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對不起梁文道,這次我沒法同意你

對不起梁文道,這次我沒法同意你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瑞典中國遊客事件已過去幾天。

本來Sir不打算髮文,因為大部分人的觀點都挺靠譜。

核心詞,「丟臉」。

結果,今天看到梁文道老師發言了。他兩邊都沒站,既沒說曾先生丟了中國人的臉,也沒罵瑞典人。

他是理智達觀的公知,對世界總有獨到見解,Sir也是從小讀到大……但這次引申出的好幾條觀點,其中三條值得商榷:

第一,出國旅遊前,務必尊重他國的民族宗教習俗(對,但不切題);

第二,「中國遊客」不等於「中國」,沒人會掛著國旗出國旅行;

第三,貼標籤的思考方式很危險,不要輕易綁架國家。

乍看都很理中客。

轉發它的朋友,也多是受過良好教育、在Sir看來素養頗高的成年人。

但Sir不同意在哪裡呢?

來,一個個說吧,先說第一個——

最近有一部熱美劇,叫《黃石》(豆瓣已經9分+,改天Sir也聊聊它)。

它裡面有一段,和瑞典這件事相似。

第1季第7集,旅遊大巴上下了一群中國遊客,來到黃石公園附近的大牧場,一邊拍照一邊聽導遊講解。

因為此處有黑熊,農場主約翰·達頓(凱文·科斯特納 飾)出面說服,但遊客不願離開。

接著,農場主看勸阻無效,拿出了槍趕熊。

因為在他眼裡,這波中國遊客膽子很肥,也不聽勸。

當然他更生氣的是,中國遊客冒犯私人領地。

農場並不是公園的一部分,是他的私產,已經被圍欄標註。

可某個老遊客看不慣,義憤填膺地屌農場主:

違法?這裡都是他的?

我才不相信呢,你們信嗎?

就算這裡是他的又怎麼樣?

一個人有這麼多土地,大家分享可以嗎?

最後,農場主只能鳴槍了事(老遊客跑得比誰都快)。

播出後,中國觀眾表示感到被黑。

尷尬地加了兩段黑中國遊客和華人的片段

確實尬,幸好是編的。

劇中這位老遊客,不知「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區別,明顯無理取鬧——國別與制度,是中國人從小被灌輸的「常識」,應該比老外背得熟。

舉這個例子Sir想說明:

和《黃石》情節一樣,在中國遊客瑞典事件中,同樣不存在「需要學習才懂尊重」的民族宗教習俗。

梁老師文中提到很多例子,包括在南亞清真寺的不雅行為,在日本拍攝藝妓等,都屬於民族、宗教、習俗範疇。

但瑞典事件爭執的焦點,比理解「公有制、私有制」更簡單,因為「沒到入住時間不得入住」,屬於基礎的酒店規則,早已國際通用,對任何遊客都應該沒有理解門檻。

中國人說,「不知者不罪」好於「明知故犯」。

所以,不遵守酒店通用規範、進而躺地鬧事,比「沒學習對方宗教文化習俗」還要low。

梁老師後面也說了,這關乎文明程度。

第二。

「中國遊客」不等於「中國」?

梁老師說,「一個人出國旅遊,是背著國旗出去的嗎?當然不是。」

這句話聽起來ok,可我們雖然沒背國旗,卻頂著一張中國人的臉啊。

很多年前Sir去日本,有一次這樣的經歷。

可能由於日漫看得多,會模仿幾句山寨日文,Sir就在購物時用了。

結果營業員好奇說,你是台灣來的嗎?

Sir用英文回答說,不,是中國大陸來的(為避免政治錯誤,還很自覺地補了一個「Mainland」)。

看對方有點不信,因為她繼續追問:「Hong Kong?」

Sir只能繼續強調,不,就是「Mainland China」。

那還是一個港台經濟文化優於內地的年代。

雖然沒有明顯歧視,Sir當時卻隱隱感到被黑,覺得日本人對內地一定有著某種刻板印象。

你看,語言不通情況下,她就是在用臉判斷人。

同時,身為中國遊客,沒帶國旗,也被動、不自覺地代表了「中國」一把。

Sir後來這麼理解——

出國後,陌生異國人彼此的第一印象,除了男或女、美不美之外,最優先的肯定是國別、種族。

不怪人家片面,這就是理解人事的順序。

有了這個基礎習慣,接下來我們才可以接著聊愛好啊文化啊藝術品味,然後才能建立感情,聊聊理想……

所以,自我感覺「個人」是沒用的。

「國家」總是不同國家的陌生人,認識彼此的第一次序。

而且,每個人都是標籤的混合體,既是「個人」,也是「某國人」,不衝突。

所以中國人在國外丟臉,當然不可避免被「貼標籤」。

說到這,反駁下樑老師的第三個觀點,也是他的結論——

「貼標籤的思考方式很危險,不要輕易綁架國家。」

句子四平八穩,沒問題。

梁老師接著也詳實論證了,貼標籤是人類無法擺脫的思維習慣。

然後得出結論說,瑞典事件在他「並不覺得恥辱」。因為「這是個人教養,與我無關,也與我們的國家無關」。

如果在真空理論層面,Sir真心希望如此。

但辦得到嗎?

(懷疑梁老師也辦不到。因為他雖然不因瑞典事件覺得恥辱,卻在後文說,他因為一些年輕的中國遊客表現出的文明素質,而感到「開心和欣慰」……這好像有點雙標。)

不是故意挑刺。

貼標籤的思維習慣,真不是素養到位、加強自身建設,就可以逃避的。

不意識到「地球人」標籤,SpaceX不會被馬斯克發射去火星;

不意識到「中國人」標籤,梁老師也不會只在華語範疇內寫作。

別說他們,連聖人都辦不到。

老子嚮往「小國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句反標籤的話里,也包含了一堆集體標籤。

句句不離人民的甘地說,「人性像海洋,就算當中有數滴污水,也不會弄髒整個海洋。」

是的,污水不會弄髒海洋,這是科學。

但這句的出發點,難道不正是因為:

海洋確實無奈地感受到了幾滴污水帶來的屈辱?

瑞典的中國遊客這種行為出現了,不管你認不認,它已經綁架了國家和國人。

在自己的書房裡冷靜看待是好的,但說「與己無關」有點空談了。

對老外,梁老師說,如果老外因此(瑞典事件)覺得「中國人怎麼都這樣」,就是某個老外錯了。

……人家錯了,但人家也同樣無法逃避啊。

既然逃不了,說有什麼用呢?

其實關於梁老師所說「貼標籤的危險」,Sir覺得。

它的危險在於,是不是愚蠢地貼、惡意的貼,並且引發了更危險的暴力——人類的幾次浩劫,就與此脫不開關係。

但有些標籤,生來就逃不了。

就好像猶太人、黑人、同性戀……遇到這種標籤,可能一生都無法理中客,成為無傷的個體。

最後Sir想說——

在瑞典事件中,大家最終也一定會用貼標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瑞典那邊,標籤可能比中國多。

在商言商,身為「瑞典人」,警察身為「公僕」,你把人拉墳邊上,不管實際情況合理與否,傳出去是不是傷害了旅遊業?

身為「酒店人」,造成了負面影響,會不會消減品牌形象?

再看中國這邊。

Sir一直反對網暴,曾先生沒殺人放火沒犯罪,就不應該被人肉、惡毒辱罵。

但理智地批評他兩句,一點沒錯啊!

因為臉確實丟了,丟的是大家的臉,「中國人」的臉。

不批評他,他搞不清楚狀況,臉還會持續丟。

臉也正在持續丟——在瑞典路人拍到的視頻里,曾先生沒有先安慰父母,反而自己一個虎撲,擺出了碰瓷的姿態……如圖。

末了,說句開心的吧。

丟臉使人進步。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魯妮馬拉糕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千萬別糟蹋這兩個好演員啊
9.9,想和打差評的那位聊聊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