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冷歷史會說話》第四期 省油燈:讓大咖痴迷的節能神器

《冷歷史會說話》第四期 省油燈:讓大咖痴迷的節能神器

原標題:《冷歷史會說話》第四期 省油燈:讓大咖痴迷的節能神器


每天5分鐘,聽遍錦官城。過往前朝事,歷史也新鮮。這裡是四川新聞網特別節目《冷歷史會說話:你不知道的老成都》。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依然是文物篇:讓大咖痴迷的節能神器——省油燈。

四川新聞網策劃團隊出品


統 籌: 楚 彥


播講者: 吳舒媛


編 輯: 王雪意

制 作: 王雪意


北有唐三彩,南有邛三彩。


著名學者朱清時曾評價邛窯瓷器 :"沉睡上千年 , 一醒驚天下 !"這是一種在古籍中沒有任何記載的神秘瓷器。在很長的時間裡 , 它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里 , 籍籍無名。而邛三彩中以省油燈最為出名。



邛窯省油燈

省油燈的走紅離不開陸遊的實力代言,陸遊曾說過 : 點燈的燈碗不要用銅做的那種,用瓷器最省油,四川有種瓷碗,拿來點燈可以省一半的油。陸遊對四川「省油燈」的高度讚譽和推崇,對於「省油燈」工藝技術的廣泛傳播是功不可沒的。換一句話說:是陸遊最早給蜀地的省油燈打廣告,並充分發揮其「明星效應」,才使得省油燈譽滿全國。


省油燈,可以說是「節能減排」的最早範例,而由省油燈引申出來的「不是省油的燈」這句俗語,早已廣泛流行於我國文學作品、影視作品、聲像作品和民間口語之中了,並且是全國東西南北中使用頻率很高,使用面很廣的俗語。那這句俗語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邛窯黃釉瓷省油燈


相傳,隋煬帝一生驕奢淫逸,在他當上皇帝以後,為了炫富,鋪張浪費,不久國庫就被掏空了。正值中原秋季大旱的時候,百姓都快揭不開鍋了,隋煬帝卻遠征高麗,行軍途中油料告急,到了晚上快沒有油料用來點燈了。隨軍參軍想了一個計策,他告訴隋煬帝:皇上你只需要下令全國上下徵收油料,同時命令百姓掌燈必須用特製的省油燈,而且規定照明時間只允許到晚上九點半左右,否則就徵收很高的稅,這樣就可省下大量的油料。

但這一做法令百姓們很不樂意。


這個時候,冀州(今河北)有一個叫孟海石的勇士,實在忍受不了隋煬帝拖沓的殺敵節奏,於是便帶著700家丁起義。起義軍打著:「為皇帝獻上省油燈」的旗號,混入隋煬帝大軍中,英勇殺敵。與此同時,由於隋煬帝遠征高麗,花了大把的銀子,老百姓心想,這個皇帝一點都不省事。於是,民間便流行起一句話來:「楊廣小阿糜,不點省油燈」。但由於在隋代至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省油燈的考古發現,因此這一起源並不能說服人。



邛窯綠釉五足香爐

另一種說法是蜀地省油燈開始大規模製造後,通過陸遊這位形象代言人的推崇和宣傳,從而風靡全國,進而使人們普遍有了「省油燈」和「不省油的燈」的概念,再後來才產生和逐步流行"不是省油的燈"這句俗語。


近千年來,唐宋蜀地「省油燈」的光輝伴隨陸遊的名氣撒向了全國各地。今天,人們生活在用電燈照明的時代,卻仍然還在使用「不是省油的燈」這一俗語。可見唐宋時期蜀地創造發明並大量生產的「省油燈」對人們和社會的影響是何等的廣泛和深遠。



邛窯黃釉瓷省油燈


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4500歲老成都,我想講給你聽,明天我們將為你講述古代練就蓋世神功不可缺少的神器——經穴髹漆人。


想了解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歡迎關注"西蜀草堂"或"成都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我們每期節目的文字版,還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圖片和小視頻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哦!pick一下吧!(圖片由成都博物館提供)


註:喜馬拉雅搜索專輯「冷歷史會說話:你不知道的老成都」即可收聽節目,關注「西蜀草堂」和「成都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可了解更多歷史文化知識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痛心!瀘州三小孩江邊玩耍 其中一名4歲男孩落水失聯
為啥事?巴中男子持刀、咬人並公然襲警被刑拘

TAG:四川新聞網 |