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小乘、中乘、大乘、一乘是什麼意思?
一般大家都知道佛教中有大乘、小乘之說,但具體什麼意思,不一定都很明白。其實佛教不僅有小乘和大乘,還有中乘和一乘,但大家可能見到的不多。今天末學就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看看一乘、大乘、中乘、小乘都有什麼意義。
乘。是古代對車輛的總稱,所有的車都叫做乘,古代這個字讀勝音,現在讀加減乘除的乘。乘當動詞講的時候,意思是運載,運輸。在佛教中的意思,就是把這些人運載到涅槃彼岸,了生脫死。古時候最大的車是馬車,皇上坐六匹白馬拉車,白馬也叫大白牛,這是最大的車,在佛教中比喻一乘;牛車比喻大乘;鹿車比喻中乘;羊拉的車比喻小乘。
什麼是一乘?《法華經》就是一乘,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直接證得八地以上果位。
什麼是大乘?也叫菩薩乘,修菩薩道,修六度,自度度他,不但能了生死出三界,還能出十法界,達到究竟涅槃,證得初地菩薩,這是大乘。
什麼叫小乘?也叫聲聞乘,修的法門的是四諦,就是苦集滅道,只求清凈寂滅,自己度脫,證得阿羅漢果。
什麼叫中乘?也叫緣覺乘,位於小乘和大乘之間,修行法門是十二因緣,證的是辟支佛果。
為什麼佛法分了這麼多乘呢?
其實佛陀在出世講法的時候,本想直接講一乘佛法《法華經》,但是很無奈,因為眾生根器不等,有的人不能相信,有的人聽不明白,所以佛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先講小、中、大三乘佛法,幫助大家慢慢提升智慧水平。
佛先講阿含,講了十二年,這是小乘;然後是方等,講了八年,是中乘;再就是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這是大乘;大家根器提升了,有智慧能夠接受,有善根福德能夠奉行,最後八年開始講法華,在法華會上,佛給大家授記,這是一乘,大家這就算畢業了。
這就是佛陀的一個教學過程,他是有次序的,由淺入深,由小而大,好比我們上學,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我們上學的目的,都想讀研究生,拿到最高學位,但是得一步步來,先從小學學起,最後拿到最高學位,那就等於是究竟涅槃了。
四乘之中,只有一乘是究竟說,其餘三乘都是方便說。因為眾生迷悟深淺不同,有的迷的很深,你直接講一佛乘,他根本無法接受,得不到利益,只能慢慢引導,這叫方便,但終極目標,都是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大家經常聽講佛法要契理契機,契理就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早晚都會成佛;契機就是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所以佛才分別講了四乘佛法,就是為了適應眾生的不同根機,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最終目的都一樣,沒有什麼分別。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