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陵三次遭到盜挖,為何每次都無功而返?原來武則天做了這件事

乾陵三次遭到盜挖,為何每次都無功而返?原來武則天做了這件事

聲明: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乾陵之謎》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唐代十八陵,有十七個慘遭毒手,被人所盜,但是唯獨乾陵,被盜三次,卻毫髮無傷,第一次是在唐朝末年的黃巾軍起義中,黃巢想要拿乾陵的陪葬品當軍餉,於是動用了40萬大軍,挖了幾天,都沒有找到了洞口,只留下了一條長40米的深溝,如今這條溝叫黃巢溝。

第二次則是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所盜,溫韜是歷史上最大的盜墓賊,整個關中的大小唐陵,幾乎全部遭他毒手,溫韜也曾帶領自己的軍隊,挖過乾陵,但是如同黃巢一樣,幾萬人挖了半個月,不要說是墓室,連墓門都沒有找到,只好帶領自己的手下悻悻而歸。

第三次則是在民國初年,許多大軍閥為了得到金銀珠寶,開始打起了盜墓的主意,國民黨的孫連仲,以軍事演習的名義,率兵駐紮乾陵,準備挖掘,孫連仲帶了一個師的兵力,而且還有炸藥火炮這種重兵器,但是結果仍然相同,孫連仲將梁山炸的千瘡百孔,仍然一無所獲。

這三次大規模的挖掘,每一次都是人數上萬,而且民國時候,直接用了炸藥,為何乾陵卻毫髮無損,這其中的原因,多與武則天所做的這些事情有關。第一個就比較玄學了,曾有一個考古專家說,乾陵有詛咒,因為一群盜墓賊打上了乾陵的主意,結果盜挖的時候,乾陵局部地震,盜墓賊被嚇得抱頭鼠竄。

第二個就是防盜措施,乾陵是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也是防盜措施最好的,武則天選取地址的時候,讓袁天罡李淳風各算了一卦,兩人一起算中了梁山,武則天選擇依山為墓,進行挖掘,據傳,整個梁山內部其實已經掏空,裡面放著的就是武則天的乾陵。

乾陵的外圍用三合土封閉,墓穴外圍有著數十層的石灰糯米漿,堅硬如鐵,這種方法在元朝末年的時候,張士誠為自己的母親建造陵墓的就是如此,當時考古專家發掘這座古墓時,動用鐵釺打洞,鐵釺打爛了好幾根,才挖到第七層,最後使用了鑽井機才打開。

除了三合土封閉外,最容易被打開的墓道和墓門,乾陵也用了最高級別的防護,武則天讓人將巨大的石頭運入墓道,進行封閉,而後在石頭和石頭的縫隙之中,澆灌鐵水,不要說是人工發掘,就是炸藥都不一定能夠炸開,乾陵能夠歷時千年不倒,靠的正是武則天做的這些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派思維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炒股虧錢,為還債拜入黃金榮門下,幸得孫中山解囊相助
古代七夕最珍貴的五種禮物,有一種現在已經滅絕

TAG:海派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