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經常喝茶的人,想知道茶盤的製作流程?

經常喝茶的人,想知道茶盤的製作流程?

點擊「找茶」可快速關注

微信號:zhaocha365

來源:網路

茶盤就是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也有各種款式,可方可圓或作扇形;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夾層等等。

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凈。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不能給人條條框框拘束的感覺;色要純凈,不能看起來雜亂晃眼;這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文化】

茶盤是茶具里最有涵養和度量的好好先生,終生甘當配角,但這個配角不可或缺,有了茶盤,壺、杯、公道等才好粉墨登場,演繹出一場關於茶文化的好戲,即便是在郊外或公園的茶會,也至少需要一麵茶巾來替代一下茶盤的角色,似乎那茶盤一擺,就能在繁雜與瑣碎中平出一片清涼而廣闊的天地。十把壺擺在一起也沒有一麵茶盤擺在那裡更有飲茶的氛圍,前者只會感覺雜亂,後者才有一統局面的整肅。確實遇到因陋就簡的局面,譬如羈旅異地,莽原叢林中,幕天席地而坐,只有壺和杯子,那壺與杯的擺放也必然是遵循其原來在茶盤上的位置,心境到了,似乎什麼都有了。

端茶盤時一定要將盤上的壺、杯、公道拿下,不然一個失手,全盤覆沒,代價未免慘烈,有茶友曾遭此劫難,每每談起,扼腕痛惜!

【材質】

製作茶盤的材質廣泛,玉、石、金、竹木等皆可取。

一、玉石類茶盤,名貴,漂亮,收藏價值大於實用價值,此類茶盤的優點是外形漂亮且色彩豐富,但玉石茶盤自身色彩十分絢麗,會起到喧賓奪主的反效果,會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品茶的氛圍,再者在喝茶時,或多或少總會留下一點茶漬和茶垢,這樣久了就會影響茶盤的整體美觀,再者玉石茶盤造價比較貴,且易磕碰,易裂,易碎等,而且現在造假也很厲害,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當受騙。

二、石茶盤,美觀大方,高貴典雅,和紅木一樣,富有中國特色傳統文化內涵,能體現中國茶文化之獨特韻味。伴隨歲月蹉跎,不但是一件與眾不同茶具,同時也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但其硬度和紫砂壺、瓷杯接近,使用時需小心,最好有壺墊杯墊相托,以免碰裂。

三、金屬類茶盤,最為簡便耐用,但是偏生冷,沒有「中國味道」。但在閩地安溪,經營鐵觀音的茶商多喜此物,家家必備,亮晶晶的一字排開,頗為壯觀。

四、竹製茶盤,輕便小巧,清雅相宜,不過略輕,質感稍差,耐腐性低,易損壞。

五、紅木類茶盤,自然雅緻,別有韻味,歷來為中國文人所推崇,天生就是茶道組合的最佳搭檔,富有中國特色傳統文化內涵,最能體現中國茶文化之獨特韻味。近些年加工水平逐年進步,雕工栩栩如生,自然雅緻,美觀大方,不足之處是需要保養。

【流程】

我很喜歡紅木類茶盤,下面給大家介紹下紅木茶盤的製作過程。

以紅木製作成的茶盤就叫做紅木茶盤。紅木的範圍確定為5屬8類。5屬即紫檀屬、黃檀屬、柿屬、豆屬及鐵刀木屬。8類則是以木材的商品名來命名的,即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 黑酸枝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

第一步:切片,木料要斜面切割,或者縱切,這樣才能體現紅木的紋理,因為垂直的橫切面,一方面是易出現碎末,另一方面橫切面紋理比較生硬,不美觀。

第二步:規劃,畫出大概的模型,用雕刻機刻出大概的輪廓。

第三布:要初步精雕,這一步非常考驗手勁,心無雜念,手要穩,按照第一步規劃的圖案雕刻,新上手的雕刻師要按部就班的,不能大幅度抖動,否則就會破壞一副好胚子,雕刻師都要帶上口罩,防止吸入大量的木料粉塵,否則時間久了會損害肺部,患上職業病。

經驗豐富的雕刻師,都是胸中有溝壑,腹里有乾坤,每一步怎麼走,力道大小,輾轉騰挪的空間有多大,都精確萬分,不錯毫釐,而且還會隨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雕修改,讓紋理更漂亮,雕刻更生動。這一點是機器所不能比的,機器雕刻的非常的精細,但是總感覺少點什麼,老師傅說是少點靈性,沒有那種靈動的感覺。

第四步:雕琢打磨,經過第三步之後,就需要開始精細打磨,在第三步的基礎上,把細節在雕琢打磨,把有瑕疵或者雕刻不到位的地方,細心的雕琢,以達到完美,然後要進行初步的打磨,打磨是為了把雕刻過程中的一些小稜角打磨完美,這一步茶盤的形狀基本上就定型。

第五步:做保護,上漆打磨,成型的實木茶盤需要防腐防水防高溫,因為是需要長時間接觸熱水或者茶水,如果不塗上一層清漆,水或者茶水很容易滲入木質中,導致色澤變烏,變得沒有光澤,所以紅木茶盤一定要上漆,主要目的是保留木質本色而防腐防蛀增光防乾裂,增加表面強度、耐臟等等優點。除了上漆,還有一種觀點是上蠟,天然的蜂蠟,這種上蠟,沒有實用意義,除非做收藏,不做實物器具用,因為蠟遇熱可是會熔的,試過很多次,上蠟真的不能接觸水,沾了水就要重新打蠟。

手工雕刻的茶盤,每一刀,每一道,滿車間的粉塵,每一片木頭的重量,每一塊油漆的味道,在胃裡,在肺中,浸透了師傅的汗水與艱辛。

而這些成品卻沒人看到背後的功勞,在機械化越來越普及的現在,很多產業都逐漸的被機器所代替,茶盤雕刻行業未能倖免,機器雕刻速度快,精確,但是總感覺少一些什麼,老師傅說是少那一份靈性,少那一份用心,少那一份辛勞,這些卻都是凝聚在雕刻師的汗水裡,這永遠不會被機器所取代。

好茶購買聯繫

好茶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新晉祠路九點茶文化城一樓A29、A30福掌柜茶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茶道 的精彩文章:

TAG:微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