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評測
相信剛剛看完NVIDIA RTX 2080 Ti、RTX 2080圖靈顯卡同步評測的你,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這可是首次實現實時光線追蹤以及AI遊戲的顯卡!但Founders Edition不一定是大家的菜,接下來一波又一波AIC的非公版才是真正的盛宴。今天同樣給大家帶來第一款「非公版」的RTX 2080顯卡評測,那就是iGame家的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
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包裝一如既往地採用品牌人物形象Vultune伏爾塔納作為主角,此外iGame顯卡還是LOL世界冠軍RNG的指定遊戲裝備哦。
顯卡背面分別介紹了最新的iGame RTX 2080顯卡的特色,包括像iGame RGB、IPP合金供電、iGameZone II超頻軟體。以及介紹iGame品牌來歷和玩家定製概念,這個對於七彩虹來說是非常核心的理念。
登登登,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登場啦,給你第一感覺是什麼樣的?那就是硬啊!硬核!HardCore!
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繼承了Advanced系列外觀,但顯然是「小夥子」長大成「大傢伙」了,造型更成熟、硬朗一些,主要是顯卡外殼採用了全金屬壓鑄而成,更具質感。
顯卡背板當然不能少,而且中間還有大大的iGame品牌新LOGO,紅黑對稱設計。
顯卡為2.5槽設計,相應散熱規模會大一些
頂部iGame LOGO可是會發光的哦,而且是凸起來的,工藝還是比較複雜,這樣做可以讓顯卡造型「硬」起來。
其實凸起部分縫隙藏了一行小字「iGame Advanced」,細節很不錯。而且挺喜歡中間的官方稱之為「能量核心」的設計,看著就很像鋼鐵俠胸口的微型核反應堆,代表著無窮無盡的力量。這還是沒有亮機時候,點亮以後你才能發現它的魅力。
RTX 2080 6+8 Pin供電
DisplayPort 1.4a ×3,HDMI 2.0b ×1,USB-C ×1視頻介面
「你看這個NVLink橋,它又長又寬」
PCI-E金手指,NVIDIA LOGO
三風扇設計,左右兩個是透黑色的
中間的風扇是全透明,為了發散RGB光線
拆解:
我們是不建議玩家自己拆解顯卡的,因為各家保修政策不一樣,有的允許有的不允許,而iGame在固定散熱器最主要的四個螺絲上設有易碎標,意味著大家不能私自拆解,否則會失去三年保修。
除了保修失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和公版一樣,都用了內六角螺絲固定,一般螺絲刀套裝裡面都沒有這種批頭,拆解起來麻煩,而且非常多螺絲。
Silver Shark散熱器2.0散熱器全新升級,跟公版一樣使用了超大面積的真空均熱腔為TU104核心散熱,而這個被iGame稱之為「真空冰片科技」,均熱板散熱器這個在過去非公版散熱器中也很難見到。
可以看到均熱板有明顯的凸起部分,這就是與GPU核心接觸的地方,四周顯存位置通過墊高的硅脂墊與均熱板接觸,全方位散熱。
VRM供電部分的MosFET都有散熱措施,和NVIDIA公版的全長均熱板設計不一樣,iGame的均熱板還結合了五熱管,熱管直徑達到了8mm,散熱效能肯定棒。
你可以看到均熱板最後燒結的位置
兩個腔體的均熱板?
為了實現更加豐富的RGB燈光以及非同步風扇控制,iGame設計有控制子版在背板上。
前期第一批的「非公版」顯卡其實都是用NVIDIA 公版PG180 PCB方案,也就是各家的電路設計、供電相數都是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用料可能有些不同,但關鍵核心部分都是一樣的。
PCB正面
PCB反面
TU104-400A-A1核心,驗明正身,注意是帶「A」的可超頻版哦。不過非「A」的還沒見過,可以確認目前出貨的都是OC版。8顆GDDR6顯存以2-4-2方式圍繞在核心四周,來自美光的D9WCW型號,單顆1GB,14Gbps。
8+2相供電也是史無前例,當然RTX 2080 Ti比這個更加奢華就是了。PCB寬度剛剛好容納10相供電,以後非公版PCB設計只能用越肩式。DrMos來自安森美的FDMF 3170,最大通過電流70A。
PWM控制器也是全新的uP9512,具有獨立8個PWM控制通道,而它還可以在實現亞毫秒級電源管理,在低功耗時可以關斷幾個通路,節省用電。
RGB燈光展示:
測試平台:
本次性能測試平台與同步評測的平台大同小異,Intel目前最強的第八代酷睿處理器i7-8700K(國慶回來又要換了新平台), 壕了32GB芝奇幻光戟DDR4內存,主板是七彩虹的Z370AK Plus,一塊Intel 600p 512 GB SSD作為系統盤,電源是鑫谷崑崙KL-750W電源,配合酷冷至尊的MasterCase H500M機箱。
系統是最新的Microsoft Windows 10 Build 1803,驅動程序使用GeForce 411.51WHQL。
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基礎頻率為1515MHz,Boost頻率為1800MHz,顯存頻率為14Gbps,所有參數與公版頻率保持一致,但功耗上限最多只能達到110%。
顯卡基準性能測試:
下面我們就進入了顯卡基準測試的客觀性能測試環節,分別為3DMark FireStrike、FireStrike Extreme、FireStrike Ultra、TimeSpy、TimeSpy Extreme,,具體分數我們已經在下方的圖表中展示出來。
我們可以看到五項3DMark成績與NVIDIA RTX 2080 Founders Edition差不多,甚至略微低上一些,主要是NVIDIA太狠了,Founders Edition版本都是預先超頻過的,boost頻率比起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更高一些,因此性能上更有優勢,所以大家還是自己超頻吧。
超頻測試:
接下來我們使用七彩虹官方提供的iGameZone II對顯卡進行超頻操作,新版iGame Zone II UI更加清爽了,只有必要的東西,包括有:監控窗口、調節選項、基本信息、LED控制四大塊。
怎麼超頻我們就不多說了,iGame Zone II還沒有集成NVIDIA最新的超頻掃描功能呢,我們還是手動一步步來吧。雖然TDP上限不高,但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超頻還是輕鬆的,核心頻率可以+100MHz,顯存+500MHz通過3DMark各種測試,性能提升6.7%,主要是Turing顯卡的boost頻率已經很高了,上2GHz是很輕鬆的事情,而這張顯卡最高可以到2050MHz。當然了,每張顯卡的體質都不太一樣,頻率上限肯定有差別,大家買到新卡,可以嘗試NVIDIA官方的曲線超頻,可以讓顯卡在高頻上維持更長時間。
溫度測試:
溫度測試過程中全程進行封箱處理,測試機箱為酷冷至尊的MasterCase H500M機箱,測試環境溫度約為26℃。待機溫度是進入系統後記錄10分鐘,滿載溫度則是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記錄10分鐘。為了讓大家能直觀看到顯卡的溫度變化,特意用GPU-Z Log to file功能輸出所有顯卡數據,採集10分鐘做出折線圖展示給大家看。
「iGame真空冰片科技」還真的有效果,待機下,顯卡只有34℃,這個溫度要比去年的低頻GTX 1070 Ti還要涼快幾攝氏度,而且自帶低溫停轉,也就是說34℃是在沒有風扇輔助散熱下達成的。在經過3DMark壓力測試折磨下,溫度最終穩定在76℃,比起公版方案還要再低兩度,看來五根粗熱管、以及多一個風扇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功耗測試:
雖然大家都是公版PCB設計,但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變現有點神奇,待機功耗低於公版,只有16W出頭,而滿負載的時候,功耗卻又比公版高,約為240W
總結:
目前iGame RTX 2080 Advanced OC顯卡在京東上的預售價為6599元,比起Founders Edition公版還要貴上100塊,價格確實貴了點,並不是最佳性價比之選。可玩的RGB燈已經成為它吸引用戶新的賣點,加上性能還是不錯的,公版豪華用料,易於超頻,加上硬漢、健壯的顯卡造型,難道你不想來一張?


※索尼發布2018年Q1財報:PS部門貢獻一半營收,移動部門還在虧
※虛幻引擎商城營收分成大幅向開發者傾斜,還能回溯補償以前的交易……
TAG:超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