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被凌遲處死的四個人,哪個最值得同情?

歷史上被凌遲處死的四個人,哪個最值得同情?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凌遲,是一種酷刑,即千刀萬剮,受刑者需要被割三千六百刀才能處死,殘忍度為所有酷刑之最。除非是大奸大惡、罪大惡極之人,否則不會輕易用此刑。凌遲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明清兩朝較為多見。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受刑之人也未必罪大惡極,這四位受刑者誰最值得同情呢?

一、方孝孺。方孝孺是明朝初年大學士,輔佐建文帝削藩平叛,惹惱了燕王朱棣。朱棣靖難起兵,姚廣孝再三囑咐:方孝是南方士子領袖,一定不要殺他。攻陷南京後,方孝孺寧死不降。朱棣大怒,將其凌遲處死,滅十族。說起來,方孝孺並無過錯,只是站錯了隊。

二、劉瑾。劉瑾是正德帝身邊的紅人,獨攬朝政,權傾一時,引起了當時士大夫的不滿。劉瑾下獄後,正德念及舊情,不忍下手,欲將其發配鳳陽守陵。張永等人慾置劉瑾於死地,在他府中暗藏龍袍玉帶、盔甲兵刃等違禁物,終於惹得正德大怒,被處以極刑。劉瑾固然該死,但不至於凌遲,可惜觸到了皇帝的逆鱗。

三、袁崇煥。袁崇煥的死是爭議最大的。己巳之變,皇太極繞過袁崇煥防守的關寧錦防線,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煥曾誇下「五年復遼」的海口,又中了皇太極的離間計,新賬舊賬一起算,將其凌遲處死。袁崇煥受刑時,北京百姓拍手稱快,爭相購買其肉食之。袁崇煥之死迷霧重重,眾說紛紜,難以定論。

四、石達開。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遠走西南,飲恨大渡河,為救部下性命坦然引頸受戮。臨刑之際,石達開大義凜然,毫無懼色,身受千刀萬剮而不吭一聲。圍觀百姓無不落淚,連清軍士兵也為之折服,可謂一時人傑。

歷史上受凌遲處死的人並非個個罪大惡極,許多人都是含冤而死。1908年,悍匪康小八被活剮,成為歷史上最後一位被凌遲處死的人。清朝滅亡後,這種滅絕人性的酷刑也被掃到歷史的垃圾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往今來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著名的四次殺俘,主帥最後都沒有好下場,只有一人善終
秦朝為何二世而亡?秦始皇貪圖藍田美玉,選錯了龍脈

TAG:史往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