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諸葛亮的羽毛扇從何而來?為何常年不離手,原來還有這個作用

諸葛亮的羽毛扇從何而來?為何常年不離手,原來還有這個作用

說起諸葛亮,我們都能想到他通常是一副足智多謀的形象,而我們也不難發現,他手中經常拿著一把羽毛扇。如果說夏天拿扇子是為了涼快,那為何在冬天,這把羽毛扇也不離手呢?這把扇子究竟從何而來呢?我們下面就來一起說說。

諸葛亮很喜歡結交朋友,走到各處都願意與有識之士暢談。這一次,他來到了襄陽,偶然聽說這裡有一位才女,名叫黃月英,於是想與她交個朋友。但來到門前,卻被黃月英的父親攔在了門前,一番刁難和詢問,他發現諸葛亮確實有才華,但最後他向諸葛亮說,我的女兒長相非常醜陋,如果你想有個漂亮妻子的話,就不必進門了。

諸葛亮心想,如果你的女兒真的那麼丑,讓我見上一面,單純的聊聊也可以啊。於是百般周旋,想見到黃月英一面。後來諸葛亮終於見到了黃月英,她雖然小名叫「阿丑」,但真人並不像他父親說的那麼丑。並且在交談過程中,發現黃月英確實學識淵博,交談過程十分愉快。

於是諸葛亮又再次登門拜訪,想求一門親事,黃月英的父親在一系列考驗下,終於欣然將女兒嫁給了諸葛亮。之後諸葛亮也經常與黃月英的父親聊一些天下大事,一次諸葛亮回家後,阿丑就將一把羽毛扇送給了諸葛亮,並問諸葛亮「你可知道我送你羽毛扇的含義嗎?」諸葛亮思索了一陣,便說「禮輕情意重的意思嗎?」

阿丑接著問「還有嗎?」諸葛亮瞅著眉頭,想不出還有什麼意義。阿丑便告訴他「我發現你與父親商談大事之時,遇到那些比較困難的問題,你就會將眉頭緊鎖,於是我送你這把扇子,是讓你遮住臉,就算你覺得這是個難題,你也得沉住氣,不能輕易讓人看出來。」

於是諸葛亮理解了阿丑的一番好意,從此扇子再不離手。遇到什麼難解之時,他也會記得妻子的提醒,不將心思表現在臉上。但還有一種說法是,那把扇子是阿丑之前一位名師送個她的,上面其實密密麻麻的寫著治國的方略,所以諸葛亮才不肯離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振海侃愉樂 的精彩文章:

外國人從中國帶走一根竹竿,讓中國損失了上千億,富了自己的國家
他是唯一敢掌摑斯大林的總理,扣上日本間諜的帽子後在莫斯科處決

TAG:振海侃愉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