步一個腳印,花更大的力氣去下苦功,才可能把別人遠遠甩在身後。


日本設計大師山本耀司有一段名言: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


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我要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世上所有事情,都沒有捷徑可走。你以為的捷徑,其實是最大的彎路。



*作者:

蘇眉細細,一個走路帶風北方女子,職業女性,流行期刊寫手,平台簽約作者。

用走心的文字,寫百態人生,文藝溫暖的勵志姐。

公眾號:蘇眉細細說 sumeixixi01;願與美好向上的你,一起成長。


看更多優秀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國學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文化 的精彩文章:

看到什麼字,你就是什麼人…
網紅Saya為狗毆打孕婦:我粉絲300萬,弄死個孕婦怎麼了?

TAG:國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