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應該如何回顧甲午戰爭?

我們應該如何回顧甲午戰爭?

原標題:我們應該如何回顧甲午戰爭?


文|大連民族大學 關捷


21世紀回顧甲午之戰,可以以多種方法、形式、視角吸取教訓,總結啟示: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方面總結;或從主觀、客觀角度考察;或從物質、精神方面加以總結;或從遠因、近因進行分析;或從中日雙方對比探索。都能捋出多項經驗教訓和啟示來。但無論如何都要實事求是地進行總結,既應從當時歷史實際出發,又不能忽視今天的現狀,找出有價值的啟示。


甲午戰爭還原圖


第一,國家獨立自主,是國富兵強的保證。甲午戰爭時,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列強強佔中國大片領土,攫得大量權益,開闢了近30個「國中之國」的租界,做為進一步侵略的據點,毫無獨立自主可言。加上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不惜背叛民族利益,成為外國侵略者的幫凶。早在19世紀60年代,清總理衙門,竟迎合列強的「合作政策」。提出 「辦理外國之事,非恐決裂,即涉遷就,勢本難以兩全。兩害相形,則取其輕,實未敢因避遷就之譏,致蹈決裂之害」方針。順從列強的要求和仰賴洋人鼻息,怎能實現國富兵強。梁啟超看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尚武精神」、以強大的武力作後盾,挨打、失敗、亡國是必然的道理。當今中國獨立自主了,既有堅強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有維護主權的意志,自強不息,這是國富兵強的保證。


第二,堅持改革,不斷學習先進事物,是國富兵強的途徑晚清社會有學習西方,變法改革、救亡圖存都是「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為國本,誰若反對便是「以夷變夏」。《公車上書》中提出「變法成天下之治」的口號,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理論黯然失色。《馬關條約》批准之後,清廷感到實在是上愧祖宗,下慊國人,呼籲「嗣後我君臣上下惟期堅苦一心,痛除積弊。於練兵籌餉兩大端,實力研求,亟籌興革。毋萌懈志,毋鶩虛名,毋忽遠圖,毋沿積習,務宜事事核實,力戒具文,以收自強之效。」然而事後卻毫無「亟籌興革」、奮力自強的作為。歷史警示我們興國之道,在於革故鼎新。中國共產黨誕生前湧現出了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現代以來又造就了一代矢志革新的志士和獻身革命的先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1978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邁開了改革的步伐。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伴隨經濟的發展,大力加強軍事建設,並不斷進行以強軍興軍為目標的國防和軍事改革創新,全軍樹立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自覺地把個人理想抱負融入強軍夢,強化使命擔當,激發奮鬥精神,是國富兵強的途徑。


我軍誕生的地方:南昌起義


第三,抓住歷史機遇,增強綜合國力,是國富兵強的關鍵。歷史機遇是歷史上意外的、偶遇之有利於社會發展、科學發現的良機。甲午戰爭前,在向西方學習,把握近代化機遇上,中日兩國存在明顯的差距。這是決定甲午戰爭勝敗的遠因。18世紀末葉,中日兩國同為東方國家,均受到世界範圍內的先進文明影響,幾乎是在相同的時空中,接受西方近代文明的挑戰。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分別為兩國學習西方的契機,可結果有本質的差別。日本學到了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全面改革;中國也學些改革,卻是一些皮毛,未觸動封建政治體制。日本抓住歷史機遇,綜合國力增強了;中國未能及時把握歷史機遇,綜合國力未進則退。甲午戰爭對於中國來說,意味著新的歷史機遇喪失的懲罰;而對於日本來說,甲午戰爭不惟是「天佑」,還標誌著新的歷史機遇的開始。甲午戰爭中國之敗,啟示我們,戰前喪失歷史機遇的沉痛教訓。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抓住歷史機遇,在堅持把經濟搞上去的同時, 還特別關注國防與軍隊的建設。1975年初,鄧小平提出「軍隊要整頓」,之後在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嚴肅指出:軍隊存在腫、散、驕、奢、惰現象。要求軍隊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又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習近平主席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對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重要論述涵蓋軍隊建設各領域各方面:關於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地位和作用、關於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關於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部隊、關於按照打仗標準搞建設抓準備、關於把作風建設作為基礎性長期性工作抓緊抓實、關於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關於按照全面進步的要求抓基層打基礎、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和關於全面加強軍隊黨的建設等十方面的重要論述。當前,鑒於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均發生了新的變化,「國際形勢和我國安全環境更趨複雜,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任務艱巨繁重,迫切要求國防和軍隊建設有一個大的發展。」習主席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準確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發展脈搏,科學闡明了為什麼要強軍、強軍目標是什麼、怎樣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等重大問題,賦予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新的時代內涵。


第四,中華一體,奮發圖強,是國富兵強的根本。中國是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獨具特色。甲午戰爭時中國有四億多人口,中國卻被日本打敗,其原因之一是當時朝廷與地方、軍隊與人民未形成合力,朝廷內派系爭奪權力、封疆大吏各自為政,陸海軍缺少配合、許多民眾不了解戰爭,當然談不到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有令不行比較普遍,就連李鴻章也多次違背帝命而被拔花翎,遞黃馬褂,難怪北洋艦隊打仗,其他艦隊以多種理由坐視不顧。表明清王朝這架機器正處於運轉失靈的狀態。日本則相反,除籌集足以打贏一場速戰的戰爭軍力之外,輿論深入窮鄉僻壤。不僅明治天皇從宮廷費中抽出30萬元,文武百官從薪俸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即便貧困民眾也從口中省出錢捐獻給前線的士兵,戰場上每取得勝利民眾便狂熱歡呼,傷病士兵回鄉會被指責為不該回來的膽小鬼。日本動員全國之力進行對華戰爭,是日本取勝的根本原因。


當今,世界仍不安寧,東亞風浪起伏,中國雖然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不走「國強必霸」之路,卻不能不防熱衷侵略的戰爭狂人。習主席在柏林發表重要演講強調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在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將堅決捍衛中國的正當合法權益。」這是中國的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歷史學家湯因比


中華民族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將對世界和平作出貢獻。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年)在1972年與池田大作對談時說:「中華民族的活力、勤奮、勇氣、聰明,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毫無遜色。……並且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質,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任何妄圖以各種形式孤立中國、欺負中國、打敗中國,讓中國人民再吞下損害國家主權和尊嚴苦果的狂人都是枉費心機的,一定落得個身敗名裂。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攜手,奮發圖強,是國富兵強的根本。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15級中國近現代史碩士研究生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璽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回憶錄究竟算不算歷史學?
科舉入仕,不稂不莠的董元醇

TAG:璽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