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日本當年在中國製造的幾起侵華事端,國人皆應以史為鑒

盤點日本當年在中國製造的幾起侵華事端,國人皆應以史為鑒

從1931年日本軍隊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整整艱苦奮鬥了十四年。日本軍國主義從來都是對中華大地虎視眈眈,貪婪成性、不知收斂的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戰爭時期將這種人性中的窮凶極惡慾望發展到了頂峰。

正像做了婊子還想著立貞潔牌坊般,恬不知恥的日本帝國主義為了能夠對中國所謂的「出師有名」,策划了多場事變,以此為借口,大肆發動侵華戰爭,簡直可以說是「不要臉至極」的典範。


1931年九一八事變

盤點日本當年在中國製造的幾起侵華事端,國人皆應以史為鑒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策划下,日本鐵道「守備隊」炸毀了早年沙俄修建的由他們自己所控制的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將3具身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中國人屍體放在現場,然後日本人聲稱中國東北軍隊襲擊了日本軍隊。就此作為「想當然」的借口,日本軍隊猛烈炮轟瀋陽北大營,至於拉開了日本侵略東北三省,即侵華戰爭的序幕。

這一事件,因發生在9月18日,史稱為「九一八事變」,瀋陽早年被稱作為奉天,因而又被稱作為「奉天事變」,又因為是以柳條湖鐵路被炸為開端,也被稱作為「柳條湖事件」。

盤點日本當年在中國製造的幾起侵華事端,國人皆應以史為鑒

9月19日,日軍開始發動對東三省的全面侵略,因為當時東北軍閥首領張學良堅持「不抵抗政策」,到了19日上午10時,日本軍隊已經先後佔領了南滿鐵路、安奉鐵路沿線18座城鎮,之後長春淪陷、吉林淪陷、黑龍江淪陷,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東北三省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都為日本侵略者所佔領。

之後,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建立起了偽滿洲國政權,開始了對中國東北人民長達14年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1932年一二八事變

盤點日本當年在中國製造的幾起侵華事端,國人皆應以史為鑒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為了轉移國際上在東北的視線,又於1932年1月28在上海策划了另外一場震驚中外的事變。

早在1月20日,日本就策動了日蓮宗僧人及信徒前往三友實業社總廠鬧事,並還策動了日本僑民的遊行示威,事後日本出動軍隊陸續抵達上海。24日,日本特務機關放火焚燒了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在上海的住宅,並誣陷為中國人所為,並於1月27日向上海當局發出通牒。

1月28日夜晚,還沒有等及中方回復,日軍就向駐紮在閘北的第十九路軍第78師156旅發動攻擊,戰爭就此爆發。

史上稱之為「一二八」事變,或第一次上海事變及第一次淞滬戰爭。

第一次淞滬會戰,持續了一個多月,第十九路軍奮起應戰,毫不退縮,國民政府也是派部隊前往支援,然而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抵擋住日本侵略者的腳步,國民黨軍隊的防線一再收縮,最終國民黨與日軍為了各自雙方的利益,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日軍撤出公共租界和虹口越界築路以外地區。


1935年華北事變

盤點日本當年在中國製造的幾起侵華事端,國人皆應以史為鑒

1933年,《塘沽協定》簽訂後,日本暫時改變了侵略策略,企圖逐步蠶食中國領土,已達到侵佔中國的目的。他們首先瞄準的目標是華北地區,採取的是「華北分離」政策,即捏造出「地方自治」的幻象,完成由他們一手掌控的「地方獨立」。

1935年1月,日軍策划了「察東事件」,致使察哈爾沽源以東地區為「非武裝區」。5月至7月間,日本人又連續策划了「河北事件」和「張北事件」,之後,「何梅協定」、「秦土協定」的簽訂,致使國民政府喪失掉北、察哈爾兩省的主權。

之後,「丰台奪城事件」、「香河暴動事件」接連發生,日本人在華北策動華北五省(河北、山東、山西、察哈爾、綏遠)的所謂的自治運動,企圖將華北地區變作為第二個「偽滿洲國」。國民政府迫於壓力下,與日本妥協,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實際上是變相承認了日本人的「自治」。

1937年七七事變

盤點日本當年在中國製造的幾起侵華事端,國人皆應以史為鑒

1936年5月開始,日軍陸續向華北地區派遣兵馬,製造事端,以從中獲取更大的利益。1936年,日本華北駐屯軍佔領丰台,至此北平的北、東、南三面分別為日本軍隊控制的關東軍一部、偽蒙軍、偽保安隊所掌控,而盧溝橋已經是北平對外的唯一通道。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華北駐屯軍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以演習為名開進盧溝橋附近的中國守軍駐地。晚上22時,日本軍隊又以士兵失蹤為名,要求進入中國守軍駐地宛平城搜查,被守軍所拒絕。

7月8日凌晨5時,日軍對中國守軍第29軍突然發動炮擊,守衛盧溝橋的第219團第3營由團長吉星文率領下與日軍展開了激烈戰鬥。戰鬥過程中,日軍未能取得有效效果,一邊玩著談判的戲碼,一邊繼續增兵。

第29軍並沒有就此屈服,誓死與日軍作戰,期間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壯烈殉國,將士損傷極為慘重,7月29日北平淪陷,30日天津淪陷,抗日戰爭就此全面爆發。


1937年八一三事變

盧溝橋事變後,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集結起大規模部隊,開始著手準備對上海發起進攻。8月9日,日軍遣駐上海陸戰隊第一中隊二名日本兵擅自闖入上海虹橋中國軍用飛機場製造事端,為中國守軍所擊斃。

日本軍隊以虹橋機場事件為借口,陸續派遣軍隊往上海。8月11日,日軍開出種種苛刻條件,迫使中國政府接受。8月13日晚,日本軍隊派出大規模部隊對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進行了猛烈進攻,淞滬會戰就此爆發。

這次事件,歷史上稱作為「八一三」事變,也叫做第二次上海事變。

盤點日本當年在中國製造的幾起侵華事端,國人皆應以史為鑒

對於日本軍隊的入侵,中國軍隊進行了頑強反抗,但經過長期交戰後,中國軍隊損失也極為慘重,只得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淪陷。

淞滬會戰激戰了3個月,上演了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八百壯士的事迹就發生在這一期間。淞滬會戰最後以中國軍隊的失利而告終,日軍逼近南京,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盡在夜狼文史工作室歷史專欄:一個帝國的生與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狼文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民國皖系軍閥四大金剛,一人曾立下曠世奇功被盛讚為民國班超
被彪悍皇后逼得離家出走,這還是一代開國雄主嗎?

TAG:夜狼文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