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托微軟的福,谷歌把GitLab捧成了獨角獸

托微軟的福,谷歌把GitLab捧成了獨角獸

Git栗 郭一璞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今天,GitLab宣布完成了1億美元融資。

資方包含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可與GitHub新東家微軟相映生輝。

公司發言人說,本輪融資讓公司的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

這樣,GitLab也是獨角獸了。可以和GitHub舉案齊眉同場競技了。

所以,今天要講的除了融資,還有谷歌 x 微軟,GitLab x GitHub,兩個相愛相殺的故事。

長勢喜人,明年上市

GitLab透露,本輪融資由Iconiq領投。這間投資機構,也是Facebook、推特和領英的金主。Alphabet的GV則在跟投之列。

聯合創始人Sid Sijbrandij說,GitLab將會在2020年11月18日IPO,這應該是公司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了。

大概是為了慶祝融資完成,順便宣布接下來的計劃,GitLab今天會開一場直播。官網已經掛出了倒計時板(傳送門在文底) 。

GitLab,是兩個烏克蘭程序猿用Ruby寫成的代碼託管平台。看上去並不是GitHub的對手,但參與感一直很強。

比如,英特爾、阿里巴巴、IBM、索尼以及SpaceX,都是GitLab重要的用戶。

2011年成立以來,已經獲得過Google Ventures、Y Combinator等多家機構的投資,再過兩年就要上市了。

今年6月,微軟宣布收購GitHub,GitLab用戶數量激增。Sijbrandij說,拋棄GitHub轉投GitLab的用戶,比之前增長了10倍

同性交友網站の宮心計

其實,國外的同性交友網站可不止GitHub和GitLab兩家,為了一博眾程序員歡心,大公司們個個都準備了不止一手。

亞馬遜在2014年底發布了CodeCommit

此前的代碼託管協作網站Bitbucket,也已經在2010年被澳大利亞軟體開發商Atlassian買了下來。

而本文的主角,谷歌和微軟兩大山頭,也曾經準備靠自研的方式,在代碼託管網站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


谷歌自研「雲源庫」

谷歌自研的產品,最大的特點是名字巨長,叫做Cloud Source Repositories。這是個不受寵的孩子甚至都沒有中文名,我們暫且給它翻譯成「雲源庫」吧。

雲源庫小朋友出生於2015年6月,它有一個早夭的親哥哥,名叫谷歌代碼搜索,可以讓用戶像日常使用谷歌那樣搜索代碼。這個哥哥出生於2006年,當年還是個測試版,谷歌對這個孩子沒什麼信心。如果後來沒有夭折的話,現在已經是個12歲的少年了。

然而何其不幸,2011年,谷歌代碼搜索被親媽媽谷歌下了病危通知書。一年後,谷歌關閉了這個服務,谷歌代碼搜索正式夭折。

而雲源庫的出生,則讓谷歌媽媽感受到了老年得子的幸福。就在不久前,谷歌乾脆把哥哥的「代碼搜索」技能也教給了雲源庫,今天早上剛剛更新出了新版本,就可以實現代碼搜索。

雲源庫,現在長這樣,和谷歌雲綁在了一起。


微軟自研CodePlex

微軟自研的代碼託管平台名字簡短了很多,叫做CodePlex

CodePlex和雲源庫的哥哥谷歌代碼搜索都出生於2006年,這孩子的命要好一些,微軟媽媽一直在盡心儘力哺育這個孩子,把自己的好代碼全都放上去。

可惜,CodePlex天分不高,成績不好,在各個方面都被GitHub碾壓。

CodePlex上的那些開源資源自然也想著人往高處走,紛紛搬遷到了GitHub上。

甚至CodePlex的親媽微軟,都越來越看不上這個孩子,胳膊肘往外拐,把自己的開源代碼搬到了GitHub上。

2017年,CodePlex的聲明終於走到了盡頭,這個11歲的孩子被微軟媽媽放棄了,成為了一個關閉的網站。

現在,CodePlex的網站上寥寥寫了幾句墓志銘,記錄了它短暫的一生。

谷歌微軟,爭奪GitHub

雖然谷歌微軟兩位親媽自研的產品都失敗了,不過,親生的不行還可以找抱養的,兩位都盯上了成績最好的孩子:GitHub。

近幾年來,微軟谷歌都看優秀的GitHub眼紅。直到今年的春夏之交,兩位媽媽和GitHub的交流多了起來,開始猛烈的爭取GitHub來自己家。

江湖一度傳言,微軟要拿50億美元來收購GitHub。

不過,和谷歌競爭之後,微軟以高達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GitHub,認了GitHub做自己的兒子。

收購之時,GitHub上已經有了2800萬開發者,還有8500萬代碼庫。

有消息說,除了錢之外,GitHub看上微軟的另一個原因是自家創始人&CEO Chris Wanstrath和微軟CEO納德拉的關係。

不過,75億美元不是現金,而是微軟自家的股票。雖然已經敲定了,不過一旁的歐盟還看不太順眼,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將在10月19日裁定,這筆收購到底是否構成壟斷。

谷歌勾搭上GitLab

雖然爭取GitHub敗了,但谷歌,早已做好了另一手準備:

盯緊GitHub的競品,GitLab

去年10月,谷歌的投資公司GV就給GtieLba投了兩千萬美元的C輪融資。而得知競品被微軟買走後,GitLab也開始了一波神操作:

在自己網站上掛了一個遷移工具

GitLab迅速更新了官網,恭喜GitHub並稱「軟體社區需要感謝GitHub。GitLab最初也是在GitHub上開發的」。

接著GitLab掛出了遷移教程,教大家如何把自己的項目從GitHub轉移到GitLab,同時還提供了新用戶2.5折的優惠。

GitLab首席執行官Sid Sijbrandij還告訴了外媒Business Insider,在微軟收購消息後,有超過100000個代碼存儲庫從GitHub轉移到了GitLab。

就這樣,因為微軟和GitHub的抱團,谷歌和GitLab不得不開始了這些投資和遷移的劇情。所以,可以說今天谷歌對GitLab的投資,基本上是托微軟的福了。

以史為鑒

對於微軟收購GitHub,用戶的反應很激烈。人們覺得,公司不獨立,可能就沒辦法保持中立。這樣,GitHub跟開發者之間的距離,就會越走越遠。

GitLab作為收購案的受益者,處在科技巨頭的競爭中間,也清楚這樣的風險。聯合創始人Sijbrandij說,公司一直在努力,讓這個開源代碼平台,不要和開發者疏遠了。

GitLab直播傳送門:

https://about.gitlab.com/webcast/whats-next-for-gitlab/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28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關鍵字「交流群」,獲取入群方式;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進專業群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關鍵字「專業群」,獲取入群方式。(專業群審核較嚴,敬請諒解)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位 的精彩文章:

機器人漢堡店即將開業,做一個漢堡需要5分鐘
Quoc Le,谷歌AutoML的幕後英雄

TAG:量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