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嬰兒為什麼握緊拳頭

嬰兒為什麼握緊拳頭

文|我愛雨果

觀察下初生的小寶寶,會注意到他們雙手通常會緊緊攥著小拳頭,而且還可能是捲曲的四指包裹住拇指。

如果父母把手指輕輕按在寶寶的手掌心上,寶寶會趁勢牢牢攥緊父母的手指,這是嬰兒的一種本能,對於任何接觸其手掌和腳掌的物體,都會立刻引起嬰兒反射性的動作,手將會握成拳頭,緊緊地抓住放進手中的物體不放;腳也會彎曲。如果試圖強行從嬰兒的手中取走物體,嬰兒將會抓得更緊。

這種抓握十分牢固,抓握的力量可以非常之大,甚至足以能夠承受嬰兒自身的體重。有一部分嬰兒甚至能夠做到,僅僅通過手和腳的抓握而懸空不掉下來:成人讓嬰兒的兩隻小拳頭握緊一根棍棒,然後通過拉這根棍棒,就可以使嬰兒的整個身體站立起來或懸掛起來。

這就是嬰兒的「手掌抓握反射」(Palmar Grasp Reflex),又稱「達爾文反射」(Darwinian Reflex)和「抓握反射」(Grasp Reflex)。

這種下意識的肌肉動作自懷孕16周左右就表現在胎兒身上,出生後還會保持5至6個月。為什麼嬰兒的手不能自由張開呢?

主要原因是嬰兒的大腦皮層尚未發育成熟,調節手部肌肉活動的神經系統能力有限,手部的屈肌遠遠比伸肌有力,因此更傾向於也更善於握拳,隨著寶寶的長大,神經系統也逐漸健全,屈肌的力量會有所削弱,而伸肌的力量得以加強,兩廂會逐漸達到平衡狀態,這時候寶寶的手就會自然而然的舒展開了。

因此,當寶寶握拳的時候,要盡量保持其自然狀態,而不要刻意掰直,這樣有可能造成潛在的傷害。

若想了解為什麼會這樣,不妨觀察下我們的靈長類近親,無論猩猩還是猴子,母體都長著厚厚的毛髮,攜帶幼體四肢並用快速移動時候,幼體前後肢能緊緊抓住母親的毛髮不至掉落是效率最高的方式。特別是攀爬樹木和遠距離跳躍的時候,幼體緊緊抓住媽媽不僅能吃到更多食物,有時候還可逃避天敵的掠食,這可是生命攸關的本領,是進化而來的生存優勢。我們和猩猩猴子擁有共同的祖先,那麼幼體的這種本領也就寫進基因一直傳承下來。

雖然人類的寶寶已經無媽媽的毛髮可抓,而且也不再需要抓握毛髮,但從祖先傳承而來的這個本領因為不存在選擇壓力而就此消失。另一方面,一些科學研究表明,寶寶的抓握反射是有生存優勢的。

我們知道子宮最脆弱的部位不是胎兒,而是裹著胎兒非常薄的羊膜囊,羊膜囊是種非常複雜的培養生化膜(nurturing biochemical membrane)。

從足夠輕微的刮擦到刺破羊膜都會誘發生成一系列的化學物質和激素,導致胎兒的早產。在羊膜竄次術實施前,醫生會提醒父母,這樣的穿刺有引發早產的風險。而醫生在實施需要引產術時,只需揭掉一小塊羊膜就足以讓寶寶生下來。

上文提及,抓握反射在胎兒階段就存在了,幼小胎兒會攥緊拳頭雙臂抱在胸前。不難想像羊膜中的胎兒雙手若是呈探索開放狀態,那可能會很容易破壞干擾脆弱的羊膜囊,所以胎兒握緊雙拳,特別是把容易突出的拇指握在拳內,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不至於早產。

這種握拳方式還有個顯著的優點,那就是可以把已經發育的指甲能緊緊包裹住,雖然泡在羊水中的指甲還算柔軟,但還是會對羊膜形成足夠的威脅。有人可能會就此反駁,胎兒就算保護好手指甲,還有腳指甲可以傷害羊膜呢。

這是個很好的反詰,但我們祖先進化時候已經對此有所防範,胎兒的腳指甲不會向外生長,其末端會被深深的埋入腳趾的皮膚層中,而絕不會超過腳趾本身,對於這點早先還被認為是個缺陷,後來了解羊膜特性後,才知道這也是進化來的生存本領。

圖一是出生三天的嬰兒腳趾,圖二是出生兩天嬰兒腳趾

嬰兒抱著雙臂緊握雙拳還有個生存優勢,那就是降低羊膜帶綜合征(Amniotic Band Syndrome),這是一種先天性殘疾,成因是從羊膜囊上剝離的細絲會在羊水中漂浮的,在某種並不算罕見的極端情況下會纏繞在胎兒的手指、腳趾甚至手臂上,情況嚴重會造成肢體壞死,出生後不得不做截肢處理。顯然抱緊雙臂緊握雙拳會降低這種可能性。

本文參考文獻

Wikepedia

https://www.quora.com/Why-do-babies-have-their-fists-clenched-almost-all-the-time

https://www.babygaga.com/reason-newborn-babies-clench-fists/

http://www.sangbe.com/article/328010.html

https://www.livestrong.com/article/498555-what-causes-a-clenched-fist-in-infants/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情懷與夢——澳洲動物園遊記(二)
旋轉坐標系中運動的物體會超光速嗎?——再評方舟子博士的回復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